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中国留美学生对科学传播的历史考察
——以“中国科学社”为例

2021-09-09杜常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学

杜常生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自晚清以降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人们愈加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成为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从戊戌时代的“揖日追俄”发展到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美国成为了民国时期留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对科学传播的研究,国内主要就民国时期的科学期刊(如《科学》《科学画报》《留美学生年报》《留美学生季报》)进行了相关论述,但对科学传播的主体则着墨较少,只有黄知正的《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以及徐曼的《论近代留美学生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为研究内容,以舒新城、王奇生、李喜所、元青、周棉、梁碧莹等学者对留学生的研究为参考,旨在剖析民国时期留美学生传播科学的背景、路径、内容及对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缘起:民国时期留美生传播科学的历史背景

留学运动是近代中国的新现象,根源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征密切相连[1]。直至20世纪20年代,我国近代留学生的派遣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留学生大多以留欧、留日为主,第三个阶段才迎来了庚款学生赴美留学的高潮。“从1909年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约15年左右,留学生潮流涌向了美国。这一时期的变化使我国近代留学生分布国别大致趋于平衡,打破了日本占绝对垄断地位的格局,表明留学生的潮流已由日本逐渐涌向了美国。”[2]107据统计,“1905年留美学生有三十多人,1910年增为五百多人,1911年又增为六百五十人,至1918年多达一千一百多人”[3]316-317。美国俨然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重镇,负笈留美也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

留美学生能在民国时期做出对华传播美国科学文化的杰出成绩,有着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文化背景。首先,20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打破了世人读经做官的传统观念,激发了更多年轻学子的留学热情。其次,美国“庚款兴学”的提出和留美教育的发展为留美学生对华传播美国科学提供了基本前提。退款经美国国会议决后,主要用于资助中国留美学生。在各项条件都完备以后,于“1909年8月、1910年7月、1911年7月举行三次甄别试验,所考之科目皆准当时中学毕业入大学所需之程度。此三年考取之人数,计第一年47人,第二年70人,第三年62人”[4]。1911年,为保证留美学生质量,游美学务处经清政府批准设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作为预备培训机构,并于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

随着1911年清华留美学堂的建立,赴美官费生日多,因为人多回国后在社会上势力亦大之故,私费生也随之增加。于是以“庚款留美生”为主干,形成了民国初年的留美热潮,而且经久不衰。整个民国时期,留美生当在15000人上下,仅次于留日生[3]23。由此可以窥见民国时期的留美热潮,也体现出国人对负笈留美的追崇。到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派往美国的留学生达1279人。直到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赴美学生不再从清华毕业生中选拔,改在全国公开招考,留美招考范围进一步扩大,留美教育也在国民政府时期进入兴盛阶段。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留美教育发展处于上升态势,留学体系也日益规范,留美人数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一些后来成为科学名流的中国留美生,是促进美国科学对华传播的重要力量。杰出者如任鸿隽、赵元任、胡明复、秉志、杨铨、竺可桢、杨孝述、茅以升等。没有留美教育的发展,没有一大批主攻自然科学留美生的派遣,就没有民国时期留美生对华传播美国科学的历史。这批留美学生是中国现代学术与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科学社的早期发起人。

再次,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在美国科学文化的熏陶下,意识到“美国如此昌盛繁荣,关键在于科学发达,中国社会的落后,主要是中国科技落后,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2]119。留学生们感到任重而道远,他们立志“吸取外人菁华,以灌输文明于祖国,而弥补国家社会之缺失”;“截他国之长,以补己国之短”[5]。时值清政府垮台,民国政府初建,新政府面临国家建设的问题,发展实业、引进科学以救国立国成了当时流行的思潮,留美学生也明确提出“中国今日为建设时代,政治须建设,法律须建设,铁路、开矿、实业及一切之事莫非建设问题。故吾人生于今日,……不可不注重实用之学”[6]。而以“实用主义”著称的美国成为了留学生学习科学技术以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不二之选。

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热衷科学,注重工农等实科的学习,在实科中又特别注重学习工科。他们中“以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这既与当时的留学生政策限制有关,还受“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在美就学环境的影响。留美学生学习勤奋、成绩优良,且大多毕业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名校,对科技的学习和传播大有裨益。

