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张文秋的四地交往
2021-09-05罗元生
罗元生
毛泽东与张文秋是儿女亲家。他们的四地交往,亦可折射出毛泽东的云水襟怀和人格魅力。
在武汉,毛泽东初识张文秋
张文秋,1903 年 12 月 1 日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1917 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4 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927年春节期间,张文秋去看望当时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总教官的恽代英。在那里,她结识了刘谦初。刘谦初是山东省平度市人,生于 1897 年,中共党员,当时在北伐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工作并兼任政治部理论刊物《血路》的副主编。
张文秋和刘谦初尽管是初次见面,但共同的革命理想和远大抱负,使他俩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恽代英也有意撮合他们,于是请二人共进午餐,以兄长的口吻让刘谦初抓紧考虑婚姻大事。刘谦初本是一个文武兼备、才情并茂的热血男儿,闻听此话,回去后立即给张文秋写信。一来二去,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1927年初,在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预备会上,聘请毛泽东等人为大会名誉主席。同一时期,毛泽东在董必武等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年4月初,刘谦初和张文秋一起去毛泽东住所拜访。张文秋一直对毛泽东十分敬仰,虽是初次见面,但毛泽东的爽朗使她没有丝毫拘束感。
这时,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从里屋出来,她额头蒙着布带,手里端着装满花生、瓜子的果盘,笑吟吟地说:“小三刚生下不久,要吃奶,缠人哩。”张文秋注意到跟在杨开慧身后的两个男孩,连忙抓起瓜子、花生往他们手里塞。
屋子里的气氛轻松活跃了许多,毛泽东显得兴高采烈,不无幽默地说:“我们吃花生的水平不成,二位吃花生的水平怎么样啊?”
张文秋一脸茫然,不解其意。杨开慧此时正往张文秋的手里塞花生,听到毛泽东这话,忍俊不禁 “扑哧”笑出了声。她挽过张文秋的手臂,把嘴凑近她的耳朵,悄悄地说了些什么。张文秋听后,脸上即刻泛起了红晕。
杨开慧忙说:“润之,人家还没结婚!”刘谦初解释:“我们确定恋爱关系还没多久。”
毛泽东搓着他的一双大手,笑道:“哎呀,对不起,我走眼了,看你们恩恩爱爱的样子,我还以为……不过,我还是要向你们祝福噢,还是劝你们在结婚时,要多吃花生噢!花生,花生,叉花着生,生一个男伢子,再生一个女娃娃……”
从毛泽东的家里告别出来,张文秋和刘谦初两人仍很兴奋。
4 月 26 日,张文秋和刘谦初邀请了一些挚友和同学,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恽代英致了贺词。
婚后第二天,夫妻俩早早起床,刘谦初赶往军部开会,张文秋则作为京山县推举的唯一一名党代表,赶到武昌中华路高师附小小礼堂,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会场上,毛泽东又与张文秋见面了,他关切地笑问:“你和谦初同志的恋爱有无进展?”
张文秋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昨天我们已正式结婚。”毛泽东听后双手抱拳:“新娘子,恭喜,恭喜!大革命的变化好快呀!”然后,毛泽东皱了皱眉头,故作生气状:“不够朋友,不够朋友!我上次說话有冒失,多有得罪,才没讨上花生吃、喜酒喝。也罢,也罢,不过,你一定要告诉谦初,等你们有了孩子,一定要给我送红鸡蛋吃哦!”张文秋只觉得心里一热,被毛泽东的关心所感动。
1929年初,中共山东省委有人叛变投敌,省委书记邓恩铭等大批同志被捕,其中20 多人壮烈牺牲。党中央决定派刘谦初任新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并负责组建新的中共山东省委,张文秋作为增调的干部,前往山东任省委妇女部部长兼省委机要秘书。不承想,就在他们夫妻团聚、并肩为党工作仅仅几个月后,1929年6月26日和8月6 日,中共山东省委受叛徒之害两次遭受重创,不仅张文秋和刘谦初被捕,而且先后有60多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被捕关押。
在狱中,他们宁死不屈,受尽了种种酷刑的折磨,却没有吐露一丝一毫党的机密。由于张文秋使用的是化名,又没有暴露真实身份,加之入狱前已怀有身孕,妊娠反应强烈,敌人草草判处她入狱半年,便于1930年1月释放了她。
张文秋出狱后,党组织考虑她的身体受到伤害,便安排她住进了医院,请来名医为她做产前检查并加强营养和护理。1930年3月2 日,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取名为刘思齐。而在1931年4月5日,年仅34 岁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被山东军阀韩复榘枪杀于济南刑场。
在延安,毛泽东认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为干女儿
1937 年 9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党组织决定安排张文秋到延安工作。
张文秋激动万分,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所在地。张文秋多么想再次见到毛泽东呀!她带着女儿刘思齐从上海出发,日夜不停地赶到了延安。在延安工作期间,张文秋遇到了她的第二位丈夫陈振亚,成立了新家。1938年秋,他们生下了邵华。
193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从四面八方的山峁、山谷赶到中共中央党校礼堂观看话剧《弃儿》的观众挤满一堂,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中央首长也挤在看戏的人群里。
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扮演《弃儿》中的主角“弃儿”。
弃儿是剧中一对在白区工作的革命夫妻的独生女儿,生得聪明伶俐、天真烂漫。
这天,完成了重要任务的弃儿父母刚走进家门,暗中盯梢的特务就蜂拥而入。一场殊死搏斗后,惊恐的弃儿眼睁睁地望着五花大绑的父母被粗暴地推上警车。尖厉的警笛划破漆黑的夜空,警车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孩子,我的孩子!”
