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文学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09-09高彩梅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全面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并系统回答了“为谁培养”“培养了什么人”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基于工作岗位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很少开展与职业相关的语言交流活动,缺乏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职场沟通能力。为深化中职课堂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焕发课堂活力,“文学圈”教学模式将职业情境中的读与说相结合,提高中职学生的职场英语沟通能力,逐步形成职场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英语;文学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1-0051-06

【作者简介】高彩梅,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宝应,225800)科研处科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学。

为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深化中职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3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在标准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课标回答了“为谁培养”“培养了什么人”等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强化关键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思维的差异性,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基于工作岗位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很难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正确地理解他人并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我,无法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关注的职场英语沟通能力。

“文学圈”教学模式能将职场语篇的读与说相结合,致力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场语用能力,帮助他们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象、场合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理解他人并表达自我,实现有效交际。学生能够“动”起来、“讲”出来、“笑”起来,既锻炼了日常交际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在工作崗位中积极讨论并表达观点的自信。本文以中职汽修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以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汽车专业英语》Project 8 Maintenance Reception为例,阐述“文学圈”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步骤,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职场英语沟通能力。

一、“文学圈”模式理论框架

“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模式最初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组建阅读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共同阅读故事、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并在小组中分享个人感悟和观点,以此方式培养学生基于作品的审美能力,充分体现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相结合的理念。“文学圈”模式下的阅读过程有三大特点:首先是自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挖掘自己的潜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其次是合作,学生分组开展阅读活动,组内异质,组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单,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再次是探究,学生在阅读中随时记录读书笔记或绘制思维导图,逐渐进入深度阅读或讨论,在讨论中激发出多元的观点并养成批判的精神。

基于“文学圈”模式理论,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情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笔者总结并设计出适合中职英语教学的“文学圈”P-C-P模式框架结构,P-C-P是三个教学阶段的首字母缩写,即Preparation(准备)—Comprehension(感悟)—Promotion(提升),如图1所示。

二、“文学圈”教学模式实践

笔者在中职学校开展了“文学圈”模式下语篇阅读教学的探索活动,构建了P-C-P螺旋上升结构,围绕主题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活动,学生在浸润式活动中,“自悟”和“共悟”相结合,自觉建构语言知识,在语言知识输入的基础上生成有效的课堂,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探究主题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对职场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提升职场语言沟通能力。

(一)情境中准备

1.明目标,唤活力。

社会认知理论学习观认为,英语知识的习得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中职学生要把英语知识与职场的真实情境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地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职场中知识迁移的效果。“文学圈”模式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材料的选择与整合,教师要选择与中职英语相关联、难度适中的材料,也可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材料。但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中职学生的学情,在教学实践中通常由教师直接选定材料,制定适合的目标,唤醒学生学习的活力。

以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汽车维修和营销”为例,选取Maintenance Reception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汽车维修接待英语(Maintenance reception English of automobile)的语言实践,学生掌握客户投诉(Customers Complaint)、维修接待(Maintenance Reception)以及用户反馈(User Feedback)的语言实践要点。在工作过程中,接待来公司维修车辆的客户,记录并判断车辆故障,安排维修,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客户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培养维修接待员应当具有的优秀形象和礼仪,并善于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改进不足,在服务中秉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体现出高水平的业务素质。通过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完成,学生理解汽车维修接待是企业的形象展示窗口,能够提升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执行工作区域5S现场管理,大力推行企业先进的管理文化。学生在“文学圈”教学模式下,通过角色分配、小组讨论、课堂分享展示等环节,内化和迁移汽车维修前台接待中的词汇、短语、句式以及企业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组团队,引活力。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组建合作学习团队正是如此,建构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的学习方式,建立共享性认知过程,实现个体学习向共同学习、个体认知向共同认知转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和交往、协作、竞争等具有极强再生功能的能力。

“文学圈”教学模式中有多种角色任务,笔者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48人平均分成8组,每组6人,依据角色分工表,每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分配6个角色,分别是小组主持人、综述人、词汇讲解人、联想人、文化解读人和图解人。读前师生共同制定任务,并将大任务分解成数个小任务,同时制定角色清单,明确教学活动中每个角色的责任及预期效果。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增加或者删除角色,学生选择适合本次阅读活动的角色(如下页表1所示)。

小组主持人:组织讨论,控制讨论和发言的时间及方向,确保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为小组的发言负责,有序有效地进行讨论。

综述人: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所阅读的材料,提炼关键要点。

词汇讲解人:从阅读材料中找出项目任务中的代表性职业英语词汇,基于职场情境,强化语言技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联想人:将阅读材料与相关的职场生活或者其他主题有关联的职场情景联系起来。

文化解读人:解读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职场文化,提炼汽车行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认识和态度,促进文化传播。

图解人: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阅读材料中的要点表达出来,“导”和“思”的有机结合,使职场操作流程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有效、方法更加简洁。

(二)探索中领悟

1.解任务,激活力。

依托主题语境,搭建多种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教师提供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重视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学生自行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发深度思考,培养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以汽车维修接待职场情境下的语言实践为例,首先,略读语篇,感知语用交流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其次,細读语篇,深悟职业情境中语用交流的主题内涵与策略技巧。语篇中客户投诉(CustomersComplaint)、维修接待(Maintenance Reception)和客户反馈(User Feedback)的相关语言实践要点比较分散,不利于学生捕捉关键信息,思维导图是一款清晰呈现语篇结构的表现工具,可将它用以信息梳理。学生细读语篇,并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语篇结构。