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政局相对稳定,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管理渐次完善,尤其是一大批从欧美学成归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使民国教育、科学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7]41。“他们注意到科学与工业文明之国的密切关系,更加注重传播科学技术,组织各种科学团体,如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国医学会等。其中191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行的《科学》月刊,曾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8]403正是由于有相当多的留美生对美国科学的学习,留美生本身又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使他们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人了解美国科学最直接的“主体媒介”。

二、路径:民国时期留美生传播科学的途径

庚款留学生胡适曾说,留学“并非仅作入他国大学计已也,乃欲令吾所学于人者,将由我而输入祖国,俾人人皆可学之”[9]。而留美学生则成为学习科学、传播科学的主体,成为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留美学生传播科学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发行刊物,组建科学社团,译著书籍,发表科技文章,公开演讲,创办图书馆、博物馆和举办科学展览等。

一是创办科学刊物和组织科学团体。1914年,适值一战时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在谈论世界局势时有人提出欲使中国谋发展于世界,必须借助科学。期刊杂志成为向国内绍介科学知识的首选载体。留美学生决定成立科学社,发行《科学》月刊以向国内传递最新的科学成就。1915年1月,第一期《科学》杂志正式在国内发行,这是国内历史上第一份定期的科学杂志,并成为留美学生宣传科学的主要阵地。除《科学》杂志外,留美学生还刊有《留美学生年报》,1914年之后改为《留美学生季报》,借以交流学习并传播科技文化。进入30年代,为使科学知识普及大众化,中国科学社还创立了《科学画报》,被视为传播科学的极佳素材。1915年10月25日,在《科学》杂志社的基础上,经过系列筹备,中国科学社在美国正式成立。《科学》是中国科学社主办的杂志,而中国科学社则是留美学生创立的民间科学社团组织,是当时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学社团。

中国科学社成员杨铨在《学会与科学》一文中表示:“今之科学昌明之国,莫不自有其学会为崇学尚能之劝。”[10]为解决“已回国留学生,无学会为之联络,故四散而事散,事多而学荒”的困境,规避“故输进学识之事,不能举办,专门相同之人,不易相知”[11]的弊端。留美归国的一些学生在国内组建了系列科学社团、学会,这里将比较重要的列表示之。(表1)

表1 民国时期留美学生在国内组建科学社团情况

二是译著科学书籍、丛书和发表科技文章,其中以中国科学社的成就最为突出。中国科学社编著的诸如赵元任的《中西星名考》、中国科学社集体编写的《科学通论》。为普及科学知识,还出版发行了诸如张孟闻的《现代科学在中国之发展》等系列丛书。译书也是科学传播的重要手段,如任鸿隽译《大宇宙与小宇宙》《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等,开拓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思路,使他们的科学研究具备了国际视野,也使一些普通民众了解到国际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文章发表方面,有介绍科学的基本原理,也有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讨的文章,此不一一绍介。译著科学著作的出现以及科技文章的发表,使科学的传播更加广泛且使科技传播史有理可寻,大大地促进了科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进步。

三是在国内组织开展科学演讲,包括年会公开演讲和定期通俗演讲。向国人绍介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传播学自欧美的科学知识,使欧风美雨洗礼国人的智识。从1916年开始,中国科学社几乎每年夏季举行一次年会以进行学术讨论,联络社员感情、商议社务、普及科学知识等。“中国科学社成立之次年,乃得开常年会于美国安陀阜(Andover)。社员来会者凡三十余人,辰有社务之讨论,午有学术之讲演,晚则以艺文之绪余,心能之发舒相竞为戏,繁而有礼,辨而不乱,竞奋而悦怡,庶几于会之二义各有合乎!惜山川悠渺,同僚远隔,未能尽聊合之盛。”[12]自第四次年会起,举办地点转移至国内。原因是“往年社员多数皆在美,顾常年会皆在美举行,今年归国社员渐多,社中办事机关亦均移归国内,且本社以中国科学社名,则常年会自以在国内举行为宜”[13]。同时,年会中系列的科学报告和科学演讲会起到了为民解蔽的功效,解除了“国人多视科学与学问为两事,不知科学就是学问”的蒙昧,使人民近距离地接触了世界先进之科学方法与理论。年会还设置了论文专栏,彰显刊行科学论文之重要。“凡学会几无不岁刊论文一巨册以至十数册,学者视为鸿实,科学藉以日新,其工可谓伟矣。”[14]除中国科学社举办的年会以外,还有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中国生物学会年会、中国天文学会年会以及科学团体组织的联合年会等等,故不一一赘述。

