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宣言书:《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021-09-05李辉
李辉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向世界发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宣言书。此后,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反抗侵略的行动指南,以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担当精神,挑起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重担,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胜利。
《纲领》的形成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侵略者妄图占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重要步骤。此时,国民党反动派竟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不抵抗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根据地的“围剿”上,致使东北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公开发出了反抗侵略的呐喊,率先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变中国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的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毅然放下遭受血腥屠杀、围追堵截的阶级仇恨,呼吁建立以國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抗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抗日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抗日却犹豫不决,国民政府既没有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表示支持,也没有改变旧有的政府体制,改革与抗日形势不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政策,依旧坚持一边片面抗战,一边与日本侵略者谈判的两手政策。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全面分析和把握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形势和国内抗战走向,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一个破旧的窑洞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上通过了两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全面分析了卢沟桥事变之后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对抗日战争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大胆预测,提出了抗战的任务和全面的民族抗战的方针;《纲领》是《决定》的内容实施的具体纲要,是把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民族抗战的指导方针,向全中国、全世界人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决心和勇气。
《纲领》指明了抗日救国的斗争策略
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依据中国的国情、国力制定的《纲领》共十条:(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每条纲领下又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系统地提出了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军队和全国人民的行动方向,指明了抗日救国的斗争策略,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
第一,进行最坚决的、最彻底的抗日。《纲领》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坚决彻底的抗日立场,并一以贯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月20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的立场。同时,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东北人民群众建立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力促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发展的各个阶段,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没有动摇过坚决抗战的意志,给中国人民、军队指明了斗争方向,增强了全民族的抗战意识,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第二,实行全民族抗战。《纲领》是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特别强调要“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放弃党派之争,呼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政策转变,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中国共产党采用多种形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全国的军事力量,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另一方面,放手发动群众参与抗战。国民党把抗战限制于单纯的政府抗战,到处限制人民和拒绝人民参加抗战,阻碍政府军队与人民结合起来,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则敢于发动群众、善于发动群众,号召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共同抗日,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战。
第三,实行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深知:中日之战,不仅仅是两国军事的较量,更是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较量,因此必须坚持全面抗战。《纲领》制定了政治机构改革、财政经济政策、保障人民权益、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策略,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缓和了国内矛盾,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政府的力量、军队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各民族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使一切都服务于抗日战争,服务于全面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汇成一股不可战胜的民族解放的洪流。
《纲领》成为中国共产党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行动指南
《纲领》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奋起反抗侵略的各项方针政策。无论是坚决彻底抗战意志的表达、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构建,还是在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政策方面的战略安排,都是结合中国的国情、依据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形势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因此,《纲领》成为中国共产党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行动指南。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方面的安排都是围绕《纲领》的各项制度、依据《纲领》指明的斗争方向和着力点展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多种形式的抗战,一直战斗在反抗侵略的最前线,用模范行动来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战军民。同时,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宣传《纲领》的各项政策,使广大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广泛动员群众,整合一切抗战力量,增强了中国政府、军队和人民的抗敌决心,凝聚了全民抗战的民族伟力。另一方面,《纲领》积极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日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影响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抗战路线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内部投降派散播的“再战必亡”等论调,给卖国贼、叛徒敲响了警钟,也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促使中华民族走向觉醒。
《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高度的使命感,在一致抗日的总目标下制定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重大历史阶段和时间节点做出的准确的科学预见。事实证明,《纲领》符合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客观形势,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
正是在《纲领》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施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严格遵守《纲领》的各项安排,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