嘴角淌着鲜血、光着一双脚丫的小姑娘弃儿追逐着远去的警车,凄厉呼叫:“妈妈,我要妈妈!”……
舞台上的小演员逼真的一喊,声惊四座,情动八方。
正在台下观看的毛泽东、朱德等,同许多激动的观众一道,情不自禁站立起来鼓掌,不少人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当帷幕落下,毛泽东同演员一一握手。他亲切地握着刘思齐的小手,抚摸着她的头和蔼地问道:“小同志,你几岁啦?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思齐,8岁多啦!”
“你爸爸妈妈是谁?”
刘思齐将挤在观众中的陈振亚、张文秋指给毛泽东:“那就是我爸爸妈妈!”
毛泽东的目光正好碰上陈振亚、张文秋的目光。陈振亚早在井冈山时期便认识了毛泽东,这时他赶紧声明:“主席,她是烈士刘谦初的后代。”接着,陈振亚简要地汇报了刘谦初牺牲的经过。毛泽东听了陈振亚的一席话,沉痛地回忆着:“谦初同志很有才华,是个好同志。”他嘱咐张文秋夫妇一定要将烈士的后代抚育成人。
接着,毛泽东转向刘思齐,慈爱地问她:“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当我的干女儿,行吗?”
刘思齐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张文秋和陈振亚,见他俩含着笑点头,便勇敢地望着毛泽东:“好哇!”
“你还没叫我哩!”毛澤东甚为高兴。
“干爸爸!”刘思齐壮胆喊了一声,羞涩地躲进张文秋的怀抱。
毛泽东兴奋地说:“你是我的女儿喽,隔几天我派人来接你。”
两天之后,刘思齐作为毛泽东家的小客人,在那儿玩了半天。毛泽东亲手为自己的干女儿剥糖果、剥花生,两人甚是合得来。此后,刘思齐便成了毛泽东家的常客……
1939年8月,党中央决定安排 4位对党有贡献的伤残军人去苏联休养并安装假肢,同去的人加上随从与家属一共14 人,陈振亚任党小组长,张文秋带着两个女儿随行。可谁知,当他们乘坐的飞机在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加油时,新疆军阀盛世才强行将他们扣留。后来,陈振亚又遭敌人暗算,在医院里被毒死。
张文秋由此失去了她的第二位丈夫,时间是 1941年 6月。
张文秋在狱中生下烈士的遗孤——她与陈振亚的第二个女儿张少林。在狱中,她忍受饥饿与寒冷的痛苦,与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保护革命的后代。
1945年,张治中被重庆国民党政府派驻新疆主持省政府工作,周恩来在重庆为张治中送行时,叮嘱他到新疆后,设法释放被盛世才关押的共产党人。1946年7月11 日,经过党中央的多次营救,张文秋终于与被扣留在新疆的100多名共产党人回到了延安。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特地赶到中共中央党校看望这些死里逃生归来的同志。
毛泽东在人群中一下子认出了张文秋,上前握住她的手:“文秋同志,你回来了,不容易啊!”
张文秋抽泣不止。毛泽东知道她又失去了亲爱的同志、第二位丈夫陈振亚。毛泽东等她平息悲痛之情后,才关切问道:“思齐呢?怎么没见到我的干女儿?”
刘思齐这时走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一把握着她的手,异常高兴地说:“七八年不见,你长大成人啦!看,我都认不出来了。你是我的干女儿咧,还记得吗?”
