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目标与策略

2021-09-09林煌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5期
关键词:跨文化礼仪中职

林煌时

[摘           要]  新课标的颁布,将跨文化理解作为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中职教材为基础,探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探索文化的多样性,增进文化理解,借助情景表演体验中外风俗礼仪,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中外企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促进文化传播。通过教材有限的文化资源,思考有效培养跨文化素养的目标与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英语;跨文化理解;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96-02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提出了中职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并将跨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对其内涵及课程目标做出了相应的解释。新课标要求在学生英语学习中,正确认识外国的文化,了解中西在思维上的差异,培养跨文化理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定文化自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目前的中职英语教学更多专注的是语言自身层面的知识,忽略了挖掘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这必然导致学生只能学到语言的皮毛,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语言误解。下面笔者以外研社的教材《英语修订版(基础模块)》为基础,探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跨文化理解素养的目标与策略。

一、探索文化多样性,增进文化理解

教学过程中,小到单词、句子,大到语法、语篇,无处不体现着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中职生在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其实是无所适从的。长篇大论地单独讲文化知识,既枯燥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渗透文化知识,增进文化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借助教材中单元的整体阅读及拓展探索文化的多样性

在BOOK 2 Unit 2中,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城市的特色,包含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相应的文化习俗。 因本单元涉及的国家城市颇多,如果教师按照书本一个个讲,相对比较乏味,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涉及的国家、城市划分为欧洲、美洲、亚洲等各大洲,同时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领取一个洲。以欧洲小组为例,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课文中提到的Germany,Denmark,Vienna,Netherlands,Russia等是属于Europe;名胜古迹中London Bowl Eiffel 属于England,Tower Leaning Tower of Pisa属于Italy等;Vienna是The City of Music,Oxford是The City of Universities,Venice是The City of Water 等;Germany国民经济排名第一,啤酒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enmark以童话和安徒生闻名,是“小美人鱼”雕塑的家乡。Netherlands以风车、鲜艳的郁金香和艺术家而闻名于世,“向日葵”的作者梵高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获取的内容纷繁复杂,学生可借助网络等信息手段进行归纳整理,然后通过PPT,以欧洲地图为基础,将每个国家、城市进行归类,并附图介绍相关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最后在班级用英文做出简要的探究成果汇报。学生归纳整理汇报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渗透的过程,既理解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培养了思维品质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在词汇、句子、语法的教学中增进文化理解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不理解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沟通中是很容易造成誤解的,所以讲解词汇时,不仅要讲清单词的含义,而且还要让学生理解词义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white在西方代表纯洁、诚实,在举办婚礼时常常会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用于丧事。Thirteen对中国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西方人认为此数字犹如中国的“4”一样不吉利。英语的表达法也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意义,比如讲解句型“Would you please...?”时,要让学生知道此句一般用于对待关系不是很近的人或者长辈,若用于朋友之间则会显得生分。“Do it by yourself.”学生往往理解为表达的是不愿意帮忙,其实是体现美国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以家庭劳动为乐,既用于消遣时间,又可以充实自己。在语法学习中,不仅仅是背诵条条框框,还应让学生了解英语语法与中文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句子的结构上,中国人叙事含蓄委婉,总是先说一堆的修饰语,最后才点明主题,而西方人则是直截了当,先直奔主题,再将其他信息放在后面。有时,因为对语法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学生往往会将“雨下得很大”翻译成“It is raining big”,却不知用heavily或hard代替big一词,更不知rain cats and dogs表示倾盆大雨的意思。所以很多学生反映语法难学,其实真正难学的是词法、句法中所包含的文化思维的差异,如果无法理解隐藏在其中的文化差异,就会对语言产生歧义,久而久之则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体验中外风俗礼仪,提高交际能力

在校中职生由于以学习文化专业知识为主,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而要与其他国家的人打交道,就更显得手足无措。步入社会后,与人交流是必备技能,为了使学生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不仅要让他们了解有关问候、道谢、致歉、祝贺、餐桌礼仪等文化知识,还应在实践活动和交际中体验风俗礼仪。

猜你喜欢

跨文化礼仪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筷子礼仪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