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水浒传》流传版本

2021-09-07徐翰程王军涛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底本金圣叹无涯

徐翰程 王军涛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白话小说之一,在中国小说创作中有着典范的先驱思想,并在中国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东亚获得了众多青睐。在民不聊生和地方暴政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齐聚梁山上演了反抗压迫的赞歌,其充分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由于《水浒传》脍炙人口,其版本流传方面也有诸多差异,简本(文简事繁)、繁本(文繁事简、袁无涯本)、金批本(只留七十回,第一回移作楔子,并自己原创了第七十回)。本文简单地阐述了《水浒传》流传的版本的不同和差异情况。

一、简本

简本大多以仿刻小说为主,其风格多而简也是显而易见的。简本在文本内容上也进行了大肆地删减。在《水浒传》的全本中,简本是最早的版本,并且其剧情最能还原原本。剧情细节方面,简本三观准确,否定了包括金圣叹、吴闲云在内的负面理论,并且针对宋江杀祝虎和栾延玉死于叛军等诸多存疑的章节进行了交代。

对于简本价值方面,外界普遍认为其价值并不大,但是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其背后蕴藏了巨大的价值。如:邓雷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的价值·水浒争鸣》第十八辑中阐述了简本《水浒传》与《水浒传》祖本之间的关系,并且阐述简本的现有情况:简本现存十六种,可按照系统划分为建阳本和江南本。江南系统为一本三十卷,其底本是繁本中的荣与堂本,其余十五种的本子中十卷本和八卷本的版本面貌变化比较大。简本建阳系统中的前期一些本子保留着百回故事部分20卷的内容,删节的底本推测是早期的二十卷,并可推测简本很有可能依然保留着繁本所不存在的祖本的内容。其简本存在着祖本改动过的文字和祖本多出的文字。

简本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冷落的状态,但是近些年来越发地被重视。简本因其艺术水平相对于其他版本较低,从而被忽视了对其版本的研究,但自马幼恒先生的极力倡导后使得这种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目前就版本研究的广泛度来看,依旧有着很大的研究空缺,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空间依然很大。

二、繁本

繁本是《水浒传》版本中众所周知的一个版本,繁本即繁事简体。繁本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郑振铎藏嘉靖刻本、天都外臣序本、容与堂本、《钟伯敬先生批评水浒忠义传》本等,另一方面包括大涤余人序本、芥子园本、日本无穷会藏本、袁无涯刊本的百回本部分。它们的区别是前者有引头诗,后者则没有,其次是两者的诗词和文字不同,尤其是关于一些骈语的不同。简单的区分不难发现后者的出版是在前者之后,而简本则是在前者的系统上进行删减后形成的。

“简繁本”最开始是由鲁迅先生区分开来的,他认为是先简后繁,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不难看出他的思想。俞平伯、郑振铎在其各自的文章《论<水浒传>七十回本之有无》和《<水浒传>的演化》中都提出“简先繁后”论。而茅盾先生发表的文章《<水浒>最初本的推测》中认为简本是来源于与其不同的旧本,而简本删自繁本。而相对于“繁先简后”的观点,胡适的《<水浒传>新考》和杨宪益《<水浒传>古本的演变》中都对其理论进行了辩证。

近些年繁本的研究相对较弱,在关注度方面大量学者关注的是袁无涯本与田、王二传的繁本。而李永祜教授认为在《水浒传》成书之前的早期没有田、王二传的部分:“现存最早的简本‘插增本(残本)的刊行者就是插增田、王二传的始作俑者。罗贯中下距‘插增本成书二百年之久,田、王二传的增补与罗贯中无关。”傅承洲先生对《樗斋漫录》进行了分析和考究,发现冯梦龙具有对田、王二传增补的条件。

这其中无穷会版本《全像忠义水浒传》是不常见的版本。根据许勇强、李蕊芹《近20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评》,其内容对众多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王利器认为,此本是李贽的真评本,而所依据的本子是郭勋的刻本。刘世德则对此本进行了比较和校勘,其观点认为无穷会藏本的底本与袁本在系统性的版本方面有着比较相近的地方,但是与天都外臣本、荣本等都有着不同之处。谈蓓芳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其观点则是无穷会藏本为“明刻清初”重印本,并对其他众多学者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其认为无穷会藏本大体上保存了郭武定本的内容,袁本是最后的定稿。

三、袁无涯本

袁无涯是明代晚期的一位书坊主、出版家,字叔度,吴县(苏州)人,书种堂主人,袁宏道的门人。在袁宏道的《潇碧堂集》中有两封写给袁无涯的书信,都讲到袁无涯对袁宏道文章的喜爱。仅如此,袁无涯与当时江南的一些知名文人都有一定的交往,像冯梦龙、钱希言、许自昌、张大复等人。一般称袁无涯版本为袁本。袁本在文本创作上做了精心的修改,使得语句看起来更加绵密。第一百二十回袁无涯本囊括了容与堂百回本所有回目。其第二十六回名称被改为“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第九十回变为“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燕青改为第一百一十回于秋林渡射雁);第九十回后加入从简本改编写而来的田虎、王庆章节,其艺术表现手法上更加成熟,剧情思想也更加突出。

四、金批本

金批水浒传,又称贯华堂第一才子水浒传、贯华堂第五才子水浒传、金圣叹批改水浒传。金圣叹对《水浒传》底本的批评,并非一般的注解,而是包括对书名、作者、文本的全盘修订,每一处的修订都包含着金圣叹浓厚的主观色彩,所以其有别于旧本《水浒传》之处,就愈加有了探讨的价值。

金圣叹针对晚明时代为其宋江形象的改动有着不满的情绪,他将宋江与其他好汉区别看待,认为宋江是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对于金本否定宋江的“孝”是这样描述的:“宋太公一人洒泪不住,看上去似是宋江弃老父于不顾。”而容本中“三人洒泪不住”则说明宋江父子感情深厚,并未因宋江觸犯刑法而受到太大的影响。两相对比,可见金本中的宋江冷面无情,难以称得上是孝。至于宋江之“义”,金圣叹也是批改相加,将晁盖之死作为否定宋江之“义”的撒手锏,当愤怒的晁盖执意要下山攻打曾头市时,金圣叹删去了宋江对晁盖的一再劝阻。金圣叹说,水浒以石碣始,以石碣终,以太师揭开石碣释放一百零八妖魔始,以一百零八将在梁山聚义,梁山反抗势力终成气候为结局。这妖魔其实就是百姓有怨气不得伸张之民意的象征。

五、结论

历史当中遗留下的书籍可以说是百不存一、千不存一,所以现在所见到的《水浒传》的版本,可能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并不能完全展现版本演变的全过程。版本研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就在于通过现有的版本,尽可能地发现其中版本传承之间的可能性,找出其中最可能的一种传承路线,尽量去还原所有版本演变传承的真实。所以在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存的版本,并不是原始的模样,不能代表它这个系统的全貌,它还有底本、祖本,它在刊刻的时候会有脱漏、误讹等情况的发生。

猜你喜欢

底本金圣叹无涯
老年岁月乐无涯—湖北省鄂州老年大学校歌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如意剑
《学有恒艺无涯》
金圣叹刑场别子
刘野 《国际蓝》:童趣无涯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幽默到死金圣叹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