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09李政
李 政
(合肥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合肥 安徽 230601)
在新时代经济飞速增长、思想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逐渐显露出各种负面价值取向,这对思维活跃、三观尚未定型、缺乏思想价值判断力的高校大学生必然会带来消极影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了培养“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新时代人才,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层面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由此,大学课程融入思想政治的理念正式拉开帷幕。“课程思政”这个“年轻”的教育理念,从思想上和文化上给中国高校带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潮流。
在这场改革浪潮中,大学英语因其作为语言类课程具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性,更有利于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达到习得知识、立德树人、学以致用的三重功效。从2017年开始,国内部分大学率先进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但彼时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2019年之后,各高校纷纷加快步伐探索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比如,夏文红等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2]。陈雪贞基于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立足教学实践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3]。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具体的构建方向,帮助高校更好的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些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教学理论,鲜少在哲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和尝试。本文从视域融合角度出发,结合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及培养途径等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尝试构建有哲学理论支撑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富有时代意义的英语课程内容,并将精髓内化于心、付之于行动。
一、视域融合理论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域”是人们基于某个立足点可以见到的一切范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们带着不同的视域(即前见),在“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中实现视域融合,从而探索真理。其中,“前见”是视域融合内在理解的重要基础。“所谓前见,主要指代的是在理解事物之前,先行对事物进行的解释,是解释者在确立文本真正含义之前所作出的见解。其并非纯粹的主观,主要为解释者自己针对相关事物所开展的一种客观论断,是客观和主观之间的相互统一”[4]。由此可见,“前见”不是主观的,而是主客观统一的,任何一种“前见”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伽达默尔认为,“对文本原本含义的重构与发现并非理解的意义,而是当下与以往文本与解释者的视域融合。”[5]由于文本和解释者之间通常存在时间的间隔,所以“理解”是具有历史性的,这种历史性造成的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间隔和差异为视域扩展与融合奠定了基础。通过“历史”与“现在”的碰撞,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平等互动,“理解”被赋予新的含义,主客体的视域不断扩展并形成新的视域。所以,“视域融合是一个无限互动、创新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解释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创新,是综合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的统一。”[6]
伽达默尔的哲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黑格尔辩证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真理与认知不是基于解释者对客观事实的追求,而是存在于解释者和被解释者(文本)的辩论之中,并指出精神学科具有显著差异性,强调对现实、实践以及人本身的关注。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其所包含的人文内涵,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更应强调对文化、思想内涵的挖掘以及对实践的培养。与强调科学化、理性化的实体哲学观对学习者精神世界的抑制不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肯定了人文学科中存在的差异性和变化性,为丰富学习者的精神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视域融合理论中,“前见”和“理解”在视域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肯定。“前见”不仅具有主客观一体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开放的特点。“前见”的主客观一体性强调了文本先前解释的合理性,而其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被解释者(文本)与解释者会持续性融入彼此的视域中,相互造成影响,从而在相互渗透中产生新的含义。而“理解”的历史性差异是实现视域融合的先决条件,解释者与文本的视域是以此为前提而构建的。“视域融合”不是通过消除一方的视域,而是通过构建双方的关联性来消除彼此的冲突。不同时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指导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这些合理存在的“前见”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课程思政教学是基于时代需求而产生的新型教学理念,它不能完全消除之前的教学理念而独立存在,而是要结合时代的需求,找到与“前见”(大学英语教学)的契合点,从而构建出一种既实现语言工具性作用又体现人文性功能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
二、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其视域融合
根据视域融合理论,“前见”的开放性为新“理解”的产生奠定基础。“理解”是“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在”的无限结合过程,“主体”与“客体”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首先可以理解为“课程思政”(主体)与“大学英语”(客体)两大视域,基于“前见”的合理性、开放性,以及“理解”的历史性,两种视域根据课程特色与时代需求进行融合,其中目标的视域融合明确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重要指导。
(一)大学英语内涵与目标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它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中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7]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视域的内涵是指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中体现其本身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性,其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学生未来在学术及工作领域中能用到的与英语相关的交流能力;其人文性体现在增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大学英语通过实现语言工具价值、挖掘语言人文内涵,培养有后续发展潜力、适应未来国际国内发展的高素质、全面型人才。
(二)课程思政内涵与目标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充分提炼专业课程的价值因素,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在专业教学中开展包含精神指引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8]“其内容围绕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所以,课程思政视域是将“育人”作为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更加强了价值要素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实践与练习中,拓展眼界、培养能力、塑造良好品格,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全面发展人才。
(三)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目标的视域融合