2.破难点,展活力。

依据主题语境设置真实的复杂情境,帮助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语言获得感。搭建启发式学习支架,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多维度、多方位的学习和反思。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感受内容与未来职场的关联,打破“求同”,敢于“存异”,让学习在自我探索和积极实践中真实发生,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以角色任务单“How to serve as a qualified maintenance receptionist?”为例,所有角色任务的达成最终都是为了完成这一大任务,每个角色须完成2~3个与主题相关的任务,所设计的任务是能引发深度学习的宏观性问题,避免过于零碎的细节性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确定组内分工,可以是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完成角色所承担的任务,也可以小组主持人选号的方式随机抽取角色,每位学生在略读和细读的基础上再次深读语篇,促进深度学习和更高层次思维的建构,独立完成角色纸的填写。

(三)展示中提升

1.乐分享,促活力。

根据认知理论,协同就是高层次互动,它是语言习得能否成功的关键。从语言角度来看,协同互动会促使双方重复对方使用过的语言表达;从情感角度来看,双方的协同互动会更容易接受对方的情绪状态和情感关系,建立起相互趋同的情感模式。在语言实践中,互动越多,学生使用对方语言结构的频率就越高,直至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

在“文学圈”教学模式下,组织组内分享,小组内各个角色开展基于主题的阅读并进行相应的讨论,讨论一般会安排在课堂上面对面地进行,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延续到课外利用社交平台的群语音进行讨论。整个讨论由小组主持人来组织,小组成员依据角色单分别发言,彼此交流分享,熟悉汽车维修接待的工作流程,能流利地用英语处理客户投诉、预约并电话回访跟进反馈,熟练掌握汽车维修接待的岗位技能。组内评价,生生交互,组员有机会对所汇报的主题进行监督、评估、讨论或补充,不断加深对这一岗位的理解,同时也不断丰富完善角色的汇报材料,更好地为班级阅读汇报做准备。

2.提素养,拓活力。

课堂中知识的生成和学生的动态发展是课堂活力的源泉。以“动态生成”为生命线,听中学、看中学、思中学、研中学、做中学、议中学、演中学,学生在持续的对话和互动中进行知识的构建,以深度学习引发复杂情境中的高阶思维,不断建构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新的状态推进下一个学习动机的产生,不断影响下一个学习过程,教室成为动态生成的画面,释放生命的活力。

以“文学圈”组间展示为例,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和阅读进程的开展情况选择班级阅读汇报的方式,可以是表现最优秀的小组进行整组汇报,也可以是每组中随机抽取一个角色来汇报,无论哪一种方式,非汇报成员都可以随时向汇报人提出问题或回答汇报人所提出的问题。综述人对接待客户预定和投诉这一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汇报,从策略上明确了工作岗位中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也提高了学生在职场中语言沟通的效率和效度。词汇讲解人阐述“five confirmation”这一概念,提高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作岗位的职责,增强职业意识,也促进了未来职业的发展。联想人展示如何在职场中提供高水准的服务,加深学生对汽车维修接待这一工作岗位的理解,为熟练掌握接待工作打下基础,培养未来职场中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文化解读人解读阅读材料中蕴含的职场文化,提炼4S store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一文化的认知,促进4S企业文化的传播。图解人挖掘整理汽车维修服务的工作流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流程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清晰明确地理解汽车维修接待这一岗位操作流程。

三、“文学圈”教学模式中阅读活动的创新之处

(一)提升了学生的职场语言沟通能力

汽车维修接待作为企业里形象展示的窗口,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精湛的业务能力能够树立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基于这一岗位技能的语言实践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职场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文学圈”模式下的材料阅读和读后分享保证了语言的大量输入,主题讨论交流以及各个角色的汇报展示确保语言的有效输出。在汽车维修接待这一主题语境中,通过“文学圈”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汽车维修接待的对话等语言知识,还锻炼了在职场中应对客户投诉、维修接待和客戶反馈等场景的语言技能,大大增强了职场语言沟通能力。

(二)加强了学生的思维差异感知

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维修接待岗位主要负责客户的电话问询并安排好维修工作。小组内综述人、词汇讲解人、联想人、文化解读人和图解人从不同视角来观察和认识岗位的职场要求,在车辆信息、保修索赔、故障定损和费用结算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差异感知。图解人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职场的工作流程,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迁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词汇讲解人展示“five confirmation”,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强化工作流程,有助于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促进了跨文化理解

由文化解读人挖掘4S店企业文化,传播汽车文化和汽车营销理念,学生在分享交流过程中获得职场文化知识和认同,在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全班学生在文化解读人分享企业文化时,感知4S店“四合一”的经营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客观认识并深刻了解汽车行业的企业文化,强化了对职场和岗位的认同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在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沟通礼仪,充分显示出对客户的尊重,更好地诠释了4S店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先进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文学圈”模式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小组内每位组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擅长的角色,根据角色安排完成任务。小组主持人这一角色根据阅读材料制订学习方案,科学合理分工,强化了组内各类角色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他的角色类型根据阅读材料和目标任务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解决方案,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巩固语言技能,深化对语篇的理解,内化语言知识和语言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促进了语言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文学圈”教学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保证了大量、有序、多层次的语言输入,同时也促成了有效的语言输出。基于职业场景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职场所传递的信息,增强了语言沟通能力和职业意识,促进未来职业的发展。以职场语言沟通为目标,学生主动探索、反思、实践、感受与职场的关联,发展与职场生活密切联系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好地理解文本结构并产生对职场企业文化的认同,既训练了语用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实现了深度学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强调的是,“文学圈”教学模式并不是对所有的语篇阅读都具有普适性。对于记叙文体的语篇,这种教学方法适切性较好;对于说明文体,如何利用“文学圈”教学活动建构结构化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