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仪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
2021-09-09张小娟郭珍磊
张小娟 乔 凯 孙 钰 郭珍磊
(蚌埠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灵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的养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将其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而校园仪式具有强烈象征性和表演性,它是结合了教育目标和内容所特定设计的用于特定场合的一种教育载体,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校园仪式的内涵及特征
1.校园仪式的内涵
仪式是使用特殊符号或者活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的一种途径,具有特定的时间、形式以及群体。校园仪式作为仪式中的一部分,面向的群体主要为学生,它是结合了教育目标和内容所设计的用于特定场合的一种教育载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校园仪式的特征
高校仪式活动包括大型的升旗仪式、开班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党宣誓、毕业欢送晚会等,同时也包括小型的上下课仪式、运动会列队仪式、换届仪式、交接仪式、颁奖仪式、表彰仪式拜师仪式、谢师仪式等。高校仪式具有以下特点:
校园仪式的集体性,即校园仪式通常参与的人比较多,通过一种集体的形式开展,提升主体的凝聚力,从而加深大家对教育内容的印象。
校园仪式的神圣性,即校园仪式通过设定神圣庄严的环境,使参与者感受到内容的重要性,在情境中自觉的深化价值认同,仪式教育的神圣性更加有利于规范学生日常生活及行为习惯。
校园仪式的程序性,即校园仪式是根据一定流程进行的活动,活动环节的设计需要紧扣育人的目的,循序渐进推进,使参与的主体深刻体验整个过程,从思想及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入脑入心。
校园仪式的表演性,即校园仪式存在一定的前期准备,创设特定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通过活动开展使仪式活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校园仪式的教育性,即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仪式活动,增添归属感、获得感,校园仪式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其教育性特征较为明显。
二、 校园仪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仪式教育作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
1.校园仪式教育中传承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渗透性和持久性的影响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课程授课是无法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传统文化血脉里,随着历史的冲刷、时间的积淀,通过一些节庆习俗以及祭祀礼法等代代相传。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其中养分,引导当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而校园仪式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学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仪式活动是校园内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校园内秩序及风貌,通过一届届师生的延续,逐渐使校园仪式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
2. 校园仪式教育中升华情感
仪式能够唤醒情感、引导情感,校园仪式是在学校大环境中举办,更容易是学生参与者引起情感上的一些共鸣,释放内心的能量。群体性的活动对于当下喜欢封闭在自己狭小空间的学生而言有利于培养他们相对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使他们加强交流沟通,在仪式活动中,当参与者沉浸在团体行为当中时,个体会不自觉地调整自我的一些行为来融入群体的行为从而保持一致,通过群体性行为的归化和凝聚作用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进一步升华情感。
3. 校园仪式教育中规范行为
高校仪式具有隐形的德育功能,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在学生参加活动过程中促进了个体社会化,同时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成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例如高校通过举行一些禁止性和引导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规范完善自身行为。礼仪不仅是人们交往的伦理守则,同时也是集体的观念意识,规范着个体的言行举止[3]。
三、 仪式教育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面临的困境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座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发现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认同感较以往更高,而校园仪式作为培育的载体,在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存在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相脱离的现象,有时更注重形式反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容,校园仪式向价值转化的机制欠缺,虽然活动热闹但无法使学生内化于心,难以对自身的思想品格等起到积极地作用,从而无法通过形式传递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前期宣传的力度不够,老师和学生对校园仪式的重视不足,如图1、2可见,学生参与校园仪式动机偏差,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同时学生参与校园仪式活动的积极性也偏低,造成其原因是活动初期的宣传力度不够,个别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未充分了解活动举行的背景以及深刻涵义。另外,高校为节省人力物力等,举办仪式时投入较少导致仪式环节过于简单,使仪式教育丧失了其本质意义。
图1 学生参加校园仪式动机统计
图2 学生参加校园仪式积极性统计
再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发展,高校学生群体的主流从95后转变成了00后,简单而枯燥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兴趣,反而存在心理抵触以及厌恶感,造成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他们的鲜明特点在于不太容易接受单纯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更容易接受平等对话、感情交流、朋辈引导的教育方式[4],根据调查,学校学生手机普及率达100%,安装社交软件(QQ、微信、微博)等的比例也高达95%。学生了解校园仪式渠道56%是通过老师同学等口头或书面告知,而通过新媒体仅仅占25%,报纸期刊等占12%,可见新媒体的普及率很好,但是校园仪式教育并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
四、校园仪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高校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做到全面把握,其中在地位上体现统摄性与崇高性,在培育上具有系统性与融入性,在内容上彰显民族性与时代性。面对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瞬间多变,学生群体的思维、行为方式等朝多元化发展,校园仪式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有效载体,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以及挑战,其收获的教育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这对校园仪式的展开形式内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校园仪式教育内容生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较为高度概括的表达,高校通过构建仪式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把仪式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世界[5]。高校仪式的举行日常化和生活化,能够以特殊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达到培育和践行的最佳效果。
2.校园仪式教育环节科学化
高校仪式如果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科学策划各个环节,包括时间的安排、道具的选择、角色的分配、音乐的匹配。一场高效的校园仪式价值观教育需要实现内涵和形式相统一,首先要精心组织策划仪式,突出仪式所蕴含的的价值观主题,其次要完成规范呈现整个仪式流程,切记简单化、随意化,容易造成学生认为仪式活动的主体不重视,教育价值难以呈现[6]。结合前期的充分宣传,使师生在仪式前对活动有相应深刻的了解,教育的效果更加深刻。
3.校园仪式教育形式与时化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较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背景下,为确保仪式教育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的仪式,同时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用的仪式也需要更新,高校仪式活动的开展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因时而进、因时而新,在之前的基础上总结,把握时代背景和新时代气息做到与时俱进,开展仪式前须深入师生中间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他们真正的内心需求以及其价值认同的尺度,通过利用最新的资源,创新仪式教育的形式,丰富仪式教育的内容,采取交流互动的方式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响应,这样可以增加仪式教育的趣味性,同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通过运用新的科技新的技术提高仪式教育的有效性[7]。
4.校园仪式教育阵地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推进,网络媒体不断更新,近几年,微博、微信、QQ、抖音等APP软件借助智能手机迅速发展,00后学生群体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对互联网有天生的亲和力。 仪式教育可划分为传统与现代网络仪式教育,传统仪式教育常常受到成本和时空的限制,所以大部分都是节日纪念仪式,而网络仪式教育恰好实现了仪式低成本、跨时空、高频常态以及形式多样化开展,使得仪式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延展[8]。利用网络阵地进行仪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活动形式化,扩大了影响范围,同时通过利用网络平台的实时性、开放性以及交互性增强了仪式教育的效果,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公众号,微信,QQ,微博等平台发布一些纪念日、特殊节日的来龙去脉和价值,从学生日常的媒体运用着手助力全方位育人的力量。
生活需要仪式感,校园生活亦如此。仪式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滋养心灵、涵养德行、引领风尚,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激发个体的时代使命感。因此,发挥好仪式教育的隐形教育功能,激励广大教师与学生矢志不渝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理论上更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坚定的传播者和践行者[9]。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科学组织,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仪式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在高校仪式中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