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在肩关节周围炎中的临床效果

2021-09-06冼佩玲麦光怀杨祥妹赖瑞明王志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肌力肩关节康复

冼佩玲 麦光怀 杨祥妹 赖瑞明 王志军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 528211

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SP)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又称五十肩、冻结肩、粘连性关节囊炎、凝肩等,是与肩关节相关联的肌肉、韧带、肌腱、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滑囊和关节囊由于长期慢性损伤所引起的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关节内外的粘连,最终而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2]。大部分好发于40~60 岁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 倍,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活动功能受限、功能障碍、肩关节疼痛,肩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逐渐丧失,随着病程的迁延,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亦会加重。而且夜间疼痛较为显著,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且显著地降低生活质量[3-4]。本研究运用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SP 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 月期间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的SP患者78例。(1)纳入标准:所有参加实验患者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 年制订的《肩关节周围炎》诊断标准[5]。①病程>2 个月肩膀疼痛或僵硬;②肩关节各活动方向中主动活动度至少受限10%以上;③依从性良好,主动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④参加研究的SP 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造血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及功能不全的患者;②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肩关节脱位,骨质破坏:肿瘤、结核等;③具有局部皮肤溃疡部位、胆石症、红斑狼疮;④依从性差,严重意识、认知、情绪、听力等障碍,具有精神病史及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两组,每组39 例。由表1 可见,两组SP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灸与按摩)及护理方法。(1)针灸方法:患者取卧位,选取患侧肩贞、肩髃、肩髎、曲池穴位,垂直进针。捻转得气后,将长约2 cm的艾条放置于针柄处,然后点燃,每次持续25~35 min,1 次/d,连续治疗6 d,让患者再休息1 d,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2)穴位按摩: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立于患侧,力度以患者能承受或有明显酸胀感为度,对患者采用按揉、点压的方法按摩阿是穴(3 min 以上)、肩髃、肩髎、肩井、曲池、合谷各1 min 以上,达到温热感为佳;25~35 min/次,1 次/d,共治疗4周。同时接受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给予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措施。(1)等速肌力训练。根据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相关标准给予康复训练,按照仪器标准操作设置肩关节屈/伸、水平内收/外展训练[6]。对患者患侧肩关节肌肉力量和上肢运动功能等速肌肉训练,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分别采用60 °/s、120 °/s、180 °/s 3 种角速度向心等速训练方案,持续30 min,设置程序为等速向心收缩,各进行10组,组间休息1 min;两次训练间隔不宜超过肌肉超量恢复期,1 次/d,5次/周,共4周。(2)综合护理干预方法。①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认真的询问与沟通,了解患者家庭、社会关系及有关病情方面等情况,调节患者心理情绪,缓解疲劳感,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科学合理认真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制订个性化应对策略实施心理干预。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提供延续性健康教育,组织治疗成功的患者说明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取得的康复经验,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且积极配合康复。让患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幽默故事、看电视、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撑等方式彻底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功能锻炼:在功能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在旁给予言语鼓励,增加信心。旋肩环绕法:患者双手叉腰,进行舒缓的自然呼吸,双肩做向前、向后旋转运动,同时加强拮抗肌、主动肌的主动训练,患侧肩关节各方位给予弧度由小到大最大限度的旋转,每个方向各做15~25 次。抬肩内收法:患者用健侧手握住患侧肘后,抬平患肢肩部,舒缓自然的吸气,且慢慢地向健侧牵拉内收患肢,可增加拮抗肌、主动肌间协调性,提高关节稳定性,自然的呼气,归位,持续做15~25 次。后背牵拉法:患者两手后背,用健侧手控制好患侧手腕,舒缓自然的吸气,健侧手用力将患肢最大程度的向后、向上牵拉至最大高度,患者通过肩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着重加强肩周部肌肉力量,改善呼吸肌的力量,自然的呼气,归位,持续做15~25 次。爬墙压胸法:指导患者进行面对墙站立,两脚与肩同宽,足尖距墙约25~30 cm,舒缓自然呼吸,双手扶墙向上作爬墙运动,在患肢上举至最大程度位置时,让患者的胸部贴近墙面,同时患肢手指尖在墙面作标记划线,当下一次锻炼时逐渐地超过该标记位置,持续做15~25 次。双手拉轮法:让患者在墙上或树上安装1 个滑轮、1 条绳子,在绳两端各系1 根小木棍,患者的两手分别握住木棍,患肢后背置身后,自然的吸气,用健肢最大程度的将患肢向上拉动,自然的呼气,归位,持续做15~25 次。以上各个活动每天早晚各1 遍,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加大活动量,且持之以恒,争取早日康复。如图1 所示,等速肌力训练包括加速阶段、保持设定角速度的匀速阶段、结束训练的减速阶段。

