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探讨
2021-09-08谢珊珊
谢珊珊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治疗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1例)与接受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4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數、QT离散度改善程度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能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急诊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较大,患者多急诊就医,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改善病情,防止心源性猝死的发生[1]。因此,临床对该病治疗药物的选择较为重视,有研究发现应用胺碘酮的整体应用效果较好。本研究选取我院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2例分组研究,观察胺碘酮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6~76岁,平均(56.28±3.18)岁。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7~75岁,平均(55.26±3.2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与5%葡萄糖溶液2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10 min内注射完毕,注射期间,需对患者心电图、血压等进行密切监测。若患者病情无好转,每60分钟注射1次,每次75~150 mg,总剂量≤450 mg。治疗2~3 d后,口服胺碘酮,600 mg/d,患者病情稳定后改为200 mg/d,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心率(HR)、QT离散度(QT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及轻度眩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HR、QTd、LVEF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HR次/min、QTd、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多种心脏疾病都会引发心律失常,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临床认为,单纯快速心律失常经科学救治不会引发严重后果,但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基础疾病,就可能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加大治疗难度。抗心律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发病时病情凶险,需进行深入研究,为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R、LVEF、QT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作为一种多通道阻滞剂,胺碘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心脏钠离子、钾离子等通道,进而使心肌耗氧量有效减少,并且对心肌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量,最终使患者心功能得以改善。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该药为常规Ⅲ类药物,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有效延长机体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对心房、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效果起到抑制作用,最终发挥抗心律失常效果。在实际治疗中发现,常规药物治疗交感神经活性不敏感,而胺碘酮的应用能弥补以上不足,对α、β受体起到阻断作用,进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扩张冠脉血管,还能使心室充盈得以恢复。虽然胺碘酮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是从患者治疗安全性方面出发,用药期间仍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且做好心电监护等,防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能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李虎,陈海为,等.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