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中孩子角色的缺失
2021-09-06毛华雪
毛华雪
内容摘要:《十日谈》以故事会形式书写了100个追求欲望和爱情、揭发教会黑暗腐烂、赞美人的智慧等主题的故事。学界解读《十日谈》的两大方向集中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思维启蒙,但在《十日谈》的角色塑造上,“孩子”角色出现了缺失,薄伽丘几乎没有描写“孩子”,将“孩子”角色的设置与物品的设置摆在了同一高度,这在表现作者创作喜好的同时展现了时代特色和民族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方对待“下一代”的思想异同。
关键词:《十日谈》 “孩子” 角色缺失
《十日谈》讲述了一百个关于智慧和爱情的故事,对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类生活进行了生动刻画,其中有73个故事描写的是男女情爱,包括炽热的恋爱和欲望的放纵。但无论是哪种恋爱形式,他们都缺少一个生理性结果——“孩子”,这里的“孩子”指的是享有爱情或放纵欲望的男女本应产生的生理性遗传产物①;并且,即使设置了孩子的角色,也并未作为关键角色刻画。而《十日谈》中“孩子”角色的缺失在学界《十日谈》相关研究中一直被忽略,没有相关信息和解释。
一.“孩子”角色的缺失的表现
《十日谈》描写的男女爱情和欲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伴侣”在婚姻外寻找爱情。如:“5-10”②彼得夫人趁彼得去朋友家吃饭将情人招来,而彼得也在婚姻外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爱情;“7-1”詹尼夫人偷找情人险些露馅。追求或维持个人爱情。如:“4-3”三姐妹与三个后生为爱情私奔;“3-9”芝莱特不断努力挽回伯爵最后成功;“10-10”圭蒂耶里夫人长期忍受来自丈夫的“考验”最终获得尊重和荣华。诱骗他人以满足个人欲望。如:“3-6”理查欺骗菲利佩洛的妻子并发生关系;“3-10”修道士鲁斯蒂科哄骗阿莉白将“魔鬼”送入“地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孱弱还是健康的男女,无论爱情持续时间长与短,或是关系正统与否,都少有“孩子”的出现甚至从未出生。如:海盗与法官的妻子、苏丹的公主与九个男子、马塞托与数名修道女等都多次产生性行为,但都没留下生理遗传的结果,这样的处理显得十分刻意。不可否认的是,《十日谈》中也有“孩子”的出现,但这种角色并非爱情的结晶,孩子的长相、心理等刻画微乎其微,也很少描写家庭的天伦之乐画面。
二.“孩子”角色的作用
《十日谈》中“孩子”角色的缺失与出现,也赋予了“孩子”独特的意义。在为数不多的描述中,“孩子”角色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情节助推工具
这一功能下,“孩子”角色主要为“成人”间的情节发展助力,起“催化剂”和中介的作用。如:“5-9”寡妇的孩子作为寡妇和费代里哥的工具人,由他对猎鹰的渴望推动寡妇深入认识费代里哥,最终促成两人的婚姻。在书中除了描写“儿子”的关键语言——向母亲索求猎鹰外,没有任何外貌、心理等描写。再如:“3-8”院长用计占有了费隆多的妻子并使其有了身孕,这時孩子的作用在于使剧情更圆满,费隆多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炼狱”中,“怀孕”为院长“释放”费隆多的情节带来契机。
2.情节构成工具
这一功能下,“孩子”已经成为人物的工具,用于完成主人公无法亲自实现的事,或是成为供主人公达成目的的线索、关键,具备可随时丢弃的特点。如:“10-10”圭蒂耶里不断地测试自己的夫人,并佯装杀死自己的儿女。此时他们的孩子就成为了圭蒂耶里测试夫人的工具,不具备任何特性。就像一匹马、一块面包,仅具有利用功能,完成目的后孩子存在与否就不重要了。再如:“3-9”伯爵夫人用孩子和其他事物(如伯爵最珍爱的戒指)让伯爵回心转意。此时的孩子和伯爵的戒指一样是促成爱情的工具,不属于爱情的结晶。同样的,“7-3”教父与教子的母亲偷情险些被发现,母亲谎称教父为孩子驱邪治病逃过了孩子父亲的怀疑,此时孩子是掩饰偷情行为的工具。
3.增加生活悲剧的元素
这一功能下,往往“孩子”会遭到不幸,但并非为表现孩子的可怜,而是为了展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悲惨处境。此时,“孩子”角色已经成为了塑造主人公形象的附属品,如:“2-6”白莉朵夫人带着孩子逃难遭到劫掠,因孩子被虏更加伤心——此时孩子的作用在于加深白莉朵夫人的悲惨程度;“5-7”绅士的女儿和奴隶有染,他们的孩子差一点被女儿父亲派去的仆人砸死——此时孩子的作用在于加深读者的紧张度和女子的绝望程度。再如“10-4”金第先生救下他的意中人并助她生子,送她回家,在这里孩子也只是为了增加结局的圆满程度。
综上,《十日谈》中“孩子”角色的缺失可以说是常态,在欲望和智慧下,“孩子”成为可有可无的因素,这与中国的文学“角色”有所不同——中国一直强调“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孩子”往往是“家庭③”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检验夫妻是否恩爱、牵制家庭、精神传承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白蛇传》中白素贞对孩子是否是“人”形的执念,《萧萧》中孩子成为了萧萧“偷情”被发现后存活的关键,《骆驼祥子》中孩子成为了祥子和虎妞婚姻的关键之一,《青衣》中的代代传承......孩子无疑是男女关系上的关键因素。
三.“孩子”角色缺失的合理性
