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1-09-06凌玮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性课程思政

凌玮

摘要: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采用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促进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同向而行,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根本内涵,同时也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将探讨和研究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缺乏准确定位、体育教师思政意识欠缺、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制订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性;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807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3031)13-018-03

健康的体魄是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基石,这就需要高职体育教师能加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渗透,传授学生标准的技巧,调动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规则、创新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体育教学的融合现状来看,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在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及流程中很少体现思政元素,导致课程思政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促进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全面融合,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展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职能,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1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

1.1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自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来,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将专业学科建设与思政教育相协同,发挥相互促进作用,这给高职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以往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巧,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使高职体育教学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能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明显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增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1.2彰显体育课程人文性的必然选择

体育锻炼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效果,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极为必要的。通过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督促学生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制订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将体育锻炼纳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保证每天锻炼时间的充足,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必然会得到改善。同时,体育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和流程,各个环节都要紧密融入思政元素,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从体育教学中收获快乐,找到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不仅有利于彰显体育课程的人文性,而且对学生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人才培养更具成效[1]。

1.3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传统体育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重复地做技术动作十分枯燥,学生将其视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自主锻炼的热情不高,课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高职体育教学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而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可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制订个性化的体育训练计划,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强健体魄,增强对多种职业病的抵御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享受健康生活,同时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也会发生根本转变。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多种组织形式,塑造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虽然教育部门多次强调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院校专业学科建设的协同推进,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的影响,不同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呈现出了明显差距,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普遍不够紧密,严重制约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目前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效果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教学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重视专业学科、轻视体育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通病,这种错误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体育教师改革和创新的热情,教师墨守成规,不愿意实施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请假或敷衍完成技术动作。按照常理来说,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打破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一大途径,然而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体现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锤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渗透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态度。体育课程逐渐被边缘化,高职学生只在体育课上参加运动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可谓任重而道远。

2.2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欠缺

课程思政理念能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对比有重大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后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思政理论培训,尚未认识到课程思政理念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思政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能力较低,不利于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和模式的革新,对高职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极度缺失。有些体育教师很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只是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却没有抓住思政教育的契机渗透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导致高职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脱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2.3缺少思政资源的深度挖掘

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而大多数高职体育教师挖掘和利用思政资源的能力不强,体育课上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技巧,既没有体现出新时期体育教学的特色功能,还缺少体育精神、竞争意识、协作理论的融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设置有大量的竞技体育项目,倘若忽略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不能充分利用好思政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对于从小就是家庭中心的学生来说,极有可能在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陷入自我怀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被打消;或过于看重成败得失,为此不惜在比赛过程中违反规则,这会扰乱体育教学秩序,导致学生群体的和谐性遭到破坏,对高职体育教学的长效开展极为不利。

2.4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固化

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所用模式及教学流程比较固定,学习运动技巧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核,这使得学生的思维日渐僵化,体育锻炼动机难以被激发出来,对体育课毫无期待。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大致包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示范运动技巧、学生自由练习、教师监督评估几个环节,通常情况下每学期学习2~3 个运动项目,视体育运动项目的难易程度安排课时。如今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吸引学生参与,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够准确,兴趣爱好得不到发扬,对体育教育产生了错误认识,制约了高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健全人生观的塑造。而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依托改革教学模式,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亟待加以践行。

2.5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是根据本学期体育运动项目的教授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每完成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任务会组织一次考核,检验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但评价体系中缺少对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平时表现及价值观念等评价指标,无法反映出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效果,致使课程思政理念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教学改革进度迟缓,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另外,考核评价指标不完善还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误导,学生将过多精力放在运动技巧的训练上,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漠不关心,身心发展不均衡,给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体育教学的融合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在课程思政这一大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体育教学的融合渗透深受各方关注。为了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理念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确保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巩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阵地地位,下面将提出几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3.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体育教学阵地

充分肯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育运动训练,借此机会渗透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将体育课堂打造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成长道路上的各类挑战。理论知识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有较高价值,以篮球教学为例,可以播放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视频,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篮球规则以及我国男篮队伍中各个队员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篮球是一个合作型的运动项目,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应保持密切沟通,获悉学生的想法,以此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需求,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实现高职体育教学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利用新媒体平台实施线上教学,在互联网上找寻思政资源,与体育理论及技术动作进行整合,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深化学生对坚持体育锻炼的认识,强化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组建体育类社团,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将兴趣爱好一致的学生集合起来,相互鼓励,互帮互助,更易于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锻炼会成为学生的终身活动,使学生终身受益[2]。

