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人如何治水防洪

2021-09-06王晓波

中华瑰宝 2021年9期
关键词:岷江堤防都江堰

王晓波

二零二一年进入汛期以来,中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不少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巨大威胁。由此可见,在现代,治水防洪依然是一项关系着人类生存与命运的重要事业。中国古人的治水防洪智慧或可给现代人提供借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水利者,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用水之“利”,防水之“害”。治河防洪是中国水利事业中一项最古老的内容,也是古代水利技术成就最重要的标志。

中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古人在抗御洪灾的斗争中,修建了许多著名的防洪工程,如都江堰、黄河金堤、绍兴鉴湖、余杭南湖等,至今仍发挥效用,令人钦佩。

都江堰:防洪工程的璀璨之作

余秋雨云:“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距今有2277年历史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又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干流之上,横卧于玉垒山下,绵延数公里,规模庞大,兼备灌溉、水运、行舟、漂木和防洪等功能。都江堰建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历史悠久,曾名为金堤、湔堰、湔堋、北江堋,三国蜀汉时称“都安堰”,唐代时称“楗尾堰”,北宋时称“侍郎堰”,南宋时方称“都江堰”。

说到都江堰,就不得不提起岷江。岷江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境岷山南麓的弓杠岭和郎架岭,为长江上游支流之一。古人将岷江当作长江的上源,称之为“江源”。岷江流经多雨的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加之高山积雪消融,水量丰沛,且上游坡度大,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故每年6—9月,江水猛涨,往往致使山洪暴发,人民深受其害。但是,古蜀民并未屈服于岷江“洪魔”,世代与之作斗争,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与方法,古籍上有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蜀王开明(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的传说和记载。

秦昭襄王时,蜀郡守李冰精通治水。他见岷江洪水犹如脱缰之马到处奔流,蜀中百姓饱受水患之苦,遂下决心治理岷江水害。李冰经勘测与听取民意,与其子二郎带领百姓,历时8年,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乘势利导,修建了由渠首和灌溉水系构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都江堰从开明治水时相对单一的防灾工程,转变为一个兼备航运、灌溉、防洪的综合工程,完善了成都平原的给水、排水系统。汉代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记载:“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江人郫江、检江以行舟。”雍即是阻挡,堋是指分水堤。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处在岷江的自然弯道上,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溢洪道组成,附属工程有杩槎、平水槽、金刚堤、百丈堤、人字堤等。都江堰从渠首起,对渠首枢纽和下游灌区的防洪设施作了精心安排与布置,对洪水分而治之。

鱼嘴分水堤按四六比例把岷江水流分成内外两江。内江经开凿的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用来灌溉、航运等;外江是主流,丰水期用以分洪泄水及泥砂分流,平时也可用于灌溉。鱼嘴两侧是内外金刚堤,作用是束江分水及溢流。宝瓶口自动控制内江总水量,壅水沉砂,起“节制闸”作用。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淤工程的低坝,首次运用弯道环流理论,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流通过低坝流入外江,达到削减洪量、溢洪、排砂的目的。飞沙堰下筑人字堤,也起泄洪作用。为防止附近的河槽被汛期的泥砂孵石淤高,李冰以“深淘滩、低作堰”为原则,规定每年岁修,有效地防止了淤塞。至唐代,人们又在鱼嘴上方修建百丈堤,用以引导水流和防护江岸,使都江堰水利工程更趋完善。

都江堰工程的興建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了良田。所谓“天府美自古堰来”,成都平原由“汪洋泽国”变为“天府之国”,都江堰厥功至伟。唐代时,益州(成都)与扬州并富,素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黄河金堤:战御洪水的坚固防线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被誉为“母亲河”;但黄河水少沙多,洪水易暴涨暴落,又是一条灾河、害河。几千年来,黄河溃堤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就有26次,特别是下游决口频繁,成为历朝历代黄河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

筑堤防洪是古人与洪水斗争的手段之一,在黄河沿岸筑堤防洪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西周初就建有黄河堤防。春秋中期,中原的齐、鲁、郑、宋等诸侯国为防护都城及田庐村舍,避免其被黄河洪水侵袭,在各自封地内的黄河两岸兴建防洪堤,但那时分段修建的堤防以邻为壑,不成系统,堤防线路也不合理。战国时,各诸侯国普遍修筑黄河堤防,形成相当规模。《汉书·沟洫志》记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秦至西汉,黄河堤防从局部修筑逐渐形成连贯的系统防洪工程。西汉时已有防洪石堤,黄河被制约在两岸的堤防之内。五代至北宋时,黄河防洪分流与堤防并重。明代时,黄河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防守和石工技术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因黄河堤防修得特别牢固,固若金汤,故称“黄河金堤”。西汉时,金堤指东郡、魏郡、平原郡内的黄河两岸大堤,后泛指修筑坚固的江河堤塘。黄河堤防对挡水拒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弊端:河槽被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地上河),致使黄河频繁决口与改道,这考验了古人的治水防洪能力与技术。

