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背景下中越产能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2021-09-05刘主光周伟

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越南

刘主光 周伟

[摘 要]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贸易与投资受阻的背景下,中国与越南的国际产能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主要以电力、纺织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工程承包规模较大,产能合作平台建设也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合作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两国竞争优势产业尚未凸显、金融支撑不足等问题。确定中国和越南产能合作重点领域,优化中越产业园区的建设,建立协同升级、互利共赢的内在动力机制,发挥中越产能合作专门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促进中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深化中越金融合作等能促进中越产能合作进一步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越南;产能合作

[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1)01-0076-11

随着中国与越南经贸往来的加速,两国在国际产能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深入。2016年9月,中国与越南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工贸部关于产能合作项目清单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中越产能合作工作组,以促进双方产能合作的沟通和对接。然而,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贸易与投资受阻。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随后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1]。目前,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主要通过产业投资、工程承包和产能合作园区等方式来推进。通过深入推进中越的国际产能合作,一方面,不仅有利于中国将国内富余产能转移到越南,从越南进口国内急需的资源,促进国际大循环,而且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集中优势资源和精力发展新型高端产业,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国内循环发展。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有利于越南引进中国先进的工业装备、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越南工业化的发展,帮助其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有利于提高越南基础设施水平,是改善两国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现状

(一)多重战略促进了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快速发展

1.“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文化沟通等多方面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重点集中于产能合作领域,其市场运作是基础,企业是主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通过与沿线国家实施战略对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合作共赢之举,也是国际合作以及积极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的中国方案。2017年11月,中国与越南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明确不断促进产能、电子商务、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为两国产能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与升级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背景下,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2019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升级,涵盖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投资、技术合作等领域,进一步地减少了贸易壁垒,提高了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为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跨境经济合作区和相关合作机制的建立

中国和越南加强双边经贸来往,深入合作,近几年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快速发展。目前,中国与越南建立了中国凭祥—越南同登、中国龙邦—越南茶岭、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中国东兴—越南芒街4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合作机制方面,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议建立的“瀾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现已成为中国与越南两国共商政策、规划发展、促进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两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也具备了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这些都成为推进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2004年开始,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也一直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越南对外贸易方面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表1可以看出,两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2009—2019年,两国进出口总额从210.5亿美元增加到了1620.0亿美元,中国对越南出口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中国对越南进口一直处于快速上升态势。2019年,中国从越南进口641.3亿美元,同比增长0.3%;向越南出口9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三)中国与越南投资合作不断加深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随着越南投资环境的逐渐改善,中国对越南的投资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截至2019年,中国对越南投资存量为70.7亿美元。根据图1,2009—2019年,中国对越南的投资存量从7.29亿美元增长到了70.70亿美元,其间虽稍有波动,但总体增长较快。从中国对越南的投资流量来看,数额波动较大。2016年中国对越南投资流量较上年增长128%,达到12.79亿美元,为2009—2018年中国对越南投资流量的最高值,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16年中国和越南发布了多个关于产能合作的相关声明,因此推动了中国对越南投资的增加。总体来看,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大且仍存在增长空间,中越合作前景广阔。

二、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特点

(一)产能合作内容以电力、纺织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目前,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虽涉及纺织、饲料、电力、钢铁、装备制造、水泥和采矿等众多行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电力生产、纺织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其电力供应压力逐渐加大,日趋紧张。中国与越南在电力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目前,主要以直接投资和工程承包等方式为主,其中有以永新燃煤为代表的传统燃煤产业,也有以天合光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工厂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越南在劳动力成本和关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国纺织企业在越南投资建厂。例如,申洲国际2014年开始在越南扩张产能,建设面料生产基地,2015年建立成衣制造工厂。2014年,天虹纺织在越南投资设立纺织工业园区。这些企业在越南的投资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发展。随着越南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越南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16—2020年,越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求资金约4800亿美元,而国内财政却不能满足1/3。为此,越南积极引进中国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也通过优惠贷款等渠道积极推动企业参与越南的设施建设[2],使中国与越南在公路、港口、桥梁、铁路和轻轨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产能合作不断深化[3]。

(二)中国在越南工程承包规模较大,但近年逐渐下降

中国工程装备在世界享有盛誉,工程承包企业有着较为丰富的对外经营经验,因此,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中国对外产能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越南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求巨大,工程承包合作方式在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中较为普遍。2014—2018年,中国对越南承包工程每年完成营业额虽然都超过了20亿美元,但承包营业额却从2014年的39.84亿美元逐渐下降至2018年的28.02亿美元,工程承包派遣人数和年末在外人数也出现了下降态势,从2014年的9878人和9132人分别下降到2018年的3557人和7486人。在劳务合作方面,派遣人数和年末在外人数也出现了下降态势,从2014年的859人和3308人分别下降到2018年的517人和2246人1。从越南目前迫切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来看,未来中国对越南的工程承包项目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境外产业园区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投资建设的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产业集聚园区,另外,入驻这些园区的企业往往还享有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目前,境外产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在越南的产业园区是企业在越南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中越产能合作的重要实现载体。目前,中国在越南的主要产业园区有4类。

