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的应用探析
2021-09-05武建军
武建军
摘要: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体系提出,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进一步的恶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集团企业需要积极的进行内部管理,全面的优化内部管理构架,这样才能够为企业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直接关系着整体集团的运营和发展,因此需要重视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财务共享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财务管理,为集团企业整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基础。文章针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同时针对目前企业应用财务共享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集团企业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活动,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共享;应用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
财务共享主要是通过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活动和运营情况进行集成化的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更好的进行集团企业财务经营和运作,实现企业财务活动的全面规范,为集团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与决策,为财务活动的专业性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通过财务共享能够实现财务活动的集成化管理,对于节约财务人力资源,全面的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率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财务共享成为了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中应用的一种非常全新的模式。
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与财务共享模式的对比分析
首先,长期以来,集团企业应用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分离,因此无法全面的实现财务管理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很多的集团企业财务活动存在滞后的现象。因此,管理者针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过程中,由于数据与业务实际情况脱离,因此最终财务数据分析结果无法更好的指导企业管理者开展下一步的经营管理决策,财务数据的应用价值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对于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然而,财务共享模式实现了企业财务与业务活动的全面融合。企业的财务数据能够根据运营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有效的促进了财务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全面匹配,这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利用价值,对于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的开展经营管理决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次,集团企业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主要是应用了财务管理的数据处理功能,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因此,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会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主要是管理者把财务管理职能集中于数据的处理,财务管理活动无法帮助企业管理者开展相关的经营和管理决策,这对于集团企业整体内控活动的开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财务共享能够更加偏向于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企业财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为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
最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少,因此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不是很高,导致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成本一直居于较高的水平,很多企业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财务的综合处理,在税收筹划和税收管理过程中,很多缴税不及时或者计算错誤的现象出现,造成最终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成本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财务水平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信息化的应用技术,以此来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最终完善相关的管理活动对于相关的税务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进行筹划,保证纳税及时,同时能够实现合理避税。对于降低税收成本,帮助企业减少运营成本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共享应用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集团企业开展财务共享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财务信息共享中很多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应该共享什么类型的信息。很多信息虽然实现了财务共享,但是相关人员没有全面的抓住其信息的价值,导致相关财务数据应用不足,最终无法更好的指导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目标的指导导致集团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二)信息流通性差
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存在信息孤岛,财务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小,不能通过财务数据之间的联系对于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因此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受到了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独立的信息孤岛难以保证财务信息质量。众多的驻外机构和控股子公司都有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各个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影响了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目前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无法帮助企业开展下一步的财务共享活跃度,因此集团共享的效果和财务管理的程度都不是很高,这对于企业整体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集团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程度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其设备等购买以及应用方面。企业内部财务共享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综合的信息应用效果无法得到提高。
(三)缺乏共享意识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共享模式进行财务处理,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的价值。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共享意识,财务人员认为其自身的运营数据属于机密数据,因此非常排斥相关的信息与业务部门进行共享。另外,业务部门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受个人工作的影响,不愿意把实际的财务运营数据直接传输到企业的财务系统。整体的财务信息与运营数据依然脱节,这样非常不利于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财务共享意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把运营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的共享,仅仅是加快了相关的数据的传输速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有效的传输。但是很多关键的信息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传输,共享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