刘思齐点点头,说:“记得。在新疆监狱里,妈妈常讲起你。”毛泽东笑了:“好,好!我明天派人来接你,到我家中去玩。”
次日,毛泽东在家中设了便宴,宴请从新疆归来的代表,张文秋带着3个女儿出席。席间,走进来一位相貌英俊、身材颀长的年轻人,他朴实地朝大家点头微笑。
毛泽东即刻站起来介绍道:“他叫毛岸英,是我的大儿子。我们父子分别快20年了,不久前他刚从苏联回来。”
就是在这一天,毛岸英认识了刘思齐。双方在彼此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西柏坡,毛泽东与张文秋谈“家务”
1948年5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以及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迁移到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毛岸英亦从山东调回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辑助理兼俄语翻译,与毛泽东同住在西柏坡。刘思齐这时则被党组织送到前身为华北联中、后成为专门培育干部子女学校的育才中学学习,这所学校原先设在石家庄,后迁至阜平县的城南庄,离西柏坡很近。这样,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恋爱关系由地下转向公开。
1948年9月的一天清晨,刘少奇派警卫员将张文秋请到西柏坡,先聊了一阵工作,并在一起吃了早点。之后,刘少奇说:“我领你去看望主席吧。”张文秋欣然同意,随他来到毛泽东的住地。毛泽东高兴地把他们迎进客厅。刘少奇先告辞走了,毛泽东对张文秋说:“文秋同志,我们是老朋友喽,想同你谈谈有关家务,你说行吗?”张文秋点头说:“可以,可以。”毛泽东诚恳地说:“我们共产党人讲究推心置腹。”
一席开场白,说得张文秋心里暖融融的。于是,张文秋和毛泽东互相谈到了各自家庭的情况和革命经历。
不知不觉,已到午饭时候,卫士在一旁提醒毛泽东。毛泽东热情招呼张文秋共进午餐。
午饭后,张文秋怕影响毛泽东午休,起身告辞。毛泽东直言告之:“我们继续谈,莫言其他!”张文秋坐定后,卫士沏上茶。毛泽东话锋一转,切入正题,笑着问张文秋:“听岸英说,他和思齐很要好,已经通信一两年了,你知道吗?”
张文秋笑道:“他们通信,我当然知道,就是信中的内容他们一直保密呀!”毛泽东点点头,认真地说:“岸英已向我提出和思齐订婚的要求。我虽然喜欢思齐,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岸英?”
张文秋见毛泽东说得这般诚恳,赶忙道:“既然孩子们真诚相爱,我非常高兴。主席都同意了,我没有不赞成的。但我担心思齐年轻幼稚,不懂事,恐怕难对岸英有所帮助。”
毛泽东说:“思齐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她和岸英都是烈士的后代,有相同的经历,有相同的志趣,更有革命的理想,我看将来会生活得美满。我赞成他们现在订婚。”
毛泽东的器重让张文秋激动不已,她连连感谢:“思齐能做主席的媳妇,这是她的福气。她能和岸英结合,这是她的幸福。我得向主席表示感谢,谦初若是地下有知,他也会感谢的。”
毛泽东客气而又礼貌地说:“我们一家人莫说两家话喽。岸英今天不在家,我要他明天去看望你。今后,请你多费心帮助教育岸英,让他有所作为。”
在北京,毛泽东与张文秋成为“双儿女亲家”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举办婚礼的日子到了。
下午3时许,4辆小车经过新华门鱼贯开进中南海。平日肃静的毛泽东住地丰泽园内,顿时喜气盈盈,一派热闹。毛泽东从客厅中站起来说:“今天是我的家务事,为大儿子举行婚礼,心里特别高興。感谢大家光临。我平时对孩子们关心太少,岸英与思齐的婚事得到了在座的许多同志和朋友们的关心照顾,我深表谢忱。我的孩子尤其是两个儿子,这些年来,在艰难困苦中自己度过来了,岸英终于成婚,希望他和思齐互敬互爱,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建树。”
开席不久,毛泽东满脸喜色地走到亲家母张文秋面前,言道:“文秋同志,感谢你教养的好女儿,成了我的儿媳妇,我敬你一杯酒,祝你健康!”
两位亲家端起了酒杯,相对一饮而尽……
然而,世事不可预料。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出兵援朝,毛岸英要求出国作战,毛泽东亲自把他交给了彭德怀。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担任翻译、机要秘书和参谋工作。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正在处理已经签发的战斗电报,美军飞机突然轰炸志愿军总部,毛岸英不幸牺牲。
彭德怀回国述职时,曾专门向毛泽东报告了毛岸英不幸牺牲以及将他的遗骨埋在志愿军总部驻地的简要经过。毛泽东听后,安慰彭德怀说:“岸英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国土上,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共甘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烈士的鲜血凝成的。你们做得对,做得很好。”
颇具传奇色彩的是,1960年,张文秋的二女儿邵华与毛泽东的二儿子毛岸青结婚了,毛泽东、张文秋成为“双儿女亲家”。
1954 年初,中共中央组织部分配张文秋去做中国盲人福利会的筹建工作,张文秋对做好这份工作信心不足。有一天,在中南海丰泽园,张文秋见到了毛泽东,无意间流露出自己对做盲人工作的畏难情绪。毛泽东靠在沙发上,微笑地开导张文秋说:“盲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你既然是为了被压迫的人谋解放才出来革命的,为什么你不愿意去帮助最痛苦的人呢?我劝你还是去做盲人工作的好!”
毛泽东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让张文秋放下了包袱,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盲人福利会的筹建工作中,并白手起家,创立盲人出版事业。她把《盲人月刊》寄到毛泽东办公室,请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审阅。毛泽东看到张文秋带领同志们创办的刊物后,心里非常高兴。
2002 年 7 月 11 日 21 时,张文秋在北京逝世,享年 99 岁。
(作者单位: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