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淅川县小麦条锈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2021-09-08刘勇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淅川县条锈病病株

刘勇

小麦条锈病是淅川县小麦的主要病害。淅川县小麦播种面积在3.3万hm2,小麦条锈病除2008年发生较轻外,其余年份发生面积均在1.2万hm2以上,其中,2017年和2019年发生面积均为3.3万hm2,严重影响小麦生产。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笔者通过多年田间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特提出防治策略。

一、重发原因

(一)菌源量充足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3省交界处,与淅川县毗邻的湖北省、陕西省部分县市都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县市,常常秋季菌源量很大,稍有大风条锈病病菌孢子就会借助风力传播过来。小麦秋苗受外来菌源侵染后,遇到秋雨较多或经常结露,便可显征,然后再产孢繁殖2~3代甚至多代,病情再发展,原为零星发病、单片病叶的可发展成大小不等的发病中心。进入冬季后,条锈病病菌以不断侵染新鲜麦叶的方式越冬。翌年3月,少量的当地越冬菌源迅速产孢繁殖,并与大量外地病菌共同侵染广大麦田,使小麦条锈病迅速扩展。较早发生的年份,秋冬季就可发现发病叶片或发病中心。2016年12月19日,淅川县大石桥乡清风岭村发现3个单片条锈病病叶。2019年11月15日,淅川县上集镇下张沟村发现多个单片条锈病病叶和发病中心。除2018年春季该病发生较晚外,其余年份发生都较早,且每年春季最早发现的病株,均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可明显看出秋冬季节已感病。

(二)气候条件适宜

淅川县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受丹江口水库对局部气候的调节,以及北部伏牛山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常年冬无严寒。淅川县常年平均气温15.8 ℃,年降水量804.8 mm,最冷天气在1月,最低温度-8 ℃,最低旬平均气温为-2.1 ℃,使小麦条锈病病菌能够顺利越冬。2—3月平均气温8.5 ℃,降雨量39.7 mm,有利于条锈病病菌侵染。4月平均气温17.5 ℃,降雨量37.3 mm,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流行。

(三)小麦种植过早,密度过大,生长过旺

淅川县山区乡镇玉米收获早,每年10月1日前后收获玉米。小麦种植户习惯在每年玉米收获后就种植小麦,且多以撒播为主,每667 m2播种量在15 kg以上,常常造成田间幼苗过密。再加上秋冬季气温较高,12月前后小麦已长得像春季一样旺盛,为小麦条锈病病菌的降落、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2016年12月19日大石桥乡清风岭村发现的小麦条锈病发生田和2019年11月15日上集镇下张沟村发现的小麦条锈病发生田都是撒播早播旺长的麦田。

(四)种植的小麦大部分是白籽下地

防治小麦条锈病冬前发生和早春发生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前几年的试验表明,用戊唑醇等拌种剂拌种,可推迟发病10~15 d。但由于农户嫌小麦种子拌种和包衣费工费钱,不愿意拌种和包衣,常常图省事,白籽下地,使小麦幼苗失去了对小麦条锈病病菌的抵抗力。

(五)小麦条锈病发病后,农民防治意识差

由于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多是一些妇女及老人在种地,他们没有能力对小麦条锈病进行认真防治。即使有些劳动力在家里种地,由于对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心存侥幸,防范意识不强,看到大面积发生才开始防治,此时防治效果不佳。也有部分农户认为防治1遍就可以了,没有按照科学的防治措施连续防治2~3遍,因此造成了大面积流行。

二、防治对策

(一)农业防治

1.大力推广抗病、耐病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要大力引进和推广抗病性、耐病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如周麦22、周麦28、郑麦7698、郑麦366、西农979、郑麦101等。淘汰种植多年、品种退化、易感病的老品种。

2.采取适时晚播、精量匀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措施,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二)切实加强预测预报,准确掌握防治适期

淅川县植保监测人员从11月上旬开始,以丹江口水库库区、常发区和高感品种种植区为重点,在搞好条锈病系统监测的同时,开展大面积普查,掌握小麦条锈病在全县的发生特点,发出病虫情报,提出具体的防治意见。

(三)加強化学防治

1.全面推进种子药剂处理技术。重点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拌种剂或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45 mL,或20%三唑酮乳油150 mL,拌小麦种子100 kg。拌种时要严格掌握用药量,力求拌匀。拌过的种子当日播完,避免发生药害。实践证明,拌种小麦比没拌种小麦推迟发病20 d左右。

2.控制秋苗期病情。在做好秋苗期小麦条锈病普查工作的同时,对发现的秋苗期病株及发病中心,要按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原则,用药剂对发现的病株和发病中心及所在的麦田喷防1遍。每667 m2可以用12.5%烯唑醇30 mL,或25%丙环唑30 mL兑水50 kg,喷雾防治。对发病株和发病中心要间隔7~10 d喷施1次,连喷2~3次,以全部消灭条锈病病菌。

3.搞好春季麦田防治,推行统防统治。对春季早期发现的发病中心要及时控制,避免其蔓延。病叶率在0.5%~1.0%时,要进行普治。每667 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35 g,或戊唑醇悬浮剂300 mL,或10%己唑醇20~30 mL,或30%肟菌·戊唑醇40~50 mL,任选其中一种药剂兑水40~50 kg均匀喷雾,并及时查漏补喷。发病严重的田块,间隔5~7 d再喷施1次。

针对小麦条锈病具有流行性、毁灭性的特点,加之小麦条锈病防治难度大、一家一户难以防治好的实际情况,要大力推行“统一技术、统一供药、统一药械、统一防治时间”的统防统治工作,力求在短时间内控制病害流行,确保把小麦条锈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淅川县条锈病病株
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淅川县发挥协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措施
淅川县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淅川县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山东省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