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认识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精髓要义和丰富内涵

2021-09-06黄鹂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辩证关系新时代

[摘要]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有斗争。”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规律的必然现象。十八大以来,党从战略的高度对斗争精神的内涵与要义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改革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一定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关键词]新时代;斗争精神;核心要义;辩证关系

[作者简介]黄鹂(1986-),女,上饶市人,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政治学和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中图分类号] D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8-0053-02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要义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变革和开放,是斗争精神的必然体现,斗争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经历风吹雨打、千锤百炼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为了追逐个人名利,而是源于初心,来自使命,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境界、大格局。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強。”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如此多的磨难而屹立不倒,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一个几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近一步。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和挑战,所冒的风险也前所未有。在斗争中需要始终坚持“三个统一”,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更需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时刻警惕“斗争过时论”等潜在风险。习近平指出:“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历史曾不止一次的昭示着人们:无论是推进伟大事业,还是建设伟大工程,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不是一个平凡的过程。西方敌对势力并不会因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搞意识形态输出就放弃对中国的渗透和入侵,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斗争过时论”“斗争无用论”等不和谐的声音,要时刻警惕这些消极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讳言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现了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进取精神和战斗姿态。在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同时,还要警惕固化利益和内部腐败变质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一少部分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特殊的小团体利益,并逐渐通过体制机制的途径加以固化,长此以往,必将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本质上是利益关系调整和重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将触及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由于利益是最为敏感复杂的根源性问题,因此,向固化利益宣战必将面临不小的压力、风险和挑战。而内部腐败变质更是现代政治顽疾,一切腐败行为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格格不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的经验告诉人们,部分腐败分子极具抗拒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必须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政治决心开展反腐败工作,坚决打赢反腐攻坚战。

中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上国内外宗教极端思潮的抬头,各种境内外势力相互勾结、里应外合,“港独”“疆独”“藏独”等势力轮番上阵,对中国的主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些国内外敌对势力试图分裂国家,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加上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波助澜,使得原本就复杂敏感的国际局势更加混乱不安。“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无备。”中国必须以大无畏的气势和有理有节的原则同上述势力进行争锋相对的斗争,从而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三)在新时代大潮中彰显斗争本领和英雄本色。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生存、获发展、赢胜利,成立百年来,历经风雨,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壮大,经过千锤百炼,成为一个无坚不摧、充满强大生机活力的执政党。

发扬斗争精神不仅要看效果,更要看最终目标的实现。在新时代大潮中,广大党员既是弄潮儿,也是战斗者,更是答卷人。而人民则是这场大考的阅卷人和评判者。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国际国内形势越复杂,越要坚定理想信念,掌握斗争本领,骨头要硬、勇于出击、敢战能胜。“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矛盾和问题面前勇往直前,在危机和苦难面前挺身而出,在错误和迷茫面前勇于担责、勇于亮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二、准确把握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

(一)通过自我革命、永葆政党纯洁。自我革命,不论是在改革发展工作中,还是在治党治国治军中,都是必须要做的。为了能够永葆政党的纯洁,一定要不断发扬斗争精神,直面自己的问题,以极大的勇气战胜自己,锤炼自己,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加强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于追求真理,改正自己的错误。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坚决同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作斗争。延安时期,党开展大规模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打下了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加强在全国执政后的自身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进入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伟大的革命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继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以自我革命的气魄和胆识勇立时代潮头,生动展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新面貌、新风采。

三、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大力弘扬发展斗争精神

(一)实现伟大梦想,坚持不懈斗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面临难得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风险的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强调,“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要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丰富和發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体现了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切期望,更体现了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背景下党向广大人民群众吹响的冲锋号。

(二)树立斗争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在2019年秋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深情寄语:“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艺术,始终将斗争意识放在心里。

(三)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攻坚碰硬。习近平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抓下去。”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是斗争意志的真实写照,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秉持钢铁般的顽强意志,在敢于攻坚碰硬、针锋相对的同时,灵活把握斗争艺术、准确把握和调整斗争方式,加强团结,在斗争中争取团结、谋求合作、实现共赢。着力提升斗争质效,积极应对各种矛盾挑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只有时刻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在新时代的斗争中历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长才干、强筋骨,才能以过硬的本领、专业的素质、高超的水平诠释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才能在社会主义新长征的路上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12-19.

[4]孙增武.传承斗争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J].共产党员(河北),2019(07).

猜你喜欢

辩证关系新时代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