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政策的中学家校体育合作发展路径探讨

2021-09-06丰士凯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

丰士凯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要求,一方面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给予了重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给予了重视。为了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中学生健康成长,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在“双减”政策下,中学生课余时间增多,能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双减”政策下,中学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合作,通过家校体育合作发展,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本文对“双减”政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家校体育合作的必要性,并对家校体育合作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为家校体育合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体育;合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2021)12-115-02

国家在202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使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与参加校外培训的负担减轻。通过落实“双减”政策,一方面有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行培养,这就需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是对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对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中学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中学的整个教学体系中,体育教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学体育教育不仅能对中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进行培养,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培养中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但只依赖中学学校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推动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单力薄。出台双减政策后,中学生减少了课业作业负担,课余时间更多,基于此,在课余时间内可以参加体育运动,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有机配合,使中学生全面发展。

1“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的必然结果。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全面构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提高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双减”政策,其核心任务是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使教育高水平发展得到保证。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在全球的规模是最大的,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受到了制约,通过“双减”政策的实施,使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减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科学教育生态的构建和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小学生的课外培训时间减少,将快乐成长的时间归还给中小学生,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基于“双减”政策下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双减”政策下,深入拓展家庭体育教育功能要求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中学校园是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然而并不是唯一的场所。家庭体育资源需要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实现中学的整体体育目标得到保障。2018年,教育科学大会强调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的“四位一体”教学目标,即中学生可以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中学生的意志进行锤炼。由此为中学体育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一是中学开展体育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尽管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但借助运动干预能改善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我国体教融合的实施,对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进行鼓励,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从而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中学体育可以实现和家庭体育合作发展,使中学体育“家校共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能显著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二是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有助于中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中学生享受运动乐趣是以掌握运动技能为前提的,中学体育课教学可以对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进行培养,而通过课外体育则可以让他们对体育运动技能进行复习和巩固。家庭体育有助于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增多,通过对家庭体育资源、中学体育资源的深入整合,对“中学——家庭”体育合作发展的模式进行构建,使中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运动技能,并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第二,基于“双减”政策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离不开家校体育合作发展的支持。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是中学教育拓展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成果。在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过程中,学校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然而作为中学生成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小,心理还不成熟,对家庭有较高的依赖性,因此,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调动家庭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有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与学校一起合作进行干预,借助信息的双向交互,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体育教育的開展受到了家庭体育教育的直接影响,基于此,通过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激发家长对中学开展体育教育的支持,使家庭积极参与中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现阶段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体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体育课同样会布置课外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体育的作用更加突出。基于教育改革层面,体育教学一方面要将健康知识、运动技能等传授给中学生,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专项运动。此外,学校体育教学开展后,还要借助课后体育练习,使中学生熟练掌握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等。通过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家长也能充分认识到家庭体育的重要性,从而通过家校体育合作推动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3基于“双减”政策下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的路径

第一,积极贯彻双减政策的实施,确保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能落到实处。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却缺乏对体育的重视,从而导致家校体育的合作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传统的“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重视智力教育,轻视体育的问题突出。学生在题海中缺乏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放学后,作业量非常大,占用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此外,在周末、寒暑假甚至是平时晚上放学后,学生需要参加各种学科培训班,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而且大部分家长面临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大,在指导和监督孩子的家庭作业时精力有限,更不可能对孩子参加的体育活动进行辅导,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学体育的家校合作发展。基于此,为了妥善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推动体育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限制文化课辅导,积极推动体育辅导。国家颁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认为,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没有遵从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培训以“应试”为导向,导致学生学习负担沉重,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使教育生态遭到了破坏。为了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国家也制订了规范校外培训的管理条例,与此同时,国家出台政策,也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了规定。通过“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实,减轻了青少年学生的作业负担,使他们能有精力和时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从而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使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中学家校体育合作发展也有了政策依据。

第二,积极转变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把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单一作战”转变为“家校合作”。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主要依赖学校教学,全部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均是以学校为基础,家庭缺乏参与,造成中学开展体育教育存在着“单一作战”的局面。事实上,其根源在于人们缺乏健康意识,同时对体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发展学校体育不应单纯地依赖学校体育,通过家校合作,实现多方联动,共同推动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已逐渐成为趋势。传统的家校合作在深度与广度上不够。现阶段,伴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学开展体育存在缺乏体育师资、体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双减”政策下,体育与健康课要“开好、开足”,这就需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使家庭积极参与学校体育的教学与活动中,拓展家校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的责任要明确,从而实现家校合作的常态化、规范化以及深度化。一方面,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开展要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中学对家庭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要给予积极的引导,鼓励并支持中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中學体育家校合作开展要充分发挥家庭的辅助作用,家长的观念要积极转变,对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给予鼓励,尽可能陪同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督促中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爱好体育的家长以及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家长,可以为学校课后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解决学校课后体育缺乏师资的问题。通过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打破了中学学校体育“单一作战”的局面,实现了家庭与学校的联动,也构建了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的新生态。

第三,加快体育场地的设施建设,为中学体育家校合作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学家校体育合作发展需要物质保障,但现阶段我国体育资源欠缺,为了解决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就要共享学校场地、器材等体育资源。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家庭的房间面积有限,在房间中安装健身器材肯定不现实。此外,大部分家庭可以购买跳绳、篮球、羽毛球等简单的体育器侨,但对于专业的体育器材来说,花费太高,大部分家庭的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相比之下,学校拥有充足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侨,家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比如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尤其是周末、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开放运动场地。而且中学家校体育合作发展中的共享体育资源,不仅要对体育场地、器材等资源进行共享,同时还要对体育人才进行共享。中学体育教师作为专业的体育人才,接受过系统的培训,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讲解与沟通能力较强,所以在家校体育合作发展中可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体育资源的共享,能使学校的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家校体育合作发展提供保障。

4结束语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可切实减少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中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学习主要来源于学校,但他们的在校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只依赖学校体育并不能真正实现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家庭的配合。通过家校体育合作发展,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中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环境,促进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从而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饶春彬.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家校体育合作研究[J].智力.2021(19):13-14.

[2]卢文嘉,史曙生,刘哲.家校体育互动模式的逻辑学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9):27-28.

[3]邵伟德,王倩.“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思考[J].体育教学.2021(11):14-15.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