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伴配合技术在标准舞中的重要性

2021-09-06许莉苑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许莉苑

摘要:在双人配合舞蹈项目中,舞伴之间的配合技术尤为重要,是完成各项专业技术动作的基础,经过舞伴之间的完美配合来完成比赛是体育舞蹈项目的最大特点。双人配合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舞伴之间的完美配合体现了舞蹈技术水平、舞蹈的美感以及追求艺术的境界,是艺术修养成熟的标志。舞伴之间的配合要达到一致、“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整体,并在不同风格的舞蹈音乐中不断展示,需要很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提出配合能力需从舞伴的情感交流、双人动作的引导与跟随、专业技术三方面着手训练,为标准舞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舞伴间;配合技术;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2021)12-121-02

1前言

随着国外标准舞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标准舞项目要想跟上国外发展的步伐,就要想办法在运动员选材和培养上下足功夫。如赵明在《标准舞动作的乐感、流畅、默契和品质》中提出,如何更好地展示标准舞的技术运用与艺术表现,必须从以下四个观点出发:即艺术的表现力、动作的流畅性、舞伴间的默契性和舞蹈动作的完成度。舞伴间的双方配合一直都是标准舞十分重视的技术之一,是完成各种舞蹈技巧动作的基础,没有默契良好的舞伴之间的配合技术,就无法将舞蹈动作、技术、音乐、风格完整地呈现出来,因此对标准舞舞伴配合技术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锦标赛标准舞A组前六选手,体育舞蹈锦标赛标准舞职业组前六选手。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舞伴配合技术在标准舞中的重要性”为主题进行检索,通过研究这些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2.2录像分析法

观看有关标准舞比赛的视频,观察分析标准舞选手舞伴间的配合。

2.2.3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标准舞的专业教师和专家进行访谈,虚心听取宝贵意见。

3研究内容

3.1标准舞舞伴应具备的配合技术

舞蹈是两个人的艺术,是双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是舞者体现艺术美感的主要环节,是追求艺术境界、艺术修养逐渐成熟到成功的重要标志。它的美学理念是:所有相同的动作两个人舞动起来像一个整体,在舞蹈旋律中连续摆动或移动。要做到合作完美,自然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运行周期也很长,但就像其他艺术一样,总是有规则可循的。舞伴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良好扎实的基本功底,外在条件相匹配,舒服的身体贴位,腿部配合要虚实相依,脚下配合要注重技巧。以上五个方面的配合,是从形体的角度来讲的,偏重技术的分析。其实,双方的配合还有更重要的情感因素,即双方审美情趣要一致、双方心灵感应要相通、双方身体因素多体谅、双方性格特点多尊重等。此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配合,即双方相通的心灵感应与音乐思想感情的完美融合。

3.2舞伴配合技术在标准舞中的重要性

3.2.1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

标准舞舞伴之间需要磨合两道关一是专业舞蹈技术关,一是感觉关。国际标准舞在技术方面有非常明确的技术规范要求,舞伴双方要想展现出完美的合作,技术这道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卡。在练习的过程中,舞伴之间经常会因为舞蹈动作产生分歧,导致吵架闹矛盾,这些往往都是因技术问题而引发。这时就需要双方相互理解,慢慢磨合,并通过老师的指导,在规范的技术练习下磨炼。跳舞要找感觉,当技术基本通过后就是找感觉了。什么是舞蹈的感觉?它是一个抽象的、没有定义的,在每一位舞者的精神世界,感觉是对事物、对音乐、对动作的心灵感丽。像国标舞这种双人配合完成的舞蹈,要想将舞蹈技术、舞蹈感觉展现得完美,不仅需要双人同心,还需要协力。对舞者而言,舞蹈感觉是一种艺术享受,对欣赏的观众而言,舞蹈感觉是一种美感的展现。舞伴之间如果跳出了这种感觉,那么他们的舞蹈也是质的变化,标准舞的艺术魅力才能开始绽放光彩。

3.2.2增强艺术表现力

优秀的专业舞蹈选手,不只是单一地通过标准专业的技术舞蹈动作来展现自己,而是在基础标准的技术动作上添上自己的思想以及对动作的理解和表达,它可以在很细微的细节进行对动作的处理,来表达对舞蹈内容的感知与理解。舞伴之间的配合,就是把自己舞蹈专业的能力发挥出来,来获取优异的比赛成绩。同时,竞技比赛的乐趣就是带给观众未知的观赏性。在竞赛过程中,优秀的选手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艺术表现力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赛场上,如何在同场竞技的选手们中脱颖而出,可以通过表现力来检验。艺术表现力是一种吸引观众的美,是一种对舞蹈境界的表达与展现。可以发现,一个表现力强的选手,在赛场上他是非常自信且有魅力的。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影响我国标准舞选手表现力的因素,并从标准舞基础技术的培养、舞伴之间的配合、提高标准舞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3.2.3提升舞蹈的流畅性

