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对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1-09-09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30常卫华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30)常卫华
胆汁淤积性肝炎是临床常见慢性肝脏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诱因多、发病机制复杂、反复发作、危害大等特点,严重时还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肝硬化等并发症[1]。目前临床上多予以抗病毒、清除淤积、改善肝细胞损伤等治疗为主,虽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会降低患者免疫力,并发感染。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一种生物性化合物,是治疗胆汁淤积首选药物,具有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细胞凋亡、调节人体免疫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92例,旨在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0年12月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4-78岁,平均(46.21±6.4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32±0.89)年;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6-76岁,平均(45.96±6.2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68±1.03)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家属同意,且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更新)》中相关诊断标准[2]。②病历资料完整。③治疗疗程结束后愿意随访者。④均需入院治疗。
1.2.2 排除标准 ①重型肝炎者。②合并严重低钾血症、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者。③肝内外胆管扩张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⑤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⑥肝外结石者。⑦肝癌或其他肿瘤者。⑧过敏体质及对研究药物具有过敏史者。⑨精神类疾病者。⑩参与其他药物研究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治疗者。
1.3 方法 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8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治疗。用法用量:熊去氧胆酸500mg/次,口服,bid;异甘草酸镁为0.1g异甘草酸镁+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液,静脉滴注,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用法用量:1.0g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250ml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qd。
1.4 疗效诊断标准 皮肤瘙痒、黄疸、恶心、呕吐、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指标改善80%以上为显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改善50%-80%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病情加重为无效。其中,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②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8d后晨起空腹静脉血6ml,静置2h,经常常规离心处理后,分离上层血清,于-20℃环境待检,采用GP73定量检测TBil、DBil、GGT、ALP、ALT。③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发热。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GGT、ALP、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时间 组别 ALP(IU/L) GGT(IU/L) ALT(IU/L) TBil(μmol/L) DBil(μmol/L)治疗前观察组(n=46) 281.89±9.86 271.98±19.86 281.11±19.96 345.13±25.21 217.32±18.13对照组(n=46) 280.13±10.98 273.11±19.65 280.97±15.02 344.43±26.12 216.32±19.26 t 0.809 0.274 0.038 0.131 0.256 P 0.421 0.785 0.970 0.896 0.798治疗后观察组(n=46) 111.99±10.32 86.01±8.56 68.32±6.01 82.96±9.97 58.56±9.96对照组(n=46) 182.33±12.28 108.56±11.97 90.11±9.68 102.01±9.53 95.03±10.96 t 29.741 10.393 12.971 9.368 16.702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包括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发热1例,对照组为10.87%(5/46),包括恶心呕吐3例、皮疹1例、发热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胆汁淤积性肝炎是由胆汁分泌功能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出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副作用和禁忌症较多,且长期用药,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因此,应当予以重视,积极寻找较为有效治疗方式,以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异甘草酸镁为第4代甘草酸制剂,临床多予以保肝治疗,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减轻肝组织损害、改善肝功能、减轻免疫病理反应、抗氧化等作用,且起效快,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机率[3]。熊去氧胆酸是亲水性胆汁酸,临床上多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炎治疗,具有利胆、抗炎等作用,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脏纤维化、抑制胆汁酸分泌、缓解胆汁淤积。长期使用该药物,可有效降低肝硬化,促进患者康复[4]。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具有保肝、退黄作用,但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变态反应、胃肠道不适或者心动过缓、胆结石钙化等不良反应。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属外源性腺苷蛋氨酸,具有消黄、解毒、保护肝细胞等作用,通过补充机体酸腺苷蛋氨酸、促进生成磷脂酰胆碱、增加酶活性、改善肝脏细胞膜流动性等作用机制,进一步恢复肝胆功能、改善肝脏代谢、防止肝内胆汁淤积、缓解肝脏功能失代偿及肝功能衰竭[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者联合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促进肝炎恢复,缓解肝内胆汁淤积。
综上可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促进肝炎恢复,缓解肝内胆汁淤积,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