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合唱如何走出“班级”

2021-09-09陈燕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6期
关键词:班级合唱实施班级

陈燕

摘 要:课内为主的传统班级合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将班级合唱走出课堂,走出校外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课外音乐学习活动能弥补传统班级合唱教学上的不足,同时为学生表现音乐、实践音乐搭建平台,是传统班级合唱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助于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合唱锻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合唱技巧、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班级合唱;课外合唱;实施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取得显著成绩,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有了极大的改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基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班级合唱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也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校内走向校外,课外音乐活动已成为合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力推进班级合唱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班级合唱走出“班级”的意义

班级合唱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多声部合唱,班级合唱走出“班级”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形式。班级合唱走出“班级”,要求教师抛开思想上的束缚,不把班级合唱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室里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拓展延伸到教室外、校园外。以课内为主的传统班级合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将班级合唱走出课堂,走出校外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课外音乐学习活动能弥补传统班级合唱教学上的不足,同时为学生表现音乐、实践音乐搭建平台,是传统班级合唱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助于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合唱锻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合唱技巧、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

课外合唱的形式是丰富和多样的,无论是合唱活动,还是合唱比赛的开展,都有助于强化师生对合唱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声乐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让班级合唱走出班级,举办小组合唱表演、班级合唱展演等课外音乐活动,是学生对所学合唱知识学以致用并接受检验的过程,大大地提高了班级合唱的教学质量。

二、积极开展课外合唱活动,有效促进合唱教学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合唱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调动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有效促进合唱教学发展。以容桂小学为例,该校的班级合唱课程开设三年来,学校课程组为全体学生搭建了科学、有效的成长出口——多元而丰富的艺术实践。多元体现在载体的多元,学生的艺术实践早已离开了教室发展到年级、校园的各个角落,艺术实践形式丰富,手段多元,参与面广,再一次体现出课程的普惠性、公平性,在学生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也逐渐打造了学校的艺术品牌,容桂小学的“班级合唱案例”获得顺德区案例评比特等奖,多次获得省、市、区级各项比赛好成绩。

多元丰富的课外合唱艺术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定期在校内开展班级合唱展演活动。

2.地区内广泛开展合唱比赛。

3.组织学生欣赏优秀合唱团体的演出。

4.带领学生进社区、部队、养老院慰问演出。

5.举办教师音乐会。

6.组织课外合唱练习。

三、课外合唱实践活动的实施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合唱实践计划,包括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任务的制订以及实施策略的探索等。与此同时,人员选择及时间安排也将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值得教师充分考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需要格外引起注意,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投入合唱教学活动中。

(一)人员的选择

课外合唱团与班级合唱团,在人员选择上的标准与要求是一样的。通常兴趣和天赋是两个主要的参考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合唱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具有一定音乐天赋的人,他们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具备一定的音准、节奏能力。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人对合唱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人员选择时,这两类人一般都是被优先考虑的对象。有些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在音乐素养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类人通常也在选择的范围内。

(二)时间的安排

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中小学生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中高年级,他们课外休闲的时间有限,为此,就需要合理安排课外合唱时间。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尽量选择适合学生的时间来排练,课外合唱活动时间间隔应适度,既不可过疏,也不可过密,应做到疏密有度,既要避免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发生冲突,也要保证合唱的教学效果。

(三)总排与合练的交替进行

课外合唱的学习一般遵循从“乐句—乐段—分声部旋律—多声部合唱—歌唱情感处理”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教学进程,加强对合唱队员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培养,分声部练唱时对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握住,养成听和弦与复调的习惯,不能习惯于听单旋律,还应以段落为单位,重点段落和难点部分要重点把握。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乐感,领悟歌曲的情感,学习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有感情的音色就像一坛令人沉醉的老酒,让学生知道歌唱的灵魂在情感。

參考文献:

王坚英.创建特色的班级文化,有效促进班级和谐发展[J].新课程(小学),2016(12):261-262.

猜你喜欢

班级合唱实施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不称心的新班级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初中阶段开展“班班有合唱”的实践和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