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2021-09-08周红王婳王牧云
周红 王婳 王牧云
【关键词】心理健康;含义;标准;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9-0009-03
【作者简介】1.周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心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健康心理学;2.王婳,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3.王牧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21世纪人类的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一个人同时在这四个方面健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段视频演讲中指出:“心理健康是人类人性的核心。它能使我们过上富裕而充实的生活,并参与我们的社区。”相较于身体健康,人们对心理健康所知不多,甚至还存在很多误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目前,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健康或精神卫生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大体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心理健康。
第一,心理健康指良好的心理状态。如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一种由内而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其中,良好的内部状态包括认知正常,能客观认识自己、他人、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情绪稳定,情感协调,有着积极的内心体验;意志健全,具有生命的活力;个性完整,内心世界平衡协调。良好的外部状态则是内部状态的积极表现,包括对日常生活、学习、人际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积极投身更高水平的发展,即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概言之,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状态。
第二,心理健康也指人的心理机能正常发挥。在心理学中,人的心理包括认知、情绪、行为三大机能。其中,认知机能正常指个体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觉、想象和思考等活动,从而保证自己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客观现实(包括自己、他人、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情绪机能正常指个体具有正常的情绪体验能力,该高兴时高兴,该悲伤时悲伤,并能有效调节自身情绪;行为机能正常指个体能够做出恰当的行为,从而有效地适应环境,发展自身。
心理状态良好与机能正常发挥是互为表里的,前者侧重从结果和表现的角度看心理健康,后者侧重从活动过程的角度看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判断一个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其实就包含在对心理健康的描述之中。
1.爱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准确的自我认识并积极悦纳自我。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全面而丰富的,不歪曲自己的特性,不夸大或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总体上能够接纳与喜欢自己,不苛求自己十全十美。心理健康的孩子更多依赖自己内在的支持,其自我价值感并不完全受某些外在标准所左右,既不会盲目采用他人的标准衡量自己,也不会一味迎合他人的需求,遇事能够信任自己,而不是完全仰仗他人。
2.愛他人。
心理健康的孩子看周围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是可以交往的好人,因此他(她)自己也是开放、友善、容易信任他人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准确地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的看法和态度;对人关注,具有同情心;能恰当地表现自己、展现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能够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并享受亲密关系。
3.爱生活、爱学习。
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生命活力,他们热爱生活,富有创造性,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能够处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效适应环境。
4.乐于改变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较强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愿望,他们积极投身于更高水平的发展,敢于挑战甚至冒险,更乐于改变自己、不断成长,致力于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
5.身心和谐统一。
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较为完整、协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和谐统一。他们内在的各种心理能量有着适宜的动态平衡,并具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合理调节个人的需要、价值、欲望、动机、情绪反应、行为习惯等。
三、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误解及辨析
误解1:心理健康是一种很难达到的高水平状态,一旦达到就会一劳永逸。
辨析: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玄妙状态。从心理机能的角度看,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都是心理健康的,换言之,心理健康在这个群体中是一种常态,有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也有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心理不健康者只是少数。心理健康并不是静态的,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可能因为生理疾病、生活变故等变得心理不健康,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也会因为得到专业或非专业的帮助而恢复心理健康。
误解2:心理健康的孩子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如悲观想法、消极情绪或异常行为。
辨析:心理健康的孩子的心理机能整体上是正常的,但并不一定始终处于积极正面的状态。事实上,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悲观想法、消极情绪或异常行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孩子在面对消极事件或身处不利情境时有相应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如学业受挫后消极郁闷,蒙受不白之冤后愤怒失望,痛失至亲后悲伤恍惚等,恰恰表明这个孩子心理正常、健康。心理健康还表现为一个孩子在遭遇挫折、丧失之后能够自觉地作出认知、情绪与行为上的调节,使自己尽早从挫折和丧失中恢复过来。
误解3:生活富足的孩子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良好的孩子一定心理健康。
辨析:生活环境与教育环境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其影响并不体现为“量”的影响,而是与孩子的生物基础、心理特质、人际关系、文化因素等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物质条件的优劣、教育环境的好坏,都不能单方面决定一个孩子是否心理健康。
误解4:道德高尚的孩子一定心理健康,才能超群的孩子一定心理健康,成绩优异的孩子一定心理健康。
辨析:个人价值(如道德、才能、成绩等)与心理健康分属孩子的不同方面,不能混为一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交叉,但不能简单地相互涵盖。心理健康涉及一部分个人价值,但其要义并不是对孩子做价值判断,反之亦然。因此,虽然我们可以说道德高尚的孩子、才能超群的孩子或成绩优异的孩子可能心理较健康,但不能说这些孩子必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也并不都是道德高尚、才能超群或成绩优异的。
四、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孩子心理发展具有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等特点。此时,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自我评价恰当与否,可能激发或压抑孩子的积极性。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不断提高,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这一阶段的同伴交往也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以及形成自我评价的机会。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时应为他们提供安全、信任和积极关注的氛围。
初中阶段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也就是心理学上的“断乳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又容易受到挫折的时代。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主要体现为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的矛盾、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倾向及行为等。对初中生而言,转变是一个最关键的概念,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价值判断,变得有思想、有主见,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与理解。
高中阶段的孩子从青春期迈入青年初期,处于成长逐渐稳定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具有主动性、多样性及持久性的特点,逻辑记忆发展快,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的自我中心性减弱,他们对自己的人格和情绪特征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开始思考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此外,高中也是一个面临抉择的阶段,學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有了质的变化,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言语能力都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决定自己是谁,适合于何处,擅长什么,如何继续发展自己的未来,关键概念是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