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现实意义
2021-09-05高艳芳林琳
高艳芳 林琳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全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造成的影响,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着力解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生态危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3-082-04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首位,追求永续发展、长远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要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形成于欧洲大工业迅速发展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成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大面积的森林被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等日益严重。人们为了满足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效益,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使得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形成的大背景。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黑格尔生态自然观进行了批判和继承。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他克服了以往生态自然观的缺陷,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出发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生态自然观有了系统的看法。但黑格尔认为,人与自然是在绝对理念中相统一的,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自然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二者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生存资料。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平衡发展也离不开人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必要的生活资源。它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发展,许多自然资源虽未直接参与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感觉器官和机体组织都与自然界的进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也就没有人类的产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强调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活的基础,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空气、水、土地和食物等这些必要的东西,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也需要与自然界进行一定的交换。马克思曾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都不能创造。”自然界为工人的创造提供了外部环境,使人们生产出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总之,人生活在天地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逐步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人类自身。
(二)生产劳动将人与自然相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使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相结合,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二者相互转化。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将自然界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这充分说明生产劳动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在社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人类自身。
人通过生产劳动促使自然千变万化,自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外在条件,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会破坏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在劳动中要爱护自然,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本质,寻求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我们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界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破坏,出现了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湿地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以前,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以自然为中心,到了资本主义时期,伴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步揭开了大自然神秘的面纱,由崇拜自然转变为介入自然、过度地利用和开采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沦为了资本与自然的关系,即资本对自然的占有。
马克思把生态危机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分离称为自然的异化,这种异化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一切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异化。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再是生产力,而成了生产关系,工人的劳动也不再属于他们自己,而屬于资本家,并由资本家支配。人们要想改变这一切,必须对社会关系进行变革,使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实现和解,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废除了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同时,阶级也将会消亡,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平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整个社会是公平的、和谐的。在此基础上,自然不再是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与人共生的力量。
三、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实践基础上,阐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一)树立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想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快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倡导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新理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使环保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树立新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就会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没有从人类自身的需求出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马克思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揭示了社会生产对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滥用和浪费,阐明了传统发展观的危害性,呼吁人们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培养健康有益的消费观。
(二)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加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进行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一方面,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使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极大地改变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的结构越来越智能化。人们的劳动方式也发生了变革,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它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要求人们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利用自然的方式,人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导致了许多资源的枯竭和不可再生。因此,我们要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革新生产工具,从技术层面减轻环境污染。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从各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三)合理使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生態文明建设是一场长期性、根本性的变革,要想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合理使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将资源的合理使用纳入制度化的轨道,用制度保障和推进生态系统的法制化、规范化。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争取早日实现天蓝、地绿、水清。
合理使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第一,要严格管控生态资源。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各类资源严格监控,如果发现违法乱纪行为,要及时处理,绝不姑息。建立绿色经济政策研究体系,坚持从源头治理,完善政策监管体系,发挥各方面的联动作用。第二,鼓励全民参与。解决生态问题,不能依靠单个人的力量,而要将全体人民团结起来,精诚合作,使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节约资源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节约型社会。自然资源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过度浪费,我们要加快技术革新,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刘增惠.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 吴苑华.生存生态学—马克思学说新解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