1.综合性工业园区

例如,越南龍江工业园区,于2007年投资建设,2008年完工,目前已超过45家企业入园,2018年工业产值为10.88亿美元,2019年前11个月工业产值达到了14.66亿美元。园区的主要产业为轻纺加工类,已有19家该类型的企业在此集聚。如今,园区内已经入驻了塑料、木质包装、有色金属加工、不锈钢、饲料、纺织品、纤维和服装等加工工业企业。可以看出,园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彼此相互联系,上下游企业都在此集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4]。

2.综合性科技园区

例如,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下简称深越合作区),为中国重点建设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由深圳市深越联合投资公司主导建设,实施“一区多园”规划,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生产加工、展览、商业服务、居住办公等多种设施,主要吸引绿色环保科技的中国轻工业制造企业入驻。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大型高科技企业入驻,如中国电机龙头企业卧龙电气集团、中国安全气囊生产商龙头华懋科技、中国电子元器件领军企业三花智控等。该合作区重点培育总部建设在中国国内,工厂在海外的跨国公司,从而提高中国企业产能合作水平。

3.新能源产能合作园区

例如,越南云中工业区,为中国在国外最大的太阳能产业园区,多家新能源企业入驻,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企业,包括天合光能、越南光伏等。其中,天合光能于2017年建设完成太阳能光伏电池工厂,产能高达1000兆瓦,极大地推进了越南新能源的发展。

4.纺织业产能合作园区

例如,天虹纺织工业园区。天虹纺织于2006年开始在越南自建以及收购当地产能,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在越南生产棉纱,使当地2017年产能达到125万锭,而在中国则集中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纤维和创新产品,极大地优化了资源的配置。产能的持续扩张离不开资本等的投入。2014年,天虹纺织投资建立了天虹工业园区,致力形成一个国际化且专业化的全产业链纺织产业园区,吸引从纺纱、织造到家纺、服装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的公司入驻,构建一个较大的产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共享,深化中国与越南在纺织业的产能合作[2]。

三、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不健全

国际产能合作是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方式,内容较为复杂,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指导作用。目前,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机制并不健全,经常出现项目政策没有按时按量落实、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企业需要的咨询等支持服务、企业对政策认识不清等各方面问题,制约了产能合作的发展。由于国际产能合作利益关系复杂,因此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双方在各自利益和诉求中分歧会比较大,这个时候往往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和磋商,制订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目标。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产能合作信息滞后或缺失等问题,从而造成了产能项目的重复与滞后,严重阻碍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进程。另外,虽然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主要依靠两国政府间发表的声明、备忘录和倡议等文件,但是具体的产能合作政策法规较为分散,不成体系,导致产能合作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成效。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现阶段跨境经济合作区依然存在管理模式陈旧、创新不足等问题。两国只对属于本国领土范围内的部分进行管理,以“各管一边,定期协商”为主。而沟通和协调机制的缺乏会给跨境经济合作区带来重复耗时、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再者,两国推进产能合作积极性程度不一,尤其是在跨境经济合作的推进过程中,一方面,中方以政府为主导,虽然比较热衷于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但是企业的参与度缺乏,许多跨境经济合作区即使提供了很好的优惠条件,如免税、免部分租金等,仍不能够吸引企业入驻;另一方面,越方政府和企业参与跨境经济合作的意愿也不强,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入驻企业数更少。

(二)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优势产业还有提升的空间

产能合作关键是合作接受国应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引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产能[5]。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越南国内工业化刚刚起步,与中国开展产能合作有较大的意愿和潜能,但中国优势产能产业尚未充分挖掘,越南国内产业竞争优势也未被全面认识。从2017年越南相关产业产品从中国及世界进口的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越南对外市场需求最大的产品是机械及运输设备、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三者占据越南进口市场的75%以上。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比重非常大,将近越南进口市场的一半,市场需求非常大。越南从中国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占从世界进口的比重达31.27%,比值虽较高,但根据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在越南进口市场的规模也是较为可观的,占比达到了20.20%,中国产品在越南该产业进口市场的比重达到了40.11%,但合作空间还可进一步扩大。在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方面,在越南进口市场中比重为12.22%,中国产品在越南该产业进口市场的比重为22.89%,合作空间也可进一步发展。另外,杂项制品在越南进口市场需求虽然不算靠前,但是中国在其进口市场上的比重较高,达到了26.11%,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国际产能合作应实现合作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统筹优化两个市场的要素配置,因此,中国还需根据越南具体国内情况,测算双方各自的产业优势,并根据越南市场需求确定产能合作内容和未来合作发展潜力,从而制订产能合作规划,使越南能够逐渐培育自身优势产业,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产能合作的金融支撑不足

