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消融结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效果

2021-09-07彭琼琳

医学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腺肌病继发性月经

彭琼琳,黄 敏

(鄂钢医院妇产科,湖北 鄂州 436000)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为35 岁以上经产妇常见的子宫内膜占位和(或)浸润性疾病,是在位内膜的腺体和(或)间质侵入到子宫肌层而引起的良性病变[1]。据报道[2],有30.0%~77.8%的患者伴发继发性痛经。有研究表明[3,4],痛经程度与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雌二醇(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呈正相关。超声消融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LNGI-US 环)能有效缓解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症状,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复发率达20.6%~

32.0 %[5]。当归芍药散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妇人妊娠诸疾痛、妇人杂病腹中诸疾痛”等以痛经症状为主的妇科疾病的经典验方[6]。该方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松弛子宫平滑肌、降低痛经模型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并减少出血量等作用[7]。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消融联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1 月鄂钢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患者12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 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48 岁,平均年龄(34.87±7.90)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5.03±0.83)年。观察组年龄23~47 岁,平均年龄(35.02±6.84)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5.14±1.05)年。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7 版《妇产科学》中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8];②患者主诉月经周期延长伴痛经、月经量大;③1 年内未经射频、介入等其他特殊治疗。排除标准:①近期有生育要求及超声消融禁忌证者、孕妇、哺乳期及正常月经期妇女;②目前存在生殖系统炎症或既往有结缔组织疾病患者;③有麻醉禁忌证者;④合并盆腔炎、阴道炎、或既往宫腔镜检查有子宫内膜息肉或宫腔深度在9 cm 以上的肌瘤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超声消融术治疗,治疗时先经超声定位,设置治疗参数,焦距:3.3 cm,频率0.9 MHz,功率90~400 W,定位成功后行三维适形扫描,计算消融率并进行超声造影,以点-线-面-块方式使焦点逐层覆盖扫描靶区进行消融治疗。于消融治疗后第1 次月经来潮的第7 天放置LNGI-US 环。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当归芍药散(处方:白芍20 g、当归10 g、白术10 g、川芎10 g、泽泻20 g、茯苓30 g)。于术后第1 次月经来潮前7 天开始,每服方寸匕,酒和服,3 次/d,服至月经来潮后第2 天。1 个月经周期为1 个疗程,连续服用3 个疗程。

1.4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 和12 个月血清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子宫体积、病灶体积、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VAS)、痊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 年后复发率。痛觉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痛经程度,其中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严重干扰并有自主神经紊乱和被动体位等现象。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症状评分减分率≥90%;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症状评分减分率为70%~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临床症状评分减分率为30%~69%;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临床症状评分减分率≤30%;痊愈率=治愈率+显效率。复发情况:随访1 年,以随访患者超声示子宫增大、经血过多或痛经加重为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先经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2和PGF2α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3 个月E2和PGF2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 个月E2和PGF2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E2 和PGF2α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E2 和PGF2α 水平比较()

2.2 两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及月经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3 个月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 个月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及月经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及月经量评分比较()

2.3 两组痛觉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轻度和重度痛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 个月VAS 评分、轻度和重度痛经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痛觉评分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后痛觉评分比较[,n(%)]

2.4 两组痊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痊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继发性痛经与子宫解剖形态变化、神经血管再分布、激素调节有关,特别是激素交互作用参与子宫平滑肌血管收缩调节是继发性痛经的重要节点[9]。超声消融术是近年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技术,能有效改善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继发性痛经等临床症状[10]。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记载“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中诸药合用则可“肝脾同调、气血两和”,使血水同行、气血充足,这样冲任之阴血满溢,通畅条达,无瘀血阻滞,水液停留之象,诸药共同作用,痛经得治[11]。在治疗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继发性痛经时不可拘泥,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症施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6、12 个月E2和PGF2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当归芍药散可以通过调节机体激素水平达到治疗目的[12]。观察组治疗后6、12 个月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VAS 评分、轻度和重度痛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在术后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减辅助治疗,可有针对性地调节E2和PGF2α 等激素水平,影响和调节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共同产生抑制Ca2+内流,进而调节子宫肌层血管和平滑肌收缩,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从而减轻痛经症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综上所述,当归芍药散可调节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患者E2和PGF2α 等激素水平,加减该方剂可改善超声消融术术后子宫腺肌病致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症状并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腺肌病继发性月经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