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1-09-06刘云美柴体真张国京

云南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感病晚疫病病株

刘云美,柴体真,张国京

(师宗县雄壁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师宗 655701)

近年来,雄壁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由于种薯对晚疫病的抗病性不断退化,加之品种更新慢,农户种植水平低下,管理粗放,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及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1 症 状

马铃薯晚疫病在叶、叶柄、茎及块茎上均可发生。在田间识别晚疫病,主要看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生出一圈白色稀疏的霉状物,叶背尤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致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茎部受害,初呈稍凹陷的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产生白霉。

薯块受害时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规则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病薯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往往被其它病菌侵染而软腐。薯块在田间、仓库发病,也可以在田间被侵染而入库后大批腐烂。

2 传播途径和循环侵染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感病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以菌丝在贮藏块茎和废弃块茎内越冬,如果种植感病的种薯,多数种薯失去发芽能力或在出芽前腐烂。感病轻的种薯可以长出病株,称为中心病株。播种感病种薯后病菌随幼苗生长侵入块茎,块茎或病芽上所形成的孢子囊借空气、风、雨传播后再侵染。遇到空气湿度连续75%以上,气温10 ℃以上条件时,植株开始发病,形成中心病株,再扩大传播。降雨时又把病菌孢子带到块茎,使块茎感病,或在收获时块茎表皮被擦伤,土壤和茎叶上的病菌孢子趁机侵入块茎,这样循环往返,不断传播。

3 发生和流行条件

3.1 气候条件

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流行病害,虽然带菌种薯和中心病株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但气候则是其流行的决定因素。当气候条件适宜时,病害可迅速爆发,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最多不到半个月。

晚疫病发生要求高湿、凉爽的气候环境。病菌孢囊梗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湿度90%以上,适温时多直接萌发,萌发及侵染均需要水滴,因此,雨水或湿度是影响其流行的关键因素。在雄壁镇,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大部分在半山区和高寒山区,这些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大部分处于气候温凉、长期阴雨绵绵、多雾、多露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2 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对晚疫病抗性差异很大,流行程度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强弱。病菌在感病品种上产生孢子囊数量大,发展、传播快,易暴发成灾。寄主在田间以芽期最易感病,后期抗病力逐渐增加。到现蕾期抗病力又下降,开花期感病最重,病害流行多从开花期开始。

3.3 带菌种薯

带菌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薯播到地里后,病菌借助土壤水分在土壤中扩散传播给其他植株,也可以通过耕作,雨水侵染其他植株,形成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对附近植株再侵染,逐渐形成发病中心,然后向四周扩散。病株上的孢子囊落至地面随水进人土壤中,侵染块茎,使薯块染病。

3.4 连 作

连作使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次年继续侵染马铃薯,病害发生明显加重,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3.5 秸秆还田,滞留病薯

当地农户习惯将马铃薯秸秆未经任何处理就地埋入田块,收获时又随意将病薯、烂薯滞留田中,为土壤内菌源的积累以及次年的初侵染提供了条件。

3.6 栽培管理不当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不合理、偏施氮肥等,造成植株徒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害发生;整地质量差、中耕培土不及时、草荒严重等使植株生长衰弱,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4. 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多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

4.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为此,品种推广应用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同一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多栽培抗病品种,逐渐淘汰感病品种。

4.2 培植无病种薯田,消灭初侵染源

建立种薯基地,培植无病种薯,切断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来源。在马铃薯入库、出库、播前应严格精选,彻底剔除病薯,选择健康种薯种植。

4.3 种薯消毒

切块时发现病薯,将切刀用50%甲醛或5%来苏尔溶液浸泡消毒,切好的种薯用草木灰进行处理;若有条件,最好用整薯作种薯,减少病染机会。

4.4 及时拔除销毁中心病株

中心病株的出现是病害流行的前兆。在适宜发病的温湿条件下,中心病株出现后,经过10~14 d即可扩展至全田发病。为此,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集中销毁,并在距中心病株30~50 m处进行喷药防治,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4.5 药剂防治

选用目前效果较好的68.75% 银法利SC + 70%安泰生WP,亩用量75 mL + 75 g对水50 kg;或68.75%银法利SC亩用量75 mL + 58% 甲霜灵·锰锌100 g对水50 kg叶面喷雾,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4.6 改进栽培措施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腐殖土种植马铃薯,增施钾肥提高抗病性;精细整地、合理轮作、布局品种;选用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品质好的品种,并逐渐淘汰感病品种;做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推广高墒垄作技术,搞好中耕培土,田间排水,以降低土壤湿度;收获时,将烂薯、病薯、病株带出田块并统一集中销毁处理。

马铃薯标准化种植

猜你喜欢

感病晚疫病病株
白粉病对葡萄叶片光谱反射特征及叶片生理的影响*
柑桔黄龙病株分布边缘效应的量化分析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烤烟感病苗与健康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美国西瓜种质资源对白粉病 生理小种2WF的抗性筛选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