在定期通俗演讲方面,自1920年暑假中在南京社所举行科学讲演后,社内外皆以为此举对于推广科学教育至为重要。比如1920年孙洪芬的“研究化学方法”、竺可桢的“研究地质”、杨铨的“科学与社会主义”,听者每次约五六十人,类皆中等以上学校之学生,每次讲稿都在《科学月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社为普及科学及传播新知起见,每年春间举行长期演讲一次,行之有年,颇为学界所欢迎,演讲主题多为世界之重要科学问题。至1922年已开讲三次,每次到会者约三四百人。演讲者多为著明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其中“任君于科学之影响,于近世物质与思想两方面,俱言之极详,段君言天象,则用幻灯影片,竺君言地理,则用图表多张。所论俱极有兴趣”[15]。《科学》第8卷第6期特辟“通俗科学演讲号”,这是中国科学社首次发行通俗科学演讲专刊[7]111。科学通俗演讲的目的很多,有时可极其专门,譬如发表新发明,讲解新原理,绍介新应用。这一种演讲是专门家借以交换智识,却不容易得到一般人的兴趣。有时科学演讲,亦可极其普遍,如科学常识、科学方法及科学影响。这一种演讲不但专门家乐听,并且可引起社会对于科学的了解及兴趣。若一般社会对于科学表同情,则科学事业进行便无阻碍,且多帮助,所以各国对于普通科学演讲俱极注意[16]。通俗演讲为科学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是设立科学图书馆。为广纳科技丛书,使科技书籍有一聚居地,留美学生特别是中国科学社成员还致力于设立图书馆,以供学者参考国内外科技图书文献。中国科学社图书馆始建于民国五年,“以建设图书馆为职务夫学问之事,沿流溯源,固须稽之载籍;即物穷理,亦有待于图书。方今国内藏书,挂一漏万;百科图籍,尤属寥寥:是图书馆之设为不容缓,夫人而知”[17]。科学社图书馆于1920年8月正式成立,馆藏包括“由欧美购来之高深科学书籍将及千册,中西杂志现有者约数百种”[18],以供社内外热心科学的人来研究。1929年,科学社又在上海社址建立图书馆,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方便。1931年,为纪念胡明复先生,建一合于科学装置的图书馆,“明复图书馆”应运而生。“值1931年书版展览会开幕之期,科学社藏书有限,乃商诸南京、北平、杭州、苏州、上海各图书馆各藏书家,将善本送来陈列,希望明复图书馆将来能成立一书版博物馆。”[19]自明复图书馆开馆以来,接纳了大量的读者。除了中国科学社社员来馆阅览外。附近学校的师生、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来馆阅览,甚至有长途跋涉来此者[7]116-117。“明复图书馆”成为了民间科学组织创办图书馆的典范。中国科学社为使科技书籍同互相流通,还专门撰文《公开科学图书之利益》加以倡导,以互通有无,助力于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珍贵图书得以公开阅览,俾好学之士,钻研有资,意至善也[20]。

五是设立科学博物馆。“考博物馆之功用,在表现文化,启发民智,便利研究诸端,所重者为内部标本之收藏,而非富丽矞皇大厦之建筑,经费宜先用于征集陈列品,与实际事业之推行,搜集标本先行阅览为当务之急。”[21]1934年1月28日至2月13日,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举行公开展览会。此次所展览者为历年来之研究成绩,凡国内动植物品种,不论高等低等,已经该所研究者,皆一一陈列,标以学名、汉名及出产地点……各室所陈列者,不仅为纯粹科学亦有关于分类学与地理分布学之材料,即关涉于实用之学科[22]。盖现代博物馆,为活的文化之表现,非古物标本之堆栈,贵能表现国家之文化,人民生活之状况,以及世界文化之进步,具教育上之意义,供艺术科学之研究[21]。科学技术博物馆是通过科学实物或设计的展品讲述科学历史以及科学发明与技术发现对人类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科学技术博物馆具有其他传播模式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23]。