3.2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鉴于体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不容小觑,高职院校要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予以常态化,引领体育教师分析国内外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传授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促使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高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包括:

一是体育教师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在课余时间充实自我,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知之甚详,能将体育健康知识与思政元素紧密融合到一起,运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活力,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元素,塑造学生科学的体育精神与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二是体育教师要加强自我约束,以身作则,向大学生展示自己对教育岗位的热爱及对育人责任的重视,用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实施针对性的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想防线。体育教师凭借高超的专业素养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将会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助推教学改革的大跨步前进。三是运用“三全育人”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找到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制订长期的体育锻炼计划,并定期进行反思,不断优化体育訓练的内容和形式,保持对体育锻炼的无限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应对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3]。

3.3准确定位高职体育教学目标

确立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目标,会指引教学改革走上正确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教学改革成效。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对高职体育教学造成了巨大冲击,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明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密切联系,针对新时期各行各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实施探索和研究,完善高职体育教学体系,对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职责进行合理分配,促使体育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的话语就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清晰且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塑造也有积极影响。

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涵盖有:塑造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终身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探究、进取、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力,促使学生迎难而上,不被一时的困难所打倒,加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例如,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团队合作项目,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展示自我,与队员交流合作,制订科学的战术。让学生从中深刻领略到集体力量的强大,进而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并融入集体中,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不断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技术水平[4]。

3.4优化体育教学组织模式

要想全面增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效果,教学组织模式的优化势在必行,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思政教育也会更具亲和力,得到广大学生的高度认同。在确立所用教学模式之前,要先对教学内容予以明确,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性格、爱好、需求,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心理。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的融合,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准确认识,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5]。

比如,针对运动员违规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展开讨论,学生可以讲述他们知道的各个国家有哪些运动员曾经在比赛前服用过兴奋剂及其受到的处罚,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由此引入规则纪律观念,向学生普及法律法规和体育竞赛规则,提醒学生无论何时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其他对手,不能报以侥幸心理。用不正当手段赢取比赛胜利,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尽情感受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学生在步入职场以后也会时刻谨记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严谨地对待岗位工作,不会违法操作、滥用职权,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利益也能得到有力维护[6]。

3.5构建网上思政教育平台

信息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进一步推动高职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度融合,构建网上思政教育平台,利用多种交流工具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将得到贯彻落实。体育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思政资源,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由观看。如我国运动员参与奥运会比赛的视频及颁奖典礼盛况,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为国争光的意识。无论学生日后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都会不忘初心,希望凭借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带动行业进步,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拉近彼此距离,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体育教师很难对所有学生的兴趣和喜好进行全面了解,教学方案的制订比较盲目。对于这类问题,应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课下,利用网络社交软件与学生沟通,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可以从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动态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QQ、微信、微博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引领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体现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体育教学的融合价值[7]。

3.6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技能水平及思政素质,让教师知道当前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学生朝着应用型人才不断靠拢,直至达成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要与各个专业挂钩,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考核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检验。考核评价指标中体现出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以此检验高职体育教学成效,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8]。

为了保证高职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主体的确立、评价方式的选择都要慎之又慎。加深课程思政理念与体育教学的融合,需要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各占一定权重将体育教学期间各个阶段的考核结果予以综合考量,参考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的态度、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塑造情况等因素,作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进行整合,争取给每个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体育成绩。另外,考核评价指标还要根据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以及采用的组织形式来确定,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开展。

4结语

课程思政理念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紧密融入思政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本文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拓展体育教学阵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准确定位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体育教学组织模式、构建网上思政教育平台、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渗透有所帮助,彰显体育教育的人文性特征,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玲,邓昭俊,李国明,邹佩.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体育视野.2021(17).

[2]梁荣相.“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

[3]王博文.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6).

[4]赵晶,闫育东,高江航.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本源回归、价值塑造与路径思考[J].体育学刊.2021(05).

[5]王尔新,刘飞,王思雨.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相契合的探究[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学校学报.2020(02).

[6]解玺,孙增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2).

[7]李江华,张浩.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4).

[8]杨洪亮,周晨,陈显建,彭小智,李晓龙.高职体育课程同向开展“课程思政”路径探究[J].体育教学.2020(11).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性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