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现代派诗歌与中国文字

2021-09-06高博

中华瑰宝 2021年9期
关键词:现代派庞德英美

西方人阅读和理解中国汉字的方式耐人寻味,尤其是英美现代派诗人,他们受中国汉字启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说起英美现代派诗歌,就不能不提到埃兹拉·庞德。埃兹拉·庞德是美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出生于1885年,是20世纪初期英美诗歌现代化的主要发起人和关键推动者。1912年,庞德在伦敦提出“意象主义,标志着英美现代主义的开端以及与维多利亚浪漫主义传统的决裂”。这里所谓的“意象”,指的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

意象派诗歌创作讲究用词精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抽象的语言,其所追求的诗学理念与我国传统诗论中有关意象的探索有着不少共通之处。此外,在意象派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庞德偶然获得了旅日东方学学者费诺洛萨遗留的汉学笔记,他据此整理出一篇名为《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國文字》的文章。这篇文章对庞德影响很大,它直接激发了庞德对于汉字研究的兴趣,并促成他发明了“表意文字法”这一后来成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的重要技巧。

庞德的“表意文字法”

如前所述,“表意文字法”是庞德根据费诺洛萨《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文字》一文体悟而来的。在该文中,费氏首先批判了西方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然后赞扬了汉语的优越性。

费氏指出,“汉字充满动感,不像西方文字被语法、词类规则限制得很死;汉字的结构保持其与生活真实间的隐喻关系;汉字排除拼音文字枯燥的无生命的逻辑性,而充满感性的信息,接近生活,接近自然”。此外,费氏还指出中国文字“带有影戏性质,比之绘画和摄影更能‘用图达意,反映时间顺序,自然而连续……总之,汉字能使人引起联想,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隐喻作用”。

庞德继承并发展了费氏思想,在他看来,汉字的图形性功能和隐喻性功能能够激发人的灵感、潜意识及想象力,这些均属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弦外之音,字外之意,都是逻辑思维所不逮的。因此,对于诗歌而言,象形汉字的确是“理想的世界文字”。基于这种思想,庞德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认识到,表意的汉字可由几个表意的部分组成,而这几个部分本身便是很好的诗歌符号。他认为,“一个汉字就是一首凝练的小诗。如以这样的语言为诗媒,诗歌表达必会生动、具体、精确、简洁而又有乐感”。

简而言之,庞德的“表意文字法”实际上就是借助词典将某些汉字按照其偏旁部首进行拆解,并依照各个部首的象形意义对整个汉字的意义进行重新组合,最终生成新的汉字意义的方法。举例来说,庞德把“新”字解读成“cut underbrush/pile the logs/keep it growing(砍伐树林,将木头堆积在一起,让树生长)”,这分明是用“表意文字法”把“新”字拆解为“斤(斧头)”“木(树木)”“立(堆积)”的结果;他把“诚”字拆成“言(words)”和“成(perfect or focus)”,认为这个字的含义是“the suns lance falling true on the word(太阳的长矛准确地落在词语上)”。再有,庞德将“缗蛮黄鸟”阐释为“The twittering yellow bird/The bright silky warbler/Talktive as a cricket(黄色的叽叽喳喳的小鸟,羽毛闪亮如丝的莺鸟,发出蟋蟀一般的低鸣)”,这里他是把繁体的“蛮(蠻)”字拆分为“丝(silky)”“言(talktive)”和“虫(cricket)”来处理的。

以上案例说明,庞德正是从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及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等特点看到了表意的汉字的丰富内涵与引人联想、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表意文字法”的发展

“表意文字法”使庞德认识到,汉字象形部首之间的相互并列组合可以形成概念的重叠、演变和再生,这一想法在他以后学习汉诗句法时再次得到印证。

庞德认为,既然汉字能够由不同含义的部首产生新的词义,那么,把不同意义的意象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以表达某种特殊的内涵及思想感情又何尝不可?于是,庞德在脑海中便产生了一种“块状句法”的构想,也就是把不同的意象进行并列或叠加。这样的结构摆脱了传统英诗的语法羁绊,形成了比较自由松散的脱体句式。例如:

Rain; empty river; a voyage,(雨;空阔的河;远行,)

Fire from frozen cloud, heavy rain in the twilight.(冻结的云里的火,暮色中的大雨。)

Under the cabin roof was one lantern.(茅屋檐下有一盏灯。)

The reeds are heavy; bent;(芦苇沉重;垂首;)

And the booms speak as if weeping.(竹林细语,仿佛哭泣。)