六是举办科学展览。通过著述、会展、影展、广播等途径来传播科学知识。在著述展览方面,明复图书馆正式开馆后,举行了为期10天的中国版本展览会,“以资提倡印刷之术,且为图书馆宣传,以期之后阅书者之发达”[7]119。在会展方面,中国科学社以及一些留美生创办的科技学会也定期举办展览会。如1935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在上海举办国产建筑材料展览会;1947年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天文学会等七个团体联合举办科学杂志书籍展览和中国自制科学仪器展览;1954年中国科学社为庆祝成立40周年,还举行了为期3天的中国科学史料展览。此外,科学电影和科学广播也是传播科学的重要途径。“为欲明电影在教授上之价值,纽约省已拨美金一万元给予芝加哥大学傅礼门教授,以供其研究各种影片在教育上之效用云。”[24]强调了电影在传播知识方面作为媒介的重要性,非教科书之力所能及,为普及智识之利器。1935年,为纪念中国科学社成立20周年,中国科学社在中央大学以及民众教育馆同时放映免费的科学题材电影。中央大学放映的影片有《流气体》《自然界之发明能力》等,在民众教育馆放映的有《丝》《花生》等。为加大科学普及力度,中国科学社还在中央广播电台所进行科学广播,播出张云的《战争与科学》、郑肇经的《科学与水利》等。

中国科学社及其成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科学传播,提高了人们的智识水平,启发了国民的科学思想,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多途径、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科学传播,是民国时期留美生的使命,也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践行:民国时期留美学生传播科学的内容

适逢民国时期,国内掀起学习科学的热潮,这使留美生有了用武之地。在“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的引领下,教育领域也兴起“科学教育”的新思潮。在这种时代背景里,归国留美生成为传播科学的骨干。从此,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以及科学的精神不断冲击着国人的智识,科学思潮与民主思潮一起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一)科学的知识

五四时期对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首先是引进和宣传大量科学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涉及到算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气象学等诸多领域。在这方面,留美学生不仅提供了最为密集的信息量,同时,在宣传的形式、内容以及产生的效应方面,均具有鲜明特色[25]23。不仅是五四时期,整个民国时期对科学知识的传播都尤为看重,都致力于科学化运动和科学的体制化探索。留美学生还将大量国外的理论科学及科学新发现、新成果及时介绍到国内来,力求开拓国人的视野。留美生在传播美国近代科学的同时,也注意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整理和发掘。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留美生一直致力于东西科学文化的整合,影响深远。

(二)科学的方法

《科学》报刊在不断宣传科学重要性的同时,也试图解答中国应该如何促进科学发展的问题,也就是科学方法的问题。有人认为:“秦汉以后,人心梏于时学,其察物也,取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其择术也,鹜于空虚而引避于实际”,而中国古代的不少科学成就“不足证科学之存在,”就是因为“其智识无统系条贯”。因此,“吾国之无科学,第一非天之降才尔殊,第二非限制独酷。一言以蔽之曰:未得研究科学之方法而已”[26]。为解决中国无科学之方法,任鸿隽、胡明复等人做出了努力。针对于中国近代无科学之原因,《科学》着重介绍了逻辑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和实验方法。归纳法有利于把人们从伦理纲常的陈言旧说引向现实世界和自然事物;演绎法有利于克服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而轻理论的缺陷。然而归纳又必须以演绎为基础,方为科学的方法。事实上,不论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在中国的思想传统和科技传统中都是缺乏的,他们各自对归纳法或演绎法的强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弊端的批判和克服,显然具有重要意义[25]33。用科学方法改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逻辑严密的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

