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农村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成绩提高策略
2021-09-09李敏
李敏
[摘 要] 随着不断攀升的社会关注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到越来越多中、高职学校的重视。作为一所农村中职学校,宜章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大赛中成绩并不理想。为了找出失败的原因,以期扭转现有失利的局面,以宜章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参加的酒店服务赛项为例进行深入剖析,针对现状对技能大赛进行反思并探究提高成绩的策略。
[关 键 词] 农村中职;技能大赛;酒店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68-02
一、技能大赛背景
大赛的全称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它是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各相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每年11月中旬的市赛选拔,第二阶段为每年12月上旬的省赛选拔,第三阶段为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的终极赛事——国赛。大赛根据学段分为高职组和中职组,而大赛举办的目也是为了展现各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促进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同时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本着以上的初心,大赛受到的社会关注度逐年上升,而大赛的成绩也直接影响了各职业院校的名气与声望,成为职业院校宣传的名片之一。
二、现状分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举办至今赛项越来越丰富,与行业需求日趋接轨,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然而我校每年都积极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的市赛选拔,但其成绩并不理想,现就其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产生的问题
1.完美“错过”比赛规程
指导教师在正式竞赛规程下发之前一直以往届的竞赛规程为培训指南,直至竞赛的前一天晚上才得知正确的竞赛规程,下表对往届赛项与本届赛项进行了详细对比,出师未捷让整支队伍陷入沼泽。规程对于一项竞赛来说至关重要,犹如战场的兵书,具有指南和谋略意义。这意味着指导教师对培训方案的制定、学生侧重点的培训等都出现了策略性错误,对于比赛来说是一个致命点。
2.“赛场现象”频发
“赛场现象”即选手到达比赛场地,因场地陌生、气氛紧张、突发事件等主客观因素导致选手心理波动较大,进而出现一些意外行为,例如,操作顺序颠倒、手抖、遗漏步骤、速度减慢、紧张焦虑等,这反映出我们在专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
(二)原因分析
1.苗子难选
酒店服务赛项内容包括仪容仪表展示、现场操作(中餐宴会摆台与服务、客房中式铺床与开夜床服务)和专业理论与英语口试等,其考查范围广泛并且与实际的工作岗位联系紧密,对学生的外在形象(身高、五官等)、内在涵养(专业素养、气质、性格)以及专业理实知识运用的规范性与熟练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校地处贫困乡镇,孩子们身体素质也较弱;加之人们对服务类行业的普遍偏见无法短期内改变,因此,该专业的生源条件有限,想要选出较全面、具有优势的种子选手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跟岗—定岗”的特殊性,导致竞赛选手的储备缺乏连续性,每一届竞赛都是从一年级选拔选手,而二年级和三年级一直是空档。
2.时间难凑
一是学生时间难凑——学生每周有5天要进行日常学习,除此之外,一年级学生要进行旅游酒店专业技能抽考的培训,二年级学生要进行导游证考试的冲刺复习,三年级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优秀的学生还会被各种活动所抽调,如此一来,能够挤出来为技能大赛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时间与专注力被各项事务拆散得支离破碎,达不到训练预期的效果。二是教师时间难凑——教师除去每周正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晚坐班、班级管理、兴趣班等教学活动和个人的正常生活时间外,能够匀出来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进而出现了“时间交错现象”,即指导教师有时间时,学生没空,学生有空余时间时,指导老师没空,最后学生和指导教师竹篮打水一场空,师生都付出了努力和时间,但效果甚微。
3.指导难当
技能大赛不仅仅检验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检验了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指导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娴熟的业务实战技能和完善的训练方案是难以担此重任的。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酒店服务技能赛项内容共有四大模块,每一个模塊都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去摸索、去打磨,在时间本就不合理的安排下,指导教师精力过于分散,此为指导难当之其一;其二在于指导教师本身——“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指导教师长期脱离企业工作岗位,不能与时俱进地获取即时岗位资讯,自身实战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缺乏与同行研讨交流的机会,因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为指导难当之其二。
三、改进措施
通过近几届的指导培训经验,总结出以上种种现象及问题,针对我校参加的酒店服务赛项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建议。
(一)建立连续性的培养模式
首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在生源选拔时设立一定的条件,例如身高、形象等需符合岗位要求;其次,尽可能采用“一战三年”“循环周期”的训练模式,以往的竞赛经验以及其他学校的竞赛经验都验证了该模式的优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需从一年级开始培养选手,经过一年的系统性、连续性培训打下坚实基础,派出参加第一次竞赛;第二年强化训练、集中训练,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停课、延迟跟岗实习时间等进行训练,派出参加第二次竞赛,指导教师同样要适当地调整教学任务进行培训指导;第三年学生顶岗实习期,校方可要求优秀学生提前返校参加集训并与实习酒店沟通相关事宜;一个完整的竞赛选手周期即可形成,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