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课后练习题,落实小学语文要素

2021-09-05陈汝钰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要素探讨

陈汝钰

摘 要: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中的必要因素,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原则,深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进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在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年级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同一单元中几篇课文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这在教材课后习题中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后习题,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以统编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好课后练习题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课后习题;探讨

语文要素是对课程标准目标的细化和分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个把课程目标的构成部分落实到教材各单元的系统当中。课后练习携带丰富的语文要素构成成分,正确运用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实际上就是落实语文要素,它对语文教师在教学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教师将教材的课后习题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元素,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最终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一、以习题为参照,厘清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

统编版教材中,小学语文要素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它的分布形式始终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这些要素融入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的习题设计中。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针对故事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并且复述故事。其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课后习题为“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漏》则是“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复述故事”,可以看出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借助表格、图示等辅助手段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到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文章后的习题,都要求学生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说明对学生的要求已经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再到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是“关注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后习题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內容”,《梅兰芳蓄须》也是如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要求又有进一步提升,要求学生关注人物和事件,弄清同一篇文章中讲述的每一件事的内容,再综合起来概括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小学语文各年级的语文要素安排是渐进上升的关系,这也在课后习题中体现出来。利用好课后习题,可以准确找到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基于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教材后的练习题深入剖析,厘清各年级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段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训练,如此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语文要素的教学。

二、有效运用课后习题,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一堂好课必然有很清晰的教学目标。以语文要素作为基础制订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更需要了解语文教材当中的习题内容。仍然以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分析,教材要求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经典神话故事,课后习题是“从课文当中找出你认为比较神奇的地方,并且对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进行讲述”。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大致讲清楚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就可以。而在《普罗米修斯》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女娲补天》则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明即使在同一个单元,落实同一个语文要素,几篇课文的训练目标也是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讲究循序渐进。所以,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过程中,《盘古开天地》要以讲清过程为主,对起因、经过、结果的讲述则需要在后面两篇课文加以引导。

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其中《四季之美》的课后第一道题为“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这道题目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所以,在第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笔下的美景。第二题为“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这道题目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的动态描写,所以,在第二课时需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其中的词句进行赏析,边读边在脑海中构建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景物的动态变化。所以,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后面的习题都代表着一个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制订自己的教学目标时,除了要对课文深入了解以外,还需要对课文后的习题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每道习题的用意,以此把握课文教学的重难点,进而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

三、关注课后习题,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统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大多是以“隐性知识体系”的形式安排,每一课后的习题都有朗读课文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笼统地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结合课文的特色以及学生的情感,富有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其中《草原》一课课后习题中要求:“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这时对朗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读准确、读流利,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感知文章,并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当学生脑海中形成了草原的美景后,再次进行朗读。此时,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再现草原的美,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朗读中,真正体现美文美读,提高朗读能力。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课后习题作为基础,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猜你喜欢

课后习题语文要素探讨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