(三)科学的精神

任鸿隽重视科学的精神。他对科学精神总结了五个特征:“一是崇实,二是贵确,三是察微,四是慎断,五是存疑。他还说,如果再加上不怕困难、不为利诱等品德,就更完备了。”[27]崇实则为实践精神,科学活动首先是一种包括实验观测和实地调查的实践活动,留美学生十分重视实践。贵确则是求真求实的精神,任鸿隽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强调“崇实”与“贵确”,胡明复在《科学的方法》中强调科学就是“求真”和“立真去伪”,两者都强调了贵确的重要性。察微则是要力求精细、明察秋毫,竺可桢正是有如此之精神才有近代气象学的产生。慎断则是指科学家对科学要有敬畏之心,要有谨慎治学的态度。存疑则是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唐钺的《演绎法纠缪》则体现了其存疑精神。科学精神的传播,实为补当时国人头脑之“钙”。

四、成效:民国时期留美学生传播科学的影响

清华早期(1929年以前)的留美生在归国后成为国家建设与学术事业的骨干,其对现代中国社会的作用亦为学术界所重视[1]296。在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科学团体的推动下,近代科学思想成为对中国社会产生强大影响力的思潮,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作为受过国外系统科学知识熏陶的以留学生为主的科学社团的成员,他们超越了传统士大夫本身的局限,对科学有更具体而深刻的体会,他们把对科学精神、科学内涵、科学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传输给对科学理解匮乏的国人,开启了民智,宣传和扩大了“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28]。具体影响如下:

一是“现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得益于以留美生为中坚的归国留学生,中国现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理、各类工程学科的创始人都是留学生”[3]26。中华民国建立后,近代中国逐渐具备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开启了民智、增强了国人的科技意识。“于是,在本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了中国近代科学创建和发展的大好时机,近代科学的几乎所有主要学科都在中国创建并获得了发展机会,其中个别学科与少数科技专家在学术上已经赶上国际水平,如地质学、气象学、植物分类学以及物理、化学及数学的某些研究工作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在这方面,留美学生群体的贡献尤为突出。”[29]237科学学科的设立普及了科学知识,为国内自然科学学科之崛起奠定基础,成为了自然科学发展之“体”。

二是推广了先进的科学理念、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有启蒙意义。留美生传播科学以来,国内注重“实学”和“科学”成风,科学研究中注重贯彻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管理,把科学视为救国救民的稻草。中国与西方的根本不同在于西方“于学术则黜伪而存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因此,必须学习隐藏在西方“坚船利炮”背后的“黜伪存真”的科学精神和“屈私以为公”的民主精神[8]364。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的推广,开放了国人的头脑,提高了国人的智识,成为了近代科学发展之“魂”。

三是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留美生中许多人学习的是工程技术,他们回国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贡献于中国的发展。1933年,茅以升主持了钱塘江公、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第一个用现代技术修建桥梁的人;同年,庚款留美的黄文熙,一直致力于水利的开发,成为新中国水利和水电事业的开拓者;1921年,侯德榜回国后致力于制碱技术的研究并于1943年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工业所需纯碱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四是使许多领域的现代科学研究事业开始起步。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从事现代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的一些研究所聘请了不少归国的留美学者。1946年设置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中间,留美生的比例在60%以上,表明近代留美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现代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根基。

五、余论

民国时期的留美生是中国人民处在屈辱和苦难的过程中出现的,他们的目标始终是引进近代科学以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一方面,他们引进了一种独立的新型的文化形态——科学文化,给传统的封建文化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他们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体系,促成了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创建[25]40。同时,也表明民国时期中国留美学生在中美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然,留美生的知识结构中还存在着某些缺憾。在经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之后,许多负笈留美的学生逐渐淡化了中国的知识结构,更有一小部分人被“美化”了,在美国文明面前产生了民族自卑感:认为中国一切不如人,对西方文化达到了极端崇拜的地步。这使他们与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归国后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实际产生脱节。有些人批评留美生办事情易流于“模仿”,这与他们知识结构上的缺憾不无联系[29]107。

同时,留美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大多具有功利主义倾向,所学专业分布不平衡。留美生中学习理工科的占了很大部分,学管理的人却很少,这无疑是“实业救国”思潮的表现。但企之办理需管理者和实业者俱备,缺一不可。导致的结果是“学工的回国后无厂可办,学矿的无矿可开,学林的无林可植,只好去教书”[29]108。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实业之发展和科学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但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留美生通过诸多的传播途径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中国科学体系的建立以及科学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留美生在民国时期对科学的传播无疑在近代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科学
点击科学
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走进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怪咖
科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