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的研究
2021-09-09谭天美
谭天美
[摘 要] 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下课堂教学方式与线上互联网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借助云班课平台,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创设职业场景,建设教学资源,有效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元互动性、可参与性以及可拓展性,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税费计算与缴纳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税费计算与缴纳;混合式教学模式;云班课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38-02
一、前言
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积极作用与发展趋势。如何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结合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中进行优势互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进行了有效融合,突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的研究内容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线下课堂教学方式与线上互联网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采用多种教学设备和工具、教材和媒体,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终达到最优教学目标。
笔者根据近年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信息化手段、智能手机、4G或5G网络的普及应用等环境变化情况,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教学中,借助云班课平台,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创设职业场景,建设教学资源,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分享等,有效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元互动性、可参与性以及可拓展性。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具体专业课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进行实践研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构,解决教材理论偏多、案例陈旧、与实际脱节的不足,逐步积累在线教学资源,促进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的云班课平台资源库的建设。学生在教师导学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观看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能够做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实践、课后多渠道复习三个阶段的深度学习,能做到在“教”与“学”过程中“留痕”。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的核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的研究过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的实践研究过程细分为:
(一)分析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条件
通过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了解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学校网络、家庭网络等配备情况,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打好基础。主要利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掌握第一手数据,评估研究条件,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准备。据前期调查,目前学生基本上已经普及了智能手机的应用,教室也配备有多媒体平台,同时,本课程也具备了在机房上课的条件,所以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软硬件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
(二)基于云班課平台开展税费计算与缴纳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授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中,通过云班课平台,建立课程资源,把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设计课前导学案以及具体任务,结合奖惩措施、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线上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线下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等学习活动。在线上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平台,上传导学案,布置任务,发布课程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分配小组任务、结合课堂签到、在线测试等多种方式,将移动设备引入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云班课平台接收教师的导学案、教学任务,通过平台中教师提供的慕课、教学PPT、教学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或通过网络检索进行自主学习。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讨论反馈、学生的课前在线测评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并对学生在税费计算与缴纳线上自主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点拨。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受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有利于知识的再现。
在实践活动中,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依法纳税意识、提高税费计算能力、增强报税实践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税费计算与缴纳实践活动的环节,在线上和线下都要设计税费计算与缴纳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税费计算与缴纳的专业思维,能够熟练掌握税费的计算方法。要以税费计算与缴纳理论的实践为主,还要关注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与企业、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税费计算与缴纳能力。
(三)应用云班课平台教学,促进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