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2021-09-09刘俞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化课程

刘俞辛

[摘           要]  网络操作系统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综合了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职业能力的需求。教学内容涵盖了网络操作系统基本管理和核心服务器的架设,围绕“1+X证书制度”展开教学,以网络服务技术人员工作过程为学习主线,借助虚拟配置平台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情景体验式课堂,使学生掌握Windows server的基本理论、网络服务、活动目录等1+X证书考证内容;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维护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服务器;混合式教学;1+X;信息化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128-02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中职生在职业意识和技能掌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仍无法摆脱中职生普遍具有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回应羞涩保守、缺乏具体目标的学习特点及不善于预习、总结的学习习惯,因此考虑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兴趣、考证制度和岗位标准开展教学。

(二)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以1+X证书制度试点教学为主线,将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解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与流程

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法、演示法、启发法、练习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以达成教学目标,如架设DNS服务器课堂教学采用课前自主学习法(信息化教学平台),课中教学以任务驱动法贯穿始终,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讲授法和讨论法等,通过案例教学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的方式实现实训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四)教学资源

·参考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马涛、王琦主编《Windows Server 2008配置与管理实例教程》

·单元教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操作要点微课

·实训任务书

·学习评价表

·信息化教学平台

(五)考评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课堂学习评价表检测课堂效果。

二、教学实施

1.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计划及班级课程表安排,确定一次课的上课时间为两个40分钟的连堂课共80分钟;上课地点为网络实训教室,计算机配备能联网并安装电子教室广播系统,学生机配置(4核CPU、8GB以上内存、500G以上硬盘)能顺畅同时运行三台虚拟机。

2.课前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课前自主预习指南,统计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内容,并进行小组划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3.课中遵循学习规律,开展教學活动。NTFS权限设置一课以讨论、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通过独立思考,思维碰撞加深理论知识的内化;以任务驱动法贯穿始终,达成“通过实训能独立完成NTFS权限设置”的技能目标。

4.规范学生的技能掌握,注重职业养成教育,结合工作过程岗位要求训练学生的操作规范及职业素养。

5.课后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拓展内容视频、图片、文字材料,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学有余力或者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拓展内容中加深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并服务于前导知识的深度思考。

三、反思与改进

(一)特色创新

·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两个系统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即 “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两个系统互为依托、相互递进、交叉融合,同时添加了1+X证书制度试点教学内容,将掌握考证内容纳入教学目标,课堂设计与考证项目息息相关,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满足1+X制度考证需求。如在本地用户和组账户的管理、NTFS权限设置等内容中,将教学目标与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职业技能要求相统一,围绕岗位需求开展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养成线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拓展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意识到手机不仅仅是娱乐工具,也是非常得力的学习工具,手机可以为我们开拓远程、移动式学习环境的新局面,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

(二)教学诊改

【现状与问题1】课程目前已有的教学资源:硬件资源有校内实训室、部分网络设备;软件资源有信息化教学平台、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配套的线上资源建设不完善,课程教学团队没有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扩充,不同的教师倾向选择不同的线上平台,仍处在“一人一套”的现状,不利于教师团队对学生学习资源、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加以分析。

【改进方法】积极促成学科教师团队建设统一的教学资源库,加强对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完善学生线上考核制度,力求将学生的评价标准做到全面综合化,做到平台、资源、制度的“三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

【现状与问题2】依托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本课程开设了课堂情境模拟实践任务和校内技能大赛等活动,学生的实践方式主要以课堂实操、情境带入、案例讨论、以赛促学等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外实践机会缺失,使行业标准书面化,学生无法从工作过程中去提升个人技能,产教融合难以落到实处。

【改进方法】开展实施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在对学生进行“专题式”课堂教学的同时,校企合作展开相应的课外实践教学专题指导;由在校教师及企业相关工种一线员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进行指导、评价和总结等;努力达成课中、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涛,王琦.Windowsserver  2008配置与管理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2]杨云,于淼,王春身.Windowsserver  2008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4]郑小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常见误区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32-35.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化课程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