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学法 构建充满活力的绿树课堂

2018-03-07范雪梅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学以学定教研学

范雪梅

摘 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梳理,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与及时优化,通过猜想、验证、抽象、推理等积累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从而真正生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绿树课堂,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光芒四射!

关键词:以学定教;问学;研学;践学;绿树课堂

第二轮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学定教、优化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活动。我们发现,课堂犹如大自然的小森林,师生是林中姿态各异的绿树。在绿树课堂的生态圈中,学生通过问学、研学和践学的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训练了基本技能,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了数学基本思想,还在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中培育了乐于分享的积极情感和勇于担当的人生价值观,从而真正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使生命成长充满激情与活力。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一直是多而杂,极易散乱,也极易相互混淆。那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来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实践运用,进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如绿树般充满生机与活力呢?研究中,我们遵循“问题即课题、实践出真知”的理念,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在“问学”中系统梳理,将散乱的知识联结为知识树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要让学生对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领下,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由点及面地串成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树,实现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建构,生成结构化的认知图式,使所学的知识具有生长的力量和活化为智慧的功效。

在教学中,我们借助“观察年历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梳理出相应的知识网络,并引导学生快速记住以上的多个数据,方法是整块记忆法,或由估算促记忆。

进行平年与闰年的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三个问题,梳理出知识网络,并引领孩子们将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拍手歌,让他们边拍手边大声诵读:平闰年有规律,4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平闰年怎么算,整百年份除以四百,不是整百年份除以4;怎么除以4,最后2位數除以4,除——以——4!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思、思中悟,其乐无穷。

二、在“研学”中有序探究,明晰计算平闰年的算法与算理

虽然教参中只强调了要让学生记住判断闰年的方法,并未说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可以这样判断。但我们觉得,用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示其中的科学依据,不仅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轻易地掌握这些知识,促进知识的整体建构,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成功实现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效整合。

于是,在学生观察发现了“4年一闰”以及闰年年份“后两位数”都是4的倍数的规律后,引发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会有“4年一闰”的神奇现象呢?之后播放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视频,让学生明确这样旋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计算方便,通常将一年的时间看作365天,这样一年就余下了5小时48分46秒,大约余6小时。4年下来,大约就余下了6×4=24(小时),相当于一天的时间。所以就有了“4年一闰”的规定。紧接着追问:既然整百年份都是4的倍数,那它们是不是都是闰年呢?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之后,老师揭示谜底:由于每年将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近似地看成了6小时,这样每年的时间就多算了11分14秒。别看这11分14秒大约是我们一节课的四分之一,但几百年积累下来可就是一个不短的时间。估计一下,400年会多算大约多少分?(用11乘400得4400多分)这4400多分换算成小时是4400÷60等于73小时多,73÷24,大约3天多。科学家推算出是多算了3天2小时53分20秒。这多算的3天得减掉,怎么减呢?每400年中多算来的3天分别从第100年、200年、300年中的2月中减掉,所以就有了“百年不闰,400年再闰”的规定。

三、在“践学”中灵活运用,建构统一的数学模型

教学“年月日”知识时,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小难点,那就是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建立求某个时间段的数学模型,即如何求经过的分钟数、小时数、天数、周年数等问题。求经过天数的数学模型与求其他时间段的数学模型是大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求某月内几号到几号经过的天数,用终点日子减起点日子之前的天数,求多少周年就用终点年份减起点年份。学生时常会将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不辨黑白。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句话触发了我们的教学灵感,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即创设一个由对比性的实践情境:孩子们大多是2005年出生的,那到今年也就是2015年,一共经过了几周年,所以你们大多是几周岁?怎么算的?对,用2015-2005=10(岁)。所以求周年数的方法是:终点年数-起点年数=经过周年数。在学习年月日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时分秒的知识,知道了从8点到9点,经过几小时?如何列式?(9-8=1小时)对,解题方法是:终点时刻-起点时刻=经过几小时。那明后天的3月8号、9号是周六和周日,求休息了几天,也可以用9-8=1(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之间顿时沸腾了起来,反对的呼声此起彼伏。那理由何在?为什么会少了一天?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孩子们明确了:从1号到9号共9天,9减8,那前8天都被减掉了,本来休息的第8天也被减掉了,所以只要减去8号之前的1号到7号的7天,9-7=2(天),建立的数学模型是:“终点日子‘减起点日子之前的几天”等于“经过的天数”,或者用“终点日子-起点日子+1=经过天数。在以上的对比情境与应用情境中,学生很轻松地建构起求经过时间段的数学模型,可谓一“境”中的、事半功倍!

成尚荣老师说:课改必须改课。而改课重在改教促学。那就让我们在改进每一节课的实际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协同构建充满创造力的绿树课堂吧!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教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绿树课堂构建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成果,申请号为D/2013/02/64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问学以学定教研学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儿童问学课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期主题: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问学”之“圈地运动”——译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