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20例临床观察
2021-09-09石鹏岩
石鹏岩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271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并伴有其他全身表现。临床以发作、缓解、复发交替为特点。近年来,有研究提示UC缓解期患者黏膜可能持续存在低度炎性反应,这种炎性反应程度处于生理性炎性反应与显微镜下炎性反应之间,故黏膜缺乏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1]。虽然UC缓解期病情得到控制,但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排便不尽感、排便急迫感或肛门坠胀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2]。有研究指出,UC的维持治疗方案可选择西药配合中药口服或灌肠,再逐渐减少西药用量,以中药维持[3]。本研究在美沙拉嗪肠溶片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治疗UC缓解期2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治疗的40例UC缓解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3~64岁,平均(38.1±8.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平均(4.5±2.1)年。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2~63岁,平均(39.5±7.8)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6年,平均(4.7±2.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811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UC缓解期的诊断标准制定[4]。①临床表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②内镜检查:可见正常黏膜,部分患者可见假性息肉形成,或呈瘢痕样改变;对于病程较长者,因黏膜萎缩,可见结肠袋形态消失、肠腔狭窄及炎(假)性息肉形成。③病理表现:黏膜糜烂或溃疡愈合;固有膜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或消失,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隐窝结构改变可保留,如隐窝分支、减少或萎缩,可见帕内特细胞化生(结肠脾曲以远)。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制定[3]。主症: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泻,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舌淡红,或有齿痕,苔薄白或黄腻;脉细滑或细弱。次症:腹痛或腹胀;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小腹怕冷;乏力;纳少。主症必备加3项或3项以上次症即可确诊为UC缓解期。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2~70岁;可自行填写问卷;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UC活动期患者;合并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关节损伤者;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者;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口服,每次0.5 g,每日3次。治疗20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自拟方加减。基础方:炒白扁豆、麸炒薏苡仁、地榆炭、大血藤各30 g,党参片15 g,麸炒白术、茯苓、砂仁、桔梗、白及各10 g,黄连片、五味子、甘草片各6 g。随症加减:腹痛、腹胀者,加醋延胡索30 g,槟榔10 g;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枳壳各10 g;乏力、肢体倦怠者,加麸炒山药、仙鹤草各30 g;小腹怕冷者,加煨肉豆蔻、补骨脂各10 g,肉桂3 g;纳少者,加炒麦芽、焦山楂、炒鸡内金各10 g。以上中药均由泰安市中医医院康仁堂颗粒药房提供,每日1剂,开水冲服,分2次服,每次200 m L。治疗20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主症黏液脓血便、腹泻按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计0、2、4、6分,次症腹痛或腹胀、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小腹发凉、乏力、纳少按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计0、1、2、3分。②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评估。该问卷由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4个部分组成,每个问题有1~7个选项,总分32~22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6]。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70%~<95%;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观察组 20 23.45±0.67 3.20±0.95△▲对照组 20 22.96±1.67 6.50±1.31△
(2)IBD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肠道症状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全身症状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0 48.95±4.62 65.69±4.75△▲ 24.34±4.59 33.63±3.65△▲对照组 20 48.23±4.97 55.52±8.05△ 23.62±4.06 25.65±2.85△社会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0 40.56±6.24 66.26±5.77△▲ 20.65±7.69 32.45±6.58△▲对照组 20 41.01±5.91 59.2±4.15△ 21.15±7.97 29.26±4.73△组别 例数情感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95.0%(19/20),对照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14/20)、85.0%(17/20),两组患者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UC的西医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肠黏膜屏障功能等因素有关[7]。美沙拉嗪肠溶片为水杨酸制剂代表药物,可抑制结肠黏膜白三烯、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炎症介质,从而治疗UC[8]。UC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部分患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故寻求中药治疗。吴忠珍[9]研究发现,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UC痊愈率更高。
UC归属于中医“久痢”“肠澼”范畴,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方面,病机包括大肠湿热、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等,病位在大肠和脾胃。UC缓解期多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脾虚湿恋、运化失健。由于病情迁延不愈,脾胃之气亏虚,体内气血无法化生,水运失调,导致正气不足,受外邪侵袭后又会复发;又因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司,导致久痢。中医治疗该病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清化湿热、调气活血、敛疮生肌之品。本研究所用自拟中药基本方中,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麸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健脾利湿止泻;砂仁温中行气;黄连清热利湿,以清肠道余邪;桔梗升提止泻;麸炒薏苡仁健脾祛湿排脓;地榆炭凉血止血;白及止血生肌;五味子收敛止泻。UC病程长,久泻后可致气虚,气虚则血行不畅,易产生瘀血,故加大血藤活血通络。多项研究表明,大血藤具有广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可促进结肠黏膜溃疡愈合[10-11]。甘草调和诸药。此方在参苓白术散基础上加用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活血之药,可在扶正的同时祛除余邪,标本同治。腹痛、腹胀者,加醋延胡索、槟榔行气活血止痛;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枳壳行气导滞;乏力、肢体倦怠者,加麸炒山药补脾健胃,加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小腹怕冷者,加煨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加肉桂温中补肾散寒,加补骨脂补肾壮阳、补脾健胃;纳少者,加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加焦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加炒鸡内金健胃消食。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患者证型及疾病阶段的不同,遵循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治法治则,为UC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效果。健脾益气中药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刘喜平等[12]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下调CD44、CD62P的表达,抑制局部炎症介质、化学趋化物及炎症细胞的释放,降低肠黏膜炎性反应有关。活血化瘀药不仅能直接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还能通过免疫系统而起到增强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自拟方在改善小腹发凉、乏力以及食欲方面具有优势。IBDQ量表不仅可评价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而且涉及心理情感及社会适应功能,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可以全面反映治疗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BDQ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自拟方加减既可改善患者症状,又提高了其生活满意度。
综上所述,自拟中药方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缓解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纳入病例数少,观察时间短,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UC缓解期的可靠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