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开启学生智慧人生
2021-09-06刘丽
刘丽
摘要:提问是孩子的天性,也是非常宝贵的思维品质,《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启学生智慧人生。
关键词:问学 优势 有效 解问
发问是孩子的天性,也是非常宝贵的思维品质,《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学”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开启学生智慧人生。
一、“问学”课堂的优势
(一)“问学”让师生交流更有效
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是孩子的本能和天性,鲁迅先生小时候就向老师寿镜吾先生问过“怪哉”一事。生活在当下社会的学生见多识广,对问题有更强的敏锐性,如果不让他们提出问题,老师就不知道他们内心真正的疑惑,教学便成了“单相思”。只有让孩子们大胆提问,变未知的教学为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让师生交流更有效,也让课堂更为高效。
(二)“问学”让课堂更加和谐活跃
美国教学法专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学”课堂中,学生由“问”而“学”,由“学”生“问”,老师以“问”启“思”,以“问”促“学”,问题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在课前提问、课中质疑、课后反思中不断刺激大脑思维,激励学习持续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避免了自己的机械重复,为学生让出更多当堂检测、消化吸收的时间,师生课堂也更加和谐活跃。
(三)“问学”让知识变为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是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的人,课堂学习绝不能只囿于老师对问题的看法,而应该变死板的粘贴为有效的链接,激发学生不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新的创造,我们唯有为“问学”亮起绿灯,才能有小灵感的不被扼杀,才能有创造的机会,才能化茧成蝶,实现知识到创造的转化。
二、如何实现有效“问学”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有效“问学”呢?
(一)和谐民主“问学”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愿意“问学”,必须坚持和谐民主的原则,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并认可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给予表扬奖励。教师在教学中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宽厚的胸怀去容纳学生看似幼稚的问题,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学生无后顾之忧时,必然能营造平等的、和谐的、欢快的课堂气氛,为学生问题从量变到质变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问题”质量
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喜欢提出问题之后,我们仍会发现学生的大部分问题都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起不到启发自身思维的效果,因此还要着力解决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提问的四个步骤——观察、发现、思考、提问。在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学生:说到写母亲,要么写来学校送伞、要么写感冒了送医院;说到写老师,要么写自己考砸了老师如何安慰鼓励自己,要么写老师没日没夜的批改作业。为什么学生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因为缺乏认真的观察、细致的体会,头脑里面积累的素材实在是太少了。其实提问题就跟写作文是一样的道理,没有认真的观察、仔细的发现,独立的思考,是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所以要实现学生的问题从量变到质变,就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去观察、去发现、去用心思考。
(三)提高学生“解问”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就语文课堂而言,主要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勾画批注、交流探讨等方法解决问题,达成问学目标。
1.在情景再现中解问
语文学习需要特定的情景。对于有些不能暂时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后,适当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切身感受从而加以解决。如学习《秋天的怀念》,学生读到“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时,不解地问:“这里为什么不用‘站,而要用‘挡字呢?”,这时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原因,而是学生站到窗台边,模拟“挡”这个动作,然后让其他同学做分析,很快学生便得出其中的原因——用“挡”是母亲害怕我看到外面的景象更加伤感、难过,母亲是用身躯挡住我对生活的绝望。用这样的办法,学生还分析解决了课文中很多精当传神的词句。语文课堂学习中,反复诵读和情景模拟是非常重要的释疑方法。
2.在矛盾对比中解问
有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必须借助文中有关的阅读材料,在相互对比中求得全面的理解。如学习《陋室铭》一课,学生不免产生疑问:“课文的标题叫《陋室铭》,为什么最后却说‘何陋之有,陋室到底“陋”与“不陋”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认真对比“斯是陋室”和“何陋之有”的区别,最终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惟吾德馨”,并进行详细探究,领悟文章中心主旨。又如学习《爱莲说》时,学生不明白菊和牡丹所起的作用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查阅有关背景资料,认真了解菊和牡丹的象征意义,掌握二者对莲所起的正衬和反衬作用,整个过程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比领会。因此,使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也是释疑的一种方法。
3.在深入探究中解问
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我们能一步步引导学生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学习《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学生不明白“好好儿活”和“菊花”之间的关系。我先让学生分析文中“我”的行为和动作,然后让学生分析当母亲看见“我”的这些暴怒的行为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我”的喜怒无常源自于双腿瘫痪,母亲为了鼓励我,提出去看花,但是却被“我”粗暴拒绝。当母亲去世后,“我”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故将“看花”和怀念母亲联系在一起,并决定遵循母亲的意愿“好好儿活”。这样,通过深入探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更是如此。为了培养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尊重“问学”,让“问学”开启学生智慧人生。
参考文献:
1.黄伟著.《提问与对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约翰·杜威(John Dewey)著.伍中友译.《我们如何思维》.新华出版社.2010.1
3.趙满丽著.《我问故我在——让学生做提问的主人》.【期刊论文】—新课程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