这首诗出自庞德之手,其结构形式不禁让我们联想起我国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断断续续,以意群为单位陈列出一组意象,完全有悖于英文逻辑严谨的句法结构。庞德此处的创新之举,对后辈诗人影响极深。

迄今,这种违背英文基本结构、模仿汉诗意象铺排的手法在英美现当代诗歌中屡见不鲜。例如,现代派诗人瓦特森就尝试仿照庞德诗中的“块状结构”来建构诗况;在他看来,“这种结构有意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时间和空间”。又如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斯受庞德启发,将一连串意象加以并置以营造一种氛围,一个借物言情的意境,一个供读者自己体验的审美空间。这与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如出一辙,即利用几个镜头的同时或连续闪现以重叠各镜头的内容,产生一种综合的美学效果。

总之,在现代西方诗学中,这种将诗歌意象叠加的目的,是产生一种任何单一意象或意象之和所无法表达的最高诗美—意境,它既源于诗中客观物象的排列,也出自读者自身的审美经验。

《诗章》中对汉字的直接挪用

庞德在1914年至1915年意象主义鼎盛时期了解到“表意汉字的神奇力量”。经过40多年的潜心钻研,庞德终于有能力借助直接使用汉字来证明这种创作方法的现代性,这在他付诸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原创史诗《诗章》(Cantos)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具体来说,庞德在《诗章》中使用了大量汉字。其中,最早出现的汉字是“正名”,见于《第51诗章》的结尾。接着,在《中国诗章》里出现了43个汉字,包括插页中的1个、《第52诗章》的1个、《第53诗章》的14个、《第54诗章》的1个、《第55诗章》的13个、《第56诗章》的9个、《第57诗章》的1个、《第60诗章》的2个和《第61诗章》的1个。

但是,与《钻石机诗章》和《御座诗章》里呈现的汉字相比,上述汉字的艺术效果稍显表面化。譬如,《钻石机诗章》第一章(《第85诗章》),全篇使用了104个汉字;第二章(《第86诗章》)出现了37个汉字。如果说《中国诗章》里的汉字给以英语为主的诗篇增添了异样的视觉效果,那么《钻石机诗章》和《御座诗章》的汉字则不仅改变了诗歌的视覺效果,而且还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方式。

Ling2

靈                                                                                (靈,líng)

Our dynasty came in because of a great sensibility.  (吾朝立乃灵承帝事。)

All there by the time of I Yin.伊               (一切自伊尹时代完备。伊)

All roots by the time of I Yin.                  (一切可追溯至伊尹时期。)

Galileo Indexd 1616,尹                          (伽利略被编索引1616,尹)

Wellingtons peace after Waterloo,        (滑铁卢之后的惠灵顿和平,)

Chih3

止                                                                                (止,zhǐ)

A gnomon,                                                                 (一个日晷,)

Our science is from the watching of shadows,  (我们的科学来自观日影,)

That Queen Bess translated Ovid,       (伊丽莎白女王翻译了奥维德,)

Cleopatra wrote of the currency,              (克里奥佩特拉发行货币,)

Versus who scatter old records.                       (对抗那些因循守旧。)

Ignoring the hsien form.                                   (忽视新形式的人。)

賢                                                                                         (賢)

以上案例出自《钻石机诗章》(括号内文字为中文翻译)。在该例中,汉字占据了中心位置,充当了醒目的副文本作为对诗歌主题的提示,既可观赏,又可自上而下地阅读。在此,还可以引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佐证,他曾说:“凡·高的画之所以能够‘言说,是因为在他艺术品的近旁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身处异地。”

庞德虽然没有直接呈现孔子思想,但借助儒家典籍常用的汉字字体,他至少保存了典籍的一部分魅力,让读者感受到几分儒家文本的灵韵。此外,当自上而下打量诗中汉字,会看到大号字体“靈”字,接着是汉字“伊”“尹”等。当然,读者还有其他的阅读方式,但不管从哪个方向阅读,都会感觉到“空间性阅读增加,直线性阅读减少”,因为一个个汉字摆在那里,迫使读者一边观看一边阅读。

综上不难看出,在英美诗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尤其是为其提供了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在对汉字的理解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牵强附会之处,但作为学习中国文化并将之传播到西方主流文化的使者来说,他们的确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正是这些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问世,中国文字和诗歌才得以走进西方世界,继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高博,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现代派庞德英美
被“舆论”困扰的庞麦郎一家
主持人语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的思想艺术特征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庞德子
海明威学写诗
英美常见表达
现代派绘画教堂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