西汉时,黄河主河道泄流不畅,出现大改道,清河郡都尉冯逡提出开辟分洪河道的主张。西汉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主持,动用数十万民工堵决口。汉武帝还亲临堵口现场,其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背薪柴参与堵口,这就是有名的“瓠子堵口”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治黄史上的一次壮举。汉武帝作《瓠子歌》记之,并在堵口处筑“宣防宫”以表纪念。

西汉建始四年(前29年),黄河在馆陶和东郡金堤一带决口,洪水横流于兖、豫二州,淹没4郡32县,汉成帝命校尉、河堤使者王延世经办堵口,王延世采用都江堰竹笼装石堵口法,仅用36日便使决口合龙。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侍御史、河堤使者王景历时一年,率数十万民工大规模治理黄河,裁弯取直,从河南荥阳东到山东千乘海口筑建千里大堤,固定改道后的新河床,创造水门控制法,即每隔十里建一水门,调节黄河与汴河的水量,河汴分流。王景治河后,东汉至唐代800年内黄河未改道,因洪水导致的决口次数明显减少。

古人在多泥沙的黄河筑堤时,还运用了埽工技术做防护,即以薪柴(秸、苇、柳等)、土石为主体,以桩绳为联系的水工建筑物来加固堤防的险工地段,抗御水流对河岸的冲刷,防止堤岸坍塌。秦时已普遍采用茨防作为早期的埽工堵口,汉代正式开始运用埽工。北宋初年,还成立埽所,埽工正式得名,卷埽技术也较为成熟。埽工是黄河修防的主要工程措施,也是中国独特的防洪工程形式。

湖泊蓄洪:江南地区的防洪利器

利用湖泊蓄纳洪水是古人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秦汉时期,江南蓄洪工程成为南方防洪抗洪建设的突出成就,著名的分洪蓄水工程主要有绍兴鉴湖、余杭南湖,皆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

绍兴鉴湖距今有1882年历史,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也是平原丘陵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在当时为国内外所罕见。鉴湖将绍兴由“荒服之地”改造为“鱼米之乡”。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为解决海潮倒灌及防范山洪频发致河湖溢流的洪涝灾害问题,会稽太守马臻征调民工,主持修建周长358里的绍兴鉴湖(又名镜湖)。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带领民工在南部众多小湖泊的北端筑堤建斗,将分散的小湖围连成大湖蓄积洪水,并总纳山阴、会稽两县36源之水拦截入湖。

鉴湖的修建既能减轻洪水泛滥和内涝侵害程度,又可蓄水灌溉。鉴湖工程经历代增修,形成了长123里的堤防、69处水门(灌溉水门与溢洪水门)、7处闸、33座阴沟、28座堰,以及曹娥斗门、嵩口斗门、广陵斗門、新径斗门、柯山斗门、朱储斗门、瓜山斗门等设施,全面提高了防洪能力,基本消除了稽北丘陵的山洪对会稽平原的冲击与影响。

南湖是继绍兴鉴湖之后的又一个大型蓄水拦洪工程,也是太湖流域兴筑最早、规模较大的蓄洪水库,初为东苕溪洪水泛滥时形成的滞洪湖区。杭嘉湖平原东部地势低平,东苕溪河道坡陡流急,洪水严重威胁余杭城。东汉熹平二年(173年),余杭县令陈浑为滞泄洪水,调蓄山洪,以天目山麓凤凰山一片开阔地为湖床,发动10万民工,沿西南隅山脚绕向东北筑修弧形长堤,围成可蓄纳东苕溪洪水的南湖。该工程依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筑南北向隔堤,将南湖分为上、下两湖,上湖周长32里,下湖周长34里,沿溪一带还增设斗门塘堰数十处。

南湖工程主要由湖堤、龙舌嘴、五亩塍高低式溢洪道、西函等组成,运行时互相配合,能做到蓄洪、泄洪、引洪、灌溉自如。南湖蓄滞洪水既可制约东苕溪山洪对余杭城的侵害,又可减轻对杭嘉湖平原的洪涝威胁,还有蓄水灌溉之利。南湖至今已有1849年历史,仍发挥着蓄滞洪水的作用。

王晓波,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巴中市政协文史专家库专家。

猜你喜欢

岷江堤防都江堰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岷江
彩铅画《锦鲤》
梅瓶(二首)
国画《李冰垂钓图》
BONBONLAND—2017都江堰·西部音乐节将于国庆黄金周举行
浅谈水利工程堤防的防渗技术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分析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浅析
拜水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