《十日谈》中“孩子”角色的缺失并非全是作者创作时的个人偏好,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文学渊源的影响都为“孩子”角色缺失提供了合理性。此外,主题与内容的选择也会对角色设置产生影响。《十日谈》主要是为了抨击教会和提倡人性、智慧,与“孩子”角色没有太多直接联系,因此弱化“孩子”角色对故事的完整性影响不大。但不可否定得事,“孩子”角色的缺失能反映作者的思维和生活。
1.作者“出身”
首先,薄伽丘是“私生”,出身并不正统,这样的出身使他在成长过程中饱受世人的冷眼和碎语,因而“孩子并非爱情带来的幸运”的想法一直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创作。生活上,在目前的网络搜索下,薄伽丘的后代出现“空白”,可猜测薄伽丘对于孩子的态度正如《十日谈》中“孩子”角色的设置一样。创作上,“孩子”角色并未带来快乐,反而带来负担和责任。再者,薄伽丘少年时代被父亲逼着学习商业,就如一个继承商业的工具,这种“工具”角色的书写在《十日谈》中体现为孩子更多是推动情节或完成目的的工具与媒介。
2.时代背景
其次,时代背景也是重要的原因。1348年,欧洲出现黑死病,死亡变成日常。面对大灾,“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想法很容易占据思想高地。婴儿带来的不是新生的希望,反而是死亡名额的增加。因此,在《十日谈》中更加强调肉体和精神的享受。同一时期,市场经济兴起,资产阶级得以发展,政治得意的同时也在追求现实享受和金钱利益的获得。而孩子于物质享受无益,反而带来责任、耗费物质。这一结果与他们本身的追求相悖,因而在《十日谈》中,“孩子”角色被淡化,更着重于人们放纵欲望、享受生活,对女性的容貌、身材、地位进行生动描写也是出于“性”的欲望。如:“8-10”描写了很多奢侈画面和女子肉体的吸引——“丫头又从篮子里拿出了好多精雕细镂的银瓶子,瓶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香水,有玫瑰香的......丫头们把这些香水洒在他们两人身上。然后又端上来许多美酒佳点......”、“他闻到一股沉香的浓郁的香味,又看见床上按照塞浦路斯的风习,装饰着各色各样的鸟儿,墙上挂满了华丽的衣服”、“萨拉巴托这时已经给那个女人的美貌和她那一套千娇百媚的功夫迷住了。”以上描述都是基于享受生活和放纵欲望展开的。相反,“2-6”白莉朵夫人带着孩子逃难;“2-8”伯爵被诬陷带着孩子逃走,这里的孩子都是作为“负担”存在的。
3.古典文学的影响
最后是古典文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薄伽丘潜心研究古典文学,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古希腊文学对他的影响极大。古希腊文学中的“血亲杀戮”主要体现在权力的争夺、神袛的惩罚和情感的复仇上④。在此基础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非正常的、甚至带有暴力冲突,比如为了维持个人权力和统治杀掉自己的孩子、遗弃婴孩等。这与中国的“血浓于水”、将孩子作为自己的“一块肉”不断付出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古希腊人将孩子作为筹码、工具,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如美狄亚杀掉自己的孩子复仇、拉伊奥斯听信预言打算钉死俄狄浦斯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等。薄伽丘的文学创作受此影响,在“孩子”角色的塑造上体现了古希腊文学中的“血亲杀戮”:“孩子”角色要么被动缺失,要么作为推动情节的工具出现。
《十日谈》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以故事会形式歌颂了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正视人的欲望,鼓励人们遵循本能,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其中“孩子”角色的缺失作为薄伽丘文学创作中的刻意结果,反映了当时的价值观和人們对生活的选择,正确面对这个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把握文本。这样的文学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西方对待“下一代”的不同态度,中国对于“下一代”是充满期望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鲁迅所言:“青年必胜于老人。”⑤青年总带来未来的希望;而西方则更注重利益的权衡,更多关注自身的生存,“下一代”则是独立的附属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像一种契约关系。
参考文献
[1]薄伽丘.十日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06.
[2]杜玉洁.古希腊文学中的“血亲杀戮”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
[3]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8.
注 释
①不包括在文章已经出现的孩子。
②“5-10”:指《十日谈》第五天的第十个故事,后文“*-*”同理。
③家庭:除去法律意义上的家庭,未组成合法“家庭”的男女关系也暂称“家庭”。
④杜玉洁.古希腊文学中的“血亲杀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⑤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