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弟子规》培养学生良好德行

2021-09-08王同春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3期
关键词:弟子规

王同春

摘要:《弟子规》作为儒家经典启蒙读本,为我国德育思想教育提供了思路,对当前学校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助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以此为依据,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弟子规;良好德行;优化机制

对现代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而言,《弟子规》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本涵盖较高的思想理念,而“学做人”作为当前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第一要务开展各项工作。

一、巧用经典营造学习氛围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机结合现代化教育与经典教育内容,以《弟子规》为指导性内容充分结合当前文化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产生共鸣,继而融入经典,实现心随境转。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行,教师首先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经典的氛围中触动心灵,进而心境和鸣。校园建设与环境文化息息相关,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利用文化摘录与诠释《弟子规》,使学生能够在彩画的视觉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良好的文明德行氛围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習惯,还能陶冶学生的心灵。而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精神高度,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搭建诵读平台带领学生以《弟子规》为依托开展诵读活动讲解与学习《弟子规》,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领会其中精髓。巧用经典营造学习氛围,朗朗上口的经典篇章不仅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还能为学生提供为人处世的准则,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双向互动。

二、优化机制丰富教学内容

学校德育教学中以“知行合一”为教学效果目标,而以《弟子规》为依托,则能够得其道任其心,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有效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融合《弟子规》经典内容,对现有机制予以创新,使学生能够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对《弟子规》的基本要义予以理解,而在潜移默化中随情润心,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教师在以《弟子规》为依托时可以借助我国传统节日对现有教育学形式予以优化,因我国传统节日具有相应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其意义更加深远,这也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展示机会。以《弟子规》为依托,通过内容诵读、演讲等趣味性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丰盈经历,理解《弟子规》与应用《弟子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性教育,目的在于对现有教学成果予以深化,人的习惯需要经过时间的重复强化才能形成,进而心理学家建议以“一月一事”主题教育形式开展相关活动,而教师也可以采取此种方式设计主题,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习惯予以强化培养。多方主题设置可以从文明礼貌、热爱集体等方面出发,重复组织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经验,还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强化教育效果。另外,在优化机制、丰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还应以科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积累学习,并以此态势引导学生践行《弟子规》。教师以《弟子规》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德行时,应当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理念,以递进性因果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三、创新思路打破固化思维

孩子的德行受父母原生家庭的直接影响,而良好的思想品德、生活行为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形式融合家庭教育与经典教育,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学习经典文化的行列中。家长学校课堂的开展目的在于以良好熏陶认真学习《弟子规》良训,并引导家长树立同孩子共同进退的决心,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与改正展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孩子以家长为榜样,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能够对自身的行为习惯予以修正。例如,创新现有平台,加强学习交流,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搭建资源开放渠道,在学校网站中投放关于《弟子规》的视频、音频、动画的学习资料,为家长与学生学习提供相应资源。教师定期搜集与《弟子规》相关的图片及文章进行上传,以保证其汇编的资源在网站中得到开放性评论。而专题讲座的开展目的是为家长学习提供一定的便捷性,以鲜活的教育实例,提高针对性教育效果。“为人根本”即是良好的德行,而其作为启蒙式教育能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创新思路,打破固化思维,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制度,“不拘形式”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践行,使学生在不觉不知不觉中规范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品格。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教育形势遵循现代化教育思想开展各项工作,而《弟子规》的应用,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开展提供有效助力,培养学生德行,树立正确观念。以《弟子规》为依托,发挥教师所具有的指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为其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颖君.学习传统文化培育小学生良好德行[J].散文百家(理论),2020(2):172-173.

[2]王有鹏.初中思政课实施德行教学浅谈[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147-149.

猜你喜欢

弟子规
弟子规·泛爱众(一)
弟子规·谨而信(十二)
弟子规·谨而信(十三)
弟子规·谨而信(七)
弟子规·谨而信(六)
弟子规·谨而信(一)
弟子规·谨而信(九)
弟子规·谨而信(八)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