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整本书阅读如何教

2021-09-06郭娟

文学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呐喊建议方法

郭娟

内容摘要:为了适应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提出对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邹一斌、唐中云和徐松三位老师关于《呐喊》的教学实录分析,探究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以此谈论整本书阅读“如何教”的问题。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呐喊》 方法 建议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一经提出,语文学界展开了热议。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体现了对我国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守正创新”。因此,为进一步探索整本书阅读“如何教”的问题,笔者从三位一线教师关于《呐喊》的教学实录入手以初探“整本书阅读”的端倪。

一.三位教师教学方法

笔者看了邹一斌、唐中云和徐松老师对于鲁迅《〈呐喊〉自序》的教学实录并归纳了各自的教学方法。以《〈呐喊〉自序》来消除学生对鲁迅的隔阂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下面分别来谈。

(一)邹一斌老师的教学方法。邹一斌老师首先展示了一段文字,即鲁迅《呐喊》捷克译本的序言,然后让学生从中圈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寂寞”,最后由“寂寞”一词引出鲁迅的身世以及《呐喊》的写作背景。其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文中鲁迅的人生经历,思考鲁迅寂寞的原因,包括“常人的寂寞”、“伟大的人才有的寂寞”,以及“先驱者的寂寞”三种。[1]在课程最后让学生谈启示,深入探索鲁迅的内心世界。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由译文引入,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对文章进行层层深入地挖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放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唐中云老师的教学方法。唐老师在一开始也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关键词——“梦”、“寂寞、”、“希望”、“呐喊”。[2]接着把学生分成四组——“梦之队”、“寂寞之源”、“希望之组”、“呐喊之组”。[3]接着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唐老师富有激情和啟发的导入,深深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对于鲁迅年轻时的几个梦想的深入讨论,该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让学生自由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个性的发挥。唐老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梦是怎么形成”和“梦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循序渐进,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此外,唐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章,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学生,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长此以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并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徐松老师的教学方法。徐老师以三个主问题——“鲁迅先生为何会走上文艺创作的道路?”“鲁迅创作小说的基本模式和共同特点是怎样的?”和“鲁迅为何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取名为《呐喊》?”[4]这样的话就把教学过程衔接起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体现了教师促进者、引领者、研究者的作用。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徐老师在课前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阅读作业,就是粗读《呐喊》中的所有篇目,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和人物形象;二是笔头作业,就是让学生写出在阅读中出现的疑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教师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引领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积极引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徐老师以《〈呐喊〉自序》为切入点,力求消除学生对鲁迅及其小说的隔阂和陌生,使学生通过阅读陶冶情操,使人格得以完善,使精神得以升华。第三,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研究者。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做教育研究者,积极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对问题作出回答。徐老师就是一名教育研究者,他不仅积极教学,同时还积极参与对鲁迅的研究。他认为,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对鲁迅敬而远之,主要是因为学生对鲁迅和他的作品的创作背景不了解,通过对鲁迅的研究,能够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建议

新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5]读整本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那么整本书阅读教学该如何实施呢?下面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注重“荐好书”、“知好书”以达到“求好书”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第一步应该是给学生推荐好书单,要给学生推荐经典作品、优秀文化作品。因为好的书籍能够决定阅读的成效,引导学生的发展。好的参考书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使阅读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通过参考书目,可以了解到字义,可以了解到典故,可以进一步拓展阅读的内容,达到通过一本书生活读好多书的功效。另外,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此书的进一步研究学习。同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版本的鉴别。比如哪个版本的校对比较认真,哪些版本是作者的最后修订稿,都得给他们说明,使他们遇到这些版本的时候,可以进行对比选择。通过“荐书”、“知好书”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上书,更加喜欢上阅读。从而,让学生“求好书”,对文学素养的提升和日后的个人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推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情况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整本书阅读能否持续推进。那么教师就要转变自身观念,对此重视起来。据调查,从初一到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递减的,为此教师也要担负一些责任。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高考。高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适应社会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加重要。很多学生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却不能适应,他们不能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应试教育使他们只会死记硬背,不注重学习方式方法。很多学生在大学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读过,这跟他们在中小学时期没有培养对于阅读的兴趣有很大关系。“活到老,学到老”,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很难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另外,具有较大阅读量的同学阅读素养比较高,他们在考试时思维比较活跃,更容易取得较高的分数。因此教师应看到整本书阅读的益处,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三)整本书阅读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趣带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整本书阅读内在的要求和追求目标。很多学生不喜欢读书,可能跟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很可能没有阅读兴趣。毕竟阅读是枯燥的,他不像看动画片那样有趣,那样吸引孩子。因此,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家长可以采用各种阅读方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爱上阅读。而事实是很多家庭没有意识,甚至没有条件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尤其对于留守家庭来说,因此培养阅读兴趣这个重担就落在了中学语文教师的肩膀上。教师可以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形式,如采用有趣的导入、知人论世、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一些奇闻轶事等,吸引学生兴趣。只有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走进作者,这样学生才会一步步喜欢上作者,爱上作者的作品,以此来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将整本书阅读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整本书,在学生阅读结束,教师要及时对此进行讲评,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及时地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它的出现必将对语文教学提出新要求。作为语文教育研究者我们必须要做好“领路人”、“探索人”的角色,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领学生兴趣,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将“学”致以“用”,以“用”推动“学”。

参考文献

[1]邹一斌.《呐喊自序》教学实录[J].上海鲁迅研究,2009(冬).

[2][3]唐中云.《〈呐喊〉自序》课堂实录及点评[J].语文建设,2011(6).

[4]徐松.走进《呐喊》,亲近鲁迅——《〈呐喊〉自序》教学实录及点评[J].语文建设,2012(9).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呐喊建议方法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三代人的建议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