大学英语的目标视域强调语言工具性的体现和人文性的挖掘,而课程思政的目标视域要求价值、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从宏观上来看两种视域并无质的区别,但是课程思政更强调了课程人文性中的价值灌输,强调“育人”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的设立应是在充分考虑课程思政要求和大学英语课程本身特性的基础上将两种视域相互融合,它应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基础,遵循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融合的原则,以“育人”为根本,以“育才”为重点。“育人”是育人格、育品格、育情怀,“育才”是育知识、育能力、育视野。基于此,本研究设定宏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及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夯实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增进对中西方语言及文化差异的了解,提升对文化与价值观差异的思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最终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服务未来国家建设,服务中国优秀文化对外传播。具体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
三、融合目标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构建
以视域融合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际二元统一的新型学习范式。它采用SPOC、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其内涵是多角度、多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并强化融合后的视域,从理论与实践双层面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图2)。
图2 混合教学模式功能支持模型
该模式的构建以融合后的新目标为驱动,还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四个步骤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促进和强化视域融合的动态系统。
(一)建设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视域为产出目标的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为目的进行设定。由于育人目标之前未曾单独纳入外语教学目标之中,因此在新课程内容中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融入相应价值要素。家国情怀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社会、集体;文化自信体现在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明的了解与喜爱,并将之进行传承与推广,同时具有审美眼光;道德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教学内容需要更加注重价值要素与文化色彩。
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采用“挖掘教材深度”+“整合其他资源”的方式,其中以教材内容为主,深度挖掘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西方文化的最佳契合点,同时以其他资源为辅助,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与全面。
教学内容总体上需要具备三个特性:第一,普遍性与针对性并存。教学内容的范围应涉及文史哲等多个领域,最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审美素养,为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基础。同时,具体教学内容要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有侧重的进行选择,培养符合社会不同需求的英语人才;第二,深度与高度并存。整体教学内容既要涵盖国内知识,同时也要体现国际视野,两者平衡统一。学生从文本内容可以发散到对人生哲理和价值观的积极探讨,并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渗入、润物无声的积累,实现从内容向方法论的提升,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和处理问题,并改善情感态度;第三,遵循与创新并存。新模式依然以教材为依托,挖掘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但由于教材的历史局限性,在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深度分析哪些方面需要遵循、哪些可以删减扩充,并结合最新时事,进行大胆革新,通过创新的常态化,促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断升级与发展。
(二)建设多视角多层次视域融合与视域强化的教学过程
视域融合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以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视域的融合进行架构。在新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视域融合”继续以其他形式呈现。理解的“主体”与“客体”表现为学生(主体)和文本(客体),教师(主体)和文本(客体),学生(主体)和教师(客体)。在“主体”力图理解“客体”时,双方进行视域碰撞并融合,从而形成更广阔的视域。
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是SPOC、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它将价值要素、英语基础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等内容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教师、文本(教学内容)三方视域多次融合和扩展并最终得以强化的过程。
如图3所示,在课前阶段,SPOC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优质课程资源,介绍相关语言或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与文本(课程资源)首次进行视域融合。教师在SPOC课程平台上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这一阶段会先于学生与文本进行视域融合,并通过评价学生在线上的学习与讨论,形成师生首次视域融合。传统课堂则为第二次视域融合提供机会。在课堂阶段,教师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对文本(课堂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与学生的有效“平等对话”探讨思想价值和文化精髓,实现二次视域融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输入,达到情感升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视域也将得到扩展,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也将得到提升。最后阶段是新视域的强化阶段。为了达到知行合一,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各种志愿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将已经领悟的思想文化精髓通过实践的方式内化于心,从而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彰显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特色。
图3 视域融合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整个混合教学模式以产出目标为导向,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使学生习得并内化语言、思想、文化等多重知识,并促进师生双方视域扩展,实现双方教学相长。
(三)建设有效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视域形成的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反拨作用,不同的评价体系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视域融合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立多层面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它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融合语言学习与“育人”目标,将价值要素有效渗透在课堂与课外教学中,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体呈现于学生在课前(SPOC)、课堂和课外实践三个部分的视域融合结果中。本研究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包括“平台学习成绩”(30%)、“课堂成绩”(20%)与“课外实践成绩”(20%)。“平台学习成绩”包括学生在线上学习时间及测试结果,“课堂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课外实践成绩”是对强化视域结果的考核,因而注重对实践活动中“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的考量,具体包含对道德品质表现、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参与积极性、情感效果等价值理性的评价。评价形式包括师生合作评价、小组互评、生生互评等。终结性考核占比30%,通过考查听说读写译能力及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工具理性效果。
四、结论
本研究基于视域融合理论中“前见”的主客观一体性、开放性以及“理解”的历史性,融合大学英语视域与课程思政视域,构建“线上+线下”“课堂+实践”的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哲学理论为指导,突破以单一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局限性,借助新的教学手段,以更开放的视角探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与指导性。整个模式以目标为驱动,在内容、过程与评价方面实现多方位、多层次视域融合,使教师、学生、文本的视域在不断融合中无限扩大,使师生双方在语言、文化、思想上不断提升,也使文本的含义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三者最终构成动态发展的平衡机制,构建出满足时代要求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