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2021-09-08焦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3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焦清

摘要:初中是学生正确三观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以及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十分有益。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僵化的教学方法都会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情境教学法的融入,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被广泛提及且运用到各科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积极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引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得以营造,同时也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经历的调动下深入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通过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使枯燥无味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创设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法不但起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作用,还能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初中生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对老师而言,可以进一步设计关于生活中有趣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让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思考来解题,这就起到了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打破了以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重的特点,创设一些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也能够提高接受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友谊的天空”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身与朋友在一起会说什么悄悄话,或者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保鲜的呢?”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应用生活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与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相违背,致使学生在面对传统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时,会存在或是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进而对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的提升造成影响。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与兴趣元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式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游戏场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为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三、应用生活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往单一、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与丰富,通过多元化、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教师在精心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合一些生活化的因素,使学生在参与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实现自身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对学生进行“富强和创新”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生活化、实践性的课后学习任务,如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询问了解或者上网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变化的资料,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身生活中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践性的沟通、了解来进行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深入认知。这种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具有一定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况来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海伟.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9(9).

[2]舒林有.淺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19(13).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