在舞蹈竞技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就是流畅性,利用肢体语言,即舞蹈动作语言连串地把最佳的空间位置和动作展现出来,如行云流水。

3.2.4保障舞蹈的整体性

两个人的舞蹈,通过语言、动作、手势、表情等各种方式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情感。如探戈气宇轩昂、表現戏剧化的情感,在舞蹈中两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提高表现力,使舞蹈更具感染力。

3.3提升舞伴配合技术的训练方法

通过分析标准舞舞伴间配合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七个因子归类:专项技能因素、身体素质因素、智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情感因素、艺术修养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在标准舞舞伴间的配合技术中,这七个因子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可以促进标准舞舞伴间配合技术的完成和展现。

专项技术因素在标准舞舞伴间配合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因素是完成标准舞中各项技术动作的基础,是决定舞伴间配合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身体素质与形态因素在标准舞舞伴间配合技术中同样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舞伴间配合技术的保障与前提,舞伴双方的身高、身形比例是标准舞外在表现的先决条件。智力因素是舞者个体智力和能力的具体表现,是舞者在规范舞蹈中学习、理解和总结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保证。心理素质是标准舞选手在竞技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是选手掌握专业技术因素的核心。情感因素是规范舞蹈中舞伴间合作技术中传递、沟通和表现的重要方式,是舞伴间默契沟通和音乐情感表现的基础。完成舞蹈动作,向观众和评委呈现优美的舞蹈姿态。规范舞蹈中,艺术修养因素是理解音乐节奏和舞蹈内涵的关键。标准舞是运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育项目,是一种男女步行运动比赛。良好的艺术修养是了解个人舞蹈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关键。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场地限制、舞者之间的学习氛围、对场地的适应程度、评委在比赛场地的评判结果等,也是影响国标舞舞伴之间合作技术的因素之一。

但在赛场上,会有很多外在因素干扰舞伴间的配合,因此在标准舞舞伴间配合技术中扎实的专项技术能力是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障,完善的智能是关键,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前提,稳定的情感交流和高尚的艺术修养是展现的升华,这几种因素会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场上的发挥。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专业技术训练

首先双方都要有较高的基本功与技术水平,舞伴之间的技术水平不能悬差太多,否则会直接影响双方的配合与比赛成绩。舞伴之间水平旗鼓相当,在舞蹈磨合会很快,不仅能提高双方的舞蹈水平,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舞蹈技术。在日常技术训练中可以练习以下方法:对于华尔兹,可以进行气息训练;对探戈舞种,进行中段引带训练和气息训练。

4.2双人动作配合训练

舞蹈是抽象化的,没有对错之分,相同的舞蹈动作,每个舞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感觉。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双方意见不合、动作协调不了的情况时,舞伴双方不必非要纠结在这一个动作上而产生更大的矛盾和争吵。比如在华尔兹双峰点地动作中,很多问题都出在哪一个节拍上女生打开头,头位是要快速还是缓慢,这类问题经常导致双方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吵。其实头位快速打开还是缓慢打开这两种处理动作的方式都没有问题,只是舞伴双方对音乐节奏的处理而产生的意见分歧,只要双方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这类争吵就会减少很多。

4.3舞伴间交流沟通

国内大部分年轻的舞者们,都存在舞伴间情感的交流問题,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产生争吵时,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情绪,双方间的争吵与不妥协,导致耽误了舞蹈练习,更严重的还会拆伴,影响舞蹈技术的进步。所以,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不仅要从专业技术上对舞者进行指导,还要注重每一对舞伴间的情感交流。具有良好情感交流的舞伴,他们的舞蹈配合才会更出色。此外,教练员还要从生活中了解运动员的情感,恰当地处理好舞伴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引导选手,必要时可做出适当的警告。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如果舞伴双方的性格、脾气具有较高的互补性,相处和谐融洽,那么舞蹈的磨合与提升也会很快。因为人的性格与气质的

相似度可以影响很多外在因素。如果舞伴双方缺少良好的沟通,可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去改善,和谐的舞伴关系会直接影响双方专业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

5.2建议

舞伴双方的尊重非常重要,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以及相互理解和认可是提高舞蹈水平的重要一环。交流与沟通是舞伴之间的关键,同时也需要双方的宽容与忍耐,可通过相关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促进舞伴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赵明.摩登舞动作的乐感、流畅、默契和品质[Z].中国艺术报.2012(02).

[2]周晨.摩登舞技术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08).

[3]于靖,韩雪.论舞伴关系的稳定对体育舞蹈竞赛成绩的影响[J].经济与文化. 2012(2).

[4]刘光红.体育舞蹈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刘伟校.体育舞蹈选手舞伴之间配合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149-150.

[6]王少华.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7]聂应军,马园艳.高校体育舞蹈舞伴间配合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3):42-43.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