图1 理想的等速肌力训练速度曲线

1.3 观察指标(1)肩部疼痛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给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让患者在纸上面划横线(10 cm),横线左端为0 cm,则表示无痛;右端为10 cm,则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从轻到严重的疼痛。患者按照自己的疼痛程度在横线上划一记号,用以说明自己疼痛的程度[7]。(2)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判断标准:测量的姿势体位为坐位,让患者在无痛范围内做被动活动,对肩关节前屈、外展、外转、内转、后伸5 个运动方向弧度认真地进行测量[8]。(3)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判断标准:共有10个条目,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ADL 越好[9]。(4)由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发放测评量表让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指导4 项指标判断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 分,每项25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89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23.0 计算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VA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VAS 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均P<0.000 1),而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 1),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VAS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2.2 两组干预前后ROM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ROM 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均P<0.000 1),而观察组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0 1),详见表3。

表3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前后ROM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前后ROM评分比较(分,)

注: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ROM为关节活动度

2.3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ADL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00 1),观察组ROM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1),见表4。

表4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注: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ADL为日常生活能力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 6,P=0.013 1),见表5。

表5 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SP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中老年慢性损伤性疾病,肩关节活动频繁,幅度较大,范围较广,因常与感受风寒湿邪有关,又称之为肩痹、肩凝、漏肩风,临床症状为肩部疼痛(开始为阵发性隐痛,以后逐渐加重)、静止痛,昼轻夜重,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运动范围减小与肩部肌肉萎缩。SP 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导致患者风寒湿邪侵袭,大部分见于体力劳动者。倘若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与综合护理,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且引起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继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SP病程久、恢复慢,导致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患者将会出现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心理,延长了康复时间。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致使三角肌、冈上肌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10-12]。西医治疗主要是缓解患肢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但会发生一些风险及不良反应,手术存在肱骨或关节盂骨折、包膜撕裂的风险,而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也会发生不良反应[13]。对SP 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地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显著降低疼痛程度,从而有效地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肌肉训练依据肌肉收缩的形态分为等长、等张与等速训练。等速肌力训练又称为调节抗阻运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是一款经济实惠的康复训练设备,等速肌力训练设备是运用特殊的阻力设计,是指运动过程中肌纤维收缩导致肌肉张力增加但运动速度(角速度)恒定不变的训练方式。功能障碍较重者可降低运动难度,即使肌力较弱亦能完成训练,增强患者信心。可以按照极大力或极小力对患者实施的各种抗阻训练,且为双向等速运动,可根据恒定的角速度和顺应性变化阻力这两大特征对肌肉进行测试和训练,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训练效果。等速肌力训练指关节运动过程中,让患者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均可承受最大负荷的运动模式,在肌力测试和训练上具有客观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让患者的肌肉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14]。通过这样的等速运动可以明显的最大程度的减轻因使用重量块进行的重力训练所导致的加速度与减速度的运动伤害,可以让关节活动的每个瞬间、每个角度都能承受相应阻力。等速肌力训练有别于传统的等长、等张训练,本体感觉增加,其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是首要目标,肌力训练有助于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纠正错误运动模式。等速肌力训练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多重运动速度的优点,并能够立即反馈和客观记录运动训练的各项数据,在运动科学与康复医学界已成为最佳肌力康复训练方式之一,而这些数据对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15]。

针灸、穴位按摩是中医传统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及扶伤止痛等功效。针灸能够容易引发神经电活动,以社会、生理和心理等为基础,可快速镇痛,主要在于经络阴阳互补、神经交叉反射开展相应治疗,能够有效地加快肩部血液循环的速度,依靠人体信息联合针刺手段,刺激脊髓和大脑镇痛系统,且显著的释放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能对肩周炎症状的改善起积极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13]。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力学作用,直接松弛肩周肌肉,刺激周围神经,疏经利节,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显著的加快局部供血循环恢复,激发患者的自身防卫系统,起到自我调节、恢复的作用,同时能够明显地解除肌肉痉挛与粘连,从而取得降低了疼痛和滑利关节的功效。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人性化的临床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实施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为一体,可以显著地让患者获得连续、全面的个性化优质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SP 患者好发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此年龄段的患者上有老下有小,各方面心理压力较大,心身负担较重,发生忧郁、焦虑的程度较高,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SP 患者康复治疗恢复的快慢与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水平密切相关,患者常会顾及病后肩关节活动功能能否恢复到正常程度,对自己的健康疑虑重重,是否会留下残疾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积极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积极性,坚信自己能够治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功能锻炼能通过肩臂部肌群和上肢肌肉运动,促进脑内亮腓太和5-羟色胺释放,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不断地改善肌肉关节的营养代谢,显著地提高肩部功能,起到镇痛、软组织恢复力学结构等效果,增强患者的关节适应能力,有效地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16]。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VAS 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ROM 评分、ADL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00 1);而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 评分、ADL 评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SP,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肌力肩关节康复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