中国与越南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要大额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中国与越南之间金融设施较为薄弱,全方位的沟通和磋商机制缺乏。越南国内金融发展较为落后,难以满足产能合作在融资、货币兑换、国际结算等金融方面的需求。金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金融运转效率低和金融服务困难加大了产能合作的金融风险。中国和越南产能合作的资金融通和金融支撑体系并不完善,难以匹配产能合作资金需求规模,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参与产能合作的动力和意愿[6]。人民币在越南清算行、金融机构分支的数量还比较少,目前中资银行在越南开设的银行分支机构只有5个。当地企业在开设人民币存放、清算等金融服务仍存在障碍[7]。中国除银行以外,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海外布局仍比较少,可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限;股票、期货、黄金等交易所的金融合作还未在中越深入开展,不同金融市场间互联互通进展缓慢。因此,现有金融服务体系还不足以支撑对开展产能合作的中越企业实现境外人民币信贷、债券等投融资活动。

四、确定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

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并不是输出落后产能,而是与越南市场需求对接,输出有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的产能。以下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四次修订本(SITC Rev.4)产品分类标准来分析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

(一)机械及运输設备

机械及运输设备在越南有着非常高的进口需求,中国在越南的进口市场占有一定地位,该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凭借中国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以及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工程承包等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扩展其市场,挖掘更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如此一来,既可推进中国工程机械进一步“走出去”,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提高中国装备制造的影响力,又可推动越南工业化以及促进其工业链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越南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这类产品在越南有着较高的进口需求,中国在该产品的进口市场地位也较高。这类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中国与越南在该产业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越南的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中国可以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充分发挥越南的劳动力优势,整合资源,将产能以产业转移方式输出,在当地投资设厂。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直接获取当地市场资源,而且也能带动越南发展新型产业链,完善越南的工业体系。

(三)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这类产品在越南有着颇高的进口需求,中国商品虽在该类产品进口市场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还有非常广阔的扩展空间。一方面,中国应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加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应根据越南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选择合适的输出方式来促进产能合作。

(四)杂项制品

这类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在越南有着一定的进口需求,中国在这方面的市场也具备一定地位。越南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相差不大,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减,越南劳动资源丰富且成本低的优势也慢慢凸显。中国可通过在越南当地投资设厂的方式进行产能合作,建立新的生产网络,从而扩展消费市场。

(五)食品及活动物,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动植物油、脂及蜡等产品

在这类产品方面,越南相比中国更具备国际竞争力,尤其食品及活动物在越南产量很大,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等的不足,发展相对落后。中国是越南该产业产品的重要进口国。因此,在中国工业制成品“走出去”的同时,中国可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越南具有优势的初级农产品,与越南加强在农产品或初级产品方面的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将中国资金和技术与越南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打造新的贸易增长点。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应是中国对越南进行产能合作的最重要切入点,中国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越南市场需求,与越南人口红利和低廉的生产成本等特点相结合,在钢铁、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纺织等这些有竞争力的产业具有优势的生产环节进行产能合作,与越南构建区域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另外,根据越南在农业和初级产品的优势,将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与越南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双方竞争优势,也能促进双方弱势产业的发展,打造新的贸易增长点,实现互利共赢。

五、提升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协同升级、互利共赢的内在动力机制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双方的产业发展和升级。一方面,中国应不断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比重,不断推进技术进步,继续提升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越南也应在与中国产能合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中国的技术、管理经验等先进成果,吸收其中的创新要素,实现本国的工业化发展,逐渐提升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其次,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国际产能合作并不是传统的单一合作方式,而是双向的较为复杂的合作,往往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密切合作。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应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企业可凭借其专业化地位获得更为可观的分工收益。最后,通过价值链扩展来实现双方的协同升级[8]。中国应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逐渐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创造及品牌服务发展。越南也应在产能合作中加大市场开拓等环节的投入力度,通过开拓市场来进一步推进生产升级。综合来讲,这三大内在动力是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实现协同升级、互利共赢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最后形成中国与越南协同升级、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充分发挥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专门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合作项目,需要有效地发挥政府对其的引导、协调和促进等重要作用。要让中国与越南在产能合作方面快速达成共识,共同实现合作目标,协调双方步调,保持合作的长期性,建立共生机制,就需要一个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各方的领导小组。对外方面,与越南方面统筹制定产能合作总体目标和方案,与越南共同推进完善产能合作的顶层设计、风险防控和咨询服务,针对性地制订和规划合作时间计划表,切实地指导企业参与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实践。对内来说,明确产能合作的发展规划,根据具体需求协调各部门、相关协会和企业,做到落实事项、协调各方职能,为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增质提效。中国也可协助越南推进产能合作对接工作,共同统筹协调双方产能合作。另外,该领导小组还应致力中越产能合作的沟通,建立与越南政府的日常政策沟通和磋商体系。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个新型且复杂的合作模式,还须依靠政府的引导来更好地促进企业参与。建立有效的政府沟通机制和专项信息发布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产能合作信息对称,整合信息情报,从而实现产能合作信息共享。

