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塞罗那城市市场更新与改造探索

2021-09-05刘玥頔

公关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城市更新

摘要:市场是城市生活最质朴的体现,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化的公共场所之一。而巴塞罗那作为城市公共市场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它的市场改造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满足了居民良好的交往与交流,改善了城市面貌。本文将通过对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及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探索市场更新与改造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城市活力

一、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与演变

巴塞罗那市场历史悠久,它的公共市场模式世界闻名。从露天集市到逐步演变成为市政设施,当地的居民始终愿意在市场里采购日常所需,市场也成为了城市里最热闹最生活化的空间,可以说,延续传统的公共市场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巴塞罗那市场是如何顺应城市的变化而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可被大致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在11-19世纪初,巴塞罗那形成了中世纪城内的露天市场。露天市场多位于城门或教堂位置,沿着道路向四周蔓延,丰富的公共活动带动了露天市场的繁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天市场实际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它的存在阻碍了交通,也成为了拥挤城市的卫生滋生场所。

19-20世纪,巴塞罗那市场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出现了作为城市设施的现代广场。市场被安置在特定的区域,以建筑形态出现,独立于街道,它保证了居民有充足的食品供應,良好的商业环境,稳定居民的生活情趣,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铸铁材料和玻璃重新定义了建筑结构,使空间获得更大的跨度,同时考虑了采光、通风,并且根据空间尺度划分活动区域,组织交通流线,实现了设计的整体性。新市场建筑开始蓬勃发展,公共空间也成为了国家意识的表达工具。

市场发展的第三阶段为20世纪初至中后叶。为解决市场供应不均衡,高效组织货物仓储与运输,在政府的主导下,巴塞罗那开始集中设立中央市场,并加以监管。为了保证市场能合理健康保障各区域居民的生活需求,巴塞罗那进行了区域规划,重新建立新的道路网络系统,零售市场分布其中,区域市场系统基本成型。

20世纪末,新商业模式的兴起冲击了市场网络,巴塞罗那市场发展开始进入了第四阶段。市政部门意识到传统经济活动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振旧城区商业。1991年,巴塞罗那市政市场机构成立,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展出一套“巴塞罗那市场模式”,通过修复市场建筑价值艺术特征,重组商业组合模式,重新规划物流实现环境可持续,加强自媒体宣传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以市场为核心的社区邻里关系的形成。

二、市场改造更新案例

(一)圣卡特琳娜市场

1997年,西班牙政府提出了旧城东区“城市特别改造计划”,圣卡特琳娜市场位于整个规划的轴心位置,也是整个社区改造的核心。在改造中,建筑师Miralles注重使用者在实际空间的使用感受,强调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他认为新市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们购物买菜的地方,它更是城市游览路线中的必经地。[1]在建筑造型方面,建筑师充分考虑到了原场地教堂和修道院的遗迹,尊重场地原有的行走路线,采用“凝固时间”的设计手法,保留了旧建筑大部分的内部功能流线和建筑立面,使得改造后的建筑能够留有历史的痕迹和过去生活的片段。同时,又使用现代的造型及材料,在老建筑上进行叠加交替,通过新旧建筑语言的混合,来表达和传递时间的沉积。[2]

为解决场地原有的混乱和消极问题,建筑师也通过以下几方面改造来回应人们新的需求:首先,提升配套设施。新市场新增了地下层作为货物的装载区和停车区,缓解了原有地面车流量过大的问题,也减少了货物装载的噪音污染,让人在地面空间的活动更加自由。其次,提升空间的可达性。地面建筑部分,设计师设计师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木质框架,新增了钢结构支撑整个屋顶,利用钢结构的大跨度来最大程度的解放内部空间。同时精简内部的摊位,保证空间的实用性和流动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到达市场,提升了空间的可达性,使之成为整个区域的连廊。再之,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通过延长的屋顶和檐下空间的设计,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空间界限,让周边的人们都不自觉的与市场产生互动,从而促进社区空间的开放共享。

波浪彩色屋顶无疑是这个市场建筑中最值得被关注的亮点,鲜艳明亮的六边形的陶瓷片屋顶犹如装满蔬果的篮子,人们在篮子里穿梭,日复一日的生活、交流、编织出生活的美学。俯瞰整个街区,橙色红色绿色交织的巨大飞毯在一幢幢小而规整的历史建筑群中显得格外耀眼,但夸张的颜色似乎又与城市原有的饱和色彩融为一体,成为城市肌理的片段,续写着西班牙人民的热情与奔放。

(二)新因坎茨市场

埃尔斯·因坎兹是光辉广场地区中一个有着百年历史,以拍卖和贩卖二手物品为主的非正式跳蚤市场,是城市中颇具特色极受欢迎的地方。随着巴塞罗那城市更新的推进,三条城市主干道汇聚的光辉广场改造成为了城市更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原市场与城市中心的定位并不和谐,因此政府的诸多规划提案都曾试图将老市场迁往别处,但无疑不遭到了市民的强烈反对,最终市政府决定将市场保留并迁往广场较小的一块空地上,新因坎兹市场也随之诞生。

新因坎茨市场的占地面积仅为原有市场的一半,它不仅需要提保留原有跳蚤市场的气息,让具有百年历史得以延续,同时需要满足现有的规划要求,提升功能内涵。因此新市场的设计事务所b720将新市场定位为一个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大型地标性公共空间,既保留作为市场的开放性属性,也要避免由于多层的设计把新市场设计成为一栋死板而窒息的构筑物。设计合理利用了周边的道路高差,将斜坡作为设计的主要语言在空间中进行运用,创造出极具趣味性又十分畅通的内部流线,顾客可以从不同高度的道路直接进入市场中,成为了整个广场中最独特的交通枢纽。[3]

建筑师在设计中干预最大的便是充满戏剧效果的金属漂浮顶棚。与老城区的圣卡特琳娜市场相比,由于新因坎茨市场所处的中心区域近年来进行了大量复兴工程,整体建筑风貌相较于老城区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因此设计师运用了十分夸张的设计手法,将现代基因注入到了老市场的灵魂当中。顶棚高出建筑主体结构25m,由大小各异的银色抛光钢板错落拼接而成,张力十足。人们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向建筑,都会捕捉到不一样的景象。走进市场,五彩斑斓的生活片段和热闹氛围映在顶棚的钢板上,仿佛万花筒一般,流转变换,记录下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独特的建筑造型让市场从原本单一的生活单元变成了新旅游胜地,除了为当地居民的日常交往提供了绝佳的场所,也能让游客在最繁华的城市中心也能体验到最接地气的风土与人情。

三、小结

巴塞罗那的市场是热情、张扬而又五彩缤纷的。时至今日,巴塞罗那政府和规划设计者应对城市的发展仍在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通过翻新、扩建、与周边现有场所复合利用等手段,提升配套设施,打开封闭的空间,同时运用色彩、材料的新旧碰撞,增强市场在城市中的活力。改造后市场放性、繁荣、有序,具有较高的交互性以及灵活性。通过笔者对巴塞罗那市场更新的思路与策略的探讨,希望为我国后续城市市场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巴塞罗那圣卡特琳娜市场改造,巴塞罗那,1997~2005[J].建筑创作,2012(Z1):160-195.

[2]王晋.西班牙建筑师米拉莱斯作品设计手法及其创作理念解读[D].同济大学,2008.

[3]b720.新因坎兹市场[J].城市环境设计,2015,No.095(09):136-147.

(作者简介:刘玥頔,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城市更新方向)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市场主导、利益共享:城市更新的深圳实践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