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农业执法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1-09-08王运智

种子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

王运智

摘    要: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农业执法是农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做好农业执法工作十分重要。从提高对执法工作的认识、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3个方面阐述了做好农业执法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执法;四個思维;队伍建设

2020年11月16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一个坚持”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优做实是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1]。

执法为民是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核心宗旨、根本要义,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识民情、体民意、解民忧,始终不渝地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1   坚定四个思维,全面提高对执法工作的认识

1.1   树立“亮剑”思维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社会稳,农民富则百姓富。近年来,中央、省、市多次部署农业综合“执法亮剑”行动,为全国农业农村平稳发展保驾护航,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充分说明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已经成为保障农业平稳发展的关键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值此百年未有之新局面,农业执法队伍必须牢固树立“亮剑”思维,持续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1.2   坚定有解思维

有解思维是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担当、一种水平。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常年处于一线前沿,面对的突发情况多,就更要有担当精神,立足实际、立足实情,以创造性思维“变不可能为可能”。所以,执法队伍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锻炼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关键时刻才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1.3   坚守底线思维

执法队伍要坚守底线思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正确执法理念,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不办“人情案” “关系案” “金钱案”,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干干净净执法。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自觉同“四风”等不良行为作斗争,时刻警醒自己慎独、慎微,警钟长鸣。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自觉接受来自党组及群众的监督,做到既“治已病”又“防未病”,做坚守初心使命的忠实践行者[2]。

1.4   深入贯彻法治思维

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执法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绘就了“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法治起着根本性和保障性的作用,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执法作为农业方面专业的执法队伍,执法的成效直接关系农民权益维护、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农业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惩治和震慑不法分子,树立法律权威,从源头上为农业生产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为农产品放心消费提供有力保障,符合我国法治建设要求。

2   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2.1   贯彻落实执法改革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组建农业等五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农业农村部门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指明方向。要按照最新改革要求,充分认识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逐项梳理工作职责,扎实推进执法工作,巩固提升改革成果。

2.2   不断强化执法队伍

农业执法工作既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又事关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意义重大,责任重大,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做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关键。应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科学的眼光持续提高执法队伍的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精准化建设水平,打造优质执法队伍[3]。

2.3   抓好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农业执法队伍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多措并举强化业务理论培训,完善执法制度机制,激励执法队伍把爱农、兴农、护农之志转化为奋斗之行、创新之效,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攀高峰、追梦圆梦,以实干担当铸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党员干部要带好头,增强法治意识,成为学法、守法、懂法、知法、用法的“排头兵”。一方面,深入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行业法规,做到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增强律己意识,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决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争做法律的坚定捍卫者、守护者、宣传者、执行者。

3   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促进作风转变

3.1   转变执法理念

面对“十四五”新局面,要深入结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突出行政执法对于农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功能,实现农业行政执法从旧有的“管”和“罚”向现代公共服务转变,实现执法理念和执法价值目标的转换。要时刻牢记为民宗旨,以为民尽责、为民谋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立足于做小事,从老百姓最急、最盼的事情做起,从老百姓最烦、最怨的问题改起,以“小切口”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大改善,真正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新形势下,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常照镜子除作风之弊,勤拂灰尘扫行为之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依法用权、秉公执法、廉洁办案。

3.2   完善执法体系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起点,就是要坚持用党建引领、法治引领“双引擎”统领执法业务,在思想上增强爱农、兴农、护农的自觉性,始终谨记执法为民,始终坚持将保障人民利益贯穿全过程。在行动上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在实处,加大执法力度,严把办案品质,强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防范办案风险。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作,用创新的措施强化工作保障,破除工作盲点,改进工作弱点,提升工作高点,为乡村振兴工作保驾护航。

3.3   把握好执法重难点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放在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等领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上,强化专项执法行动“亮剑”力度,把执法办案成效作为执法工作的主要标准,中心明确,善作善成,久久为功。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清理整顿农资市场主体,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有案必查、查必见效,对于问题线索,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3.4   抓好执法调研

一是开展好属地内调研。属地内调研重点聚焦在摸清“家底”,对现阶段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细致查摆,找出问题、短板,重点走访农资企业、经销门店、农民等群体,深挖群体需求背后的政策因素,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阶段对标先进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在学习掌握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升执法能力水平,用高质量的执法服务打造农业综合执法良好品牌。

3.5   抓好新法落实

2020年关于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重要法律法规规章密集修订出台实施,这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及时跟进、完善执法事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农村部新修订了《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动物防疫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及时抓好新法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执法工作的品質。重点抓好对新法的学习、落实,促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质效并举,更好地服务好乡村振兴工作大局。

“国家之尊,农业为大;社会之基,农业为首”。应不断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致力当好农民权益的维护者、舌尖安全的守卫者,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 1 ] 董连克,刘玉青,刘宝会,等.论实现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78-80.

[ 2 ] 李先雄,方丽.浅述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农业科技通讯,2008(9):31-32.

[ 3 ] 周云云.重庆市农业综合执法体制的完善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
论鼓励扶持新设、小微律师事务所发展对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加强国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浅论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