(三)积极促进中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广西和云南与越南接壤,具备区位优势,边境口岸众多,与越南交往密切,合作项目众多。另外,这两个省份也是中国其他地区与越南相连通的陆路窗口。中国与越南应加强广西、云南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继续深化中越边境口岸等平台的建设,加大两国边境交通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中国各省份应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建立适合的产能合作方案,为企业“走出去”配套相应的政策服务支持。中国应以发达地区和毗邻省份为重点,推进中国与越南的产能合作,发挥这些地区的引领作用,逐渐带动欠发达地区积极参与产能合作,联动中国各省份和越南统筹协调发展。

(四)优化中越产业园区的建设

境外产业园区作为中国对外产能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具备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出入境、税收等优惠政策等服务,可以有效地实现产业在园区的集聚,促进专业分工的形成。境外产业园区是跨国公司抱团“走出去”的重要服务平台,将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合作载体,因此也是中国对越南进行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缺乏专门的合作机制和专业人才,且没有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因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首先,中国应与越南加强相关组织的交流和协作,建立中国与越南产业合作园区专业指导机构,由这些机构负责产业园区的开发、规划、跟进和管理。其次,应充分考虑越南的国情、产业基础等因素,在上述分析的重点领域加深合作,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定位。鼓励优先发展这些重点领域,对园区进行明晰的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挖掘和发展其关联产业,以产业园区的形式来拓展产业链,建设良好的合作项目,打造知名的国际品牌。再次,应加大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专业素质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培养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所需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最后,应发挥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对接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应在资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方面为产业园区提供基础保障,而企业应加强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发展。在政企合作的作用下,产业园区的企业不断集聚,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从而加快实现中越产能合作协同升级和互利共赢的目标。政府应大力支持在产业园区有序布局和建立海外仓,以期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海外枢纽。

(五)深化中国与越南金融合作,打造便利化的金融环境

为改善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的金融环境,需深化两国间的金融合作。一是中国相关金融机构应联合越南建立关于产能合作的金融基础设施项目,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路径,为产能合作打造租赁、保险和融资等多样化服务和多样性的金融产品[7]。二是应构建相关合作平台,协调磋商两国间金融政策,加强双方的金融对话,规范透明金融信息政策,实现两国间金融信息的对称。三是完善中国金融机构在越南的布局,加大网点布局密度,拓展金融辐射圈,提升金融运营效率。四是增加两国货币互换数量,减轻对美元货币的依赖,加大人民币在产能合作中的作用,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对越投资、承包工程、大宗商品贸易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等采用人民币结算,降低汇率风险,推进人民币在越南结算。五是建立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六、结语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政府积极促进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越南也更需要扩大與中国产能合作,才能缓解目前的经济危机。中国与越南产能合作更是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只要两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就能将产能合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合作的规模和领域也将不断深化扩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8-25(2).

[2] 金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产能合作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8):118-123.

[3] 徐绍史,何立峰,宁吉哲,等.“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国别合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5.

[4] 孟广文,杜明明,赵钏,等.中国海外园区越南龙江工业园投资效益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9(6):16-25.

[5] 刘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6] 张协奎,刘伟.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成绩、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18(10):91-97.

[7] 王喆,张明.“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问题与可行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0(1):100-111.

[8] 梅建平.“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国别风险与金融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8(6):68-73.

[责任编辑:李 妍]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Vietnam Cooperation on Industrial Capacity in the Context of Mutual Reinforcing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ual Circulation

Liu Zhuguang  Zhou Wei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OVID-19 outbreak and disruption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industrial capacity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fac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present, China-Vietnam cooperation on industrial capacity mainly focus on electric power, textile industry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project contracting and initi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building the platforms for industrial capacity cooperatio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ervice system, competitive industries of two countries being not yet prominent, and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among others. China and Vietnam should define key areas for capacity cooperatio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Vietnam industrial parks, establish intrinsic motivation mechanism featuring collaborative upgrading,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China-Vietnam Leading Group for Coordinating Industri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ctively promote the infrastructure interconnectivity and deepen the financial cooperation. These will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Vietnam cooperation on industrial capacity and 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a new pattern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hich both i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reinforce each other.

Key word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ual circulation; China; Vietnam; cooperation on industrial capacity

猜你喜欢

中国越南
读图
越南·河静省
越南百里“银滩”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