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1-09-05姜建军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17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作者简介:姜建军(1968— ),男,汉族,山西广灵人,中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为了更快速地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对以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特点,优化和完善事业单位中的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力度,创新管理观念。基于此,本文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出发,完善了其中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事业单位中的人员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所涉及到的活动也非常多,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多种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想积极发挥其作用,需要对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方案,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优化,进而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资源管理主要是指相关单位运用现代化的方式,合理应用一些人力资源政策,或者是一些相应的人员活动,实现其发展目标,属于一种管理行为。在对人力资源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主要有对人力资源战略合理划分和制定,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以及绩效薪酬等机制的建立[1]。

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不仅需要提前对管理方面进行有计划地分析,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政府中的具体要求,对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创新管理模式,进而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的積极关键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事业单位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实现人员分配合理化的主要措施。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它主要是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对全体员工的管理,在强化他们责任意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的积极性,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营稳定性,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效能,使其更好地服务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大时代中,事业单位要想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和理念,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还能够解决人力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是对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或者是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等人员的总和,其本质就是对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管理。特别是在现代化社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不断增多,所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为了在此背景下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清楚人力资源与人口资源之间的本质差异,加强对不同人力资源的应用,从而实现对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和有效使用。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

如今,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了各个单位的重视。它作为事业单位中最重要资源之一,属于其中的核心资源,这需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进行一定综合管理,应用新理念,完善监管机制。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其中的分工不够明确,在其中存在责权混乱、职能交叉等多个问题,管理方式落后。

再加上,受到以前体制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实际的人力管理方式缺乏创新性。同时,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导致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重视文化培养,导致其中存在人力资源闲置等问题,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

(二)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一个完善和有效的“激励”,不仅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还能够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激励,在满足工作人员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在对人员进行管理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未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应用效益[4]。

目前,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对人力资源应用的合理化,在2018年,全国的各个城市几乎都推出了新政策,积极引进了大量人才。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人才竞争,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的竞争,但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所采用的激励形式比较落后,其中的激励力度不强,内容也不够丰富,一般主要是以工资和年薪制等为主要激励方式,如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没有在其中有效应用。

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只重视奖金和年薪制,重视对工作人员物质方面的奖励,严重忽视了精神奖励和尊重及自我实现在激励制度中的作用,导致事业单位中的人才激励方式落后。

(三)考核工作形式不先进

虽然在新时期,事业单位中的人事制度得到了有效改革,完善和建立了聘用制度,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对岗位管理的具体制度不合理,其中的内容和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影响了考核制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不同的人员考核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中的人员管理方式落后,再加上受到以前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一些考核方面依旧在应用以前的方式和内容,这些人员考核方式,会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导致考核流于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在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每年需要进行一次,只有个人总结以及考核评分这两个内容,并没有对他们在日常工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工作业绩等进行考核和动态跟踪,这会影响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善性和统一性。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年终考核和平时的考核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其中的考核结果更是缺少平时的工作表现,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5]。

(四)不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但是在大多数事业单位中,几乎都缺少完善的文化建设机制,他们的文化建设意识还很淡薄,没有将文化建设作为协助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更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虽然目前,一些单位已经加强了对文化的基本构建重要性,但是其中的工作实践还是流于形式,这将导致员工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归属感,更严重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人才招聘政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形式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各事业单位要想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不仅需要完善单位整体管理体系,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进,促进其升级和转型,可以积极借助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创新以前的管理模式,结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完善考核制度,还可以结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对不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积极引进大量的人才,可以利用多渠道,对优秀人才进行招聘。

但是,在对人员进行招聘时,我们需要对应聘人员的性格和经验等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岗位情况,实现对不同人才的合理化匹配,对他们的专业技术进行综合性评估,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资源人才浪费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采用聘用制度,实现用人的公平性,强化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在管理中的优势。

(二)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第一,需要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在对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体现公平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在对此制度进行实施中,需要保障其执行长效性的,将其与考核制度有效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最后还需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将竞争机制落实在人才管理中,让工作人员能够获得归属感。

在此过程中,需要系统分析和搜集相关的信息,在全面了解工作人员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聘用机制的有效性,让工作人员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中,更好地展示他们的才能,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不同工作人员可以建立信任关系,引导员工不断学习新的業务知识,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

第二,实施差别激励的原则。在具体的工作,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有领导行为、个人发展和报酬福利等。因此,为了在此背景下,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结合不同岗位员工的类型和特点,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此外,还需要充分授权,保持权责相符,在给予工作人员充分权力的同时,不能对他们的具体方式进行干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在不同的工作中发挥其功能。在此过程中,各领导者需要清楚授权不单单是给予权力,主要是通过授权,对他们进行正确指导和监督,更有效地锻炼下级,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还需要结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多方面的反馈渠道,对绩效考核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成两步进行。首先,需要按照要求建立日常工作记录,然后结合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工作的定额进行确定,然后结合员工的实际目标任务,对其做出相应等级的评定,为每位员工都可以建立绩效记录,主要是将其作为晋升和奖惩的基础。

此外,各级领导人员还需要设计特殊贡献的记录。由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容比较多,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这就需要应用各种特殊的方式,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制定特殊贡献记录,不仅可以对优秀员工个人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还可以为人才的提拔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为了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管理,事业单位需要创新管理理念,主要目的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力资源进行综合性管理,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发挥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中的积极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们都希望得到平等的待遇,事业单位需要在满足员工要求的同时,让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公平感,创新以前的管理理念,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对专业素养的人才培训力度,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平台,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潜能,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安排,让员工各司其职。在此过程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需要建立公平的薪资福利制度,在保障员工经济收入稳定性的基础上,强化他们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短期流动性,避免其对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影响,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能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保证以人为本理念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应用的有效性。

(四)提高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事业单位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合理化设计时,要想更有效地增强其中的凝聚力,不仅要完善考核机制,还需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大对事业单位中核心价值和精神的宣传力度,让文化理念可以更好地渗透到其中,让其可以有效落到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外,在文化建设的影响,让文化建设的特点融入到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为工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强化单位的积极形象,加强内部与外部管理方式的有效统一[4]。

(五)实现对人力资本投入和开发

目前,要想在满足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对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的综合性管理,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采取措施积极提高其自身的含金量,发挥人力资源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培训本身是现代激励员工的有效性措施之一,加强培训力度,对他们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其次,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中的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如果优先选择对员工的培训,可以在搜寻成本的同时,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加强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强化他们对单位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最后,还可以结合绩效考核机制中的具体内容,建立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通过特殊贡献记录,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和需要,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五、展望

最近几年,各事业单位都认识到了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些单位没有完善的人力管理机制,导致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各事业单位要创新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融入到其中。从不同的思想方面出发,强化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主要目的是改变当前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为员工们营造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积极鼓励他们可以应用创新性的思维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管理培训等机制,还需要发挥这些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在对人才进行选拔时,需要积极引进和任用高素质的人才,提前设立公平竞争的平台,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加强对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发挥不同岗位人才的价值。因此,在现代化事业单位发展中,需要在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同时,整合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积极采取不同措施,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制定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支撑。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性质是比较特殊的,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要想在此背景下,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需要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优化管理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人力资源,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梅华.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20(02):121+185.

[2]尹琦雯.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商讯,2020(31):201-202.

[3]赵少青.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品文选刊:下,2019(11):1-2.

[4]刘红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新商务周刊,2019(01):174+176.

[5]刘红.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9(09):215-216.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