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课程 激发梦想无界生长
2021-09-05杨丽媛
杨丽媛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幼儿园课程因幼儿独特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具有自主与多元的特点。幼儿园应基于园所的资源与背景,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在遵循国家教育纲领、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内生性地构建课程。
什么是内生呢?内生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内部的、本土的、由内而外生发的经济变量。将内生这个概念引入课程,一方面表明课程是基于幼儿园自身环境、资源、文化等积累和建构的;另一方面表明在建构课程时,成人充分地相信儿童自身的、内在的成长能力和学习能力,尊重儿童自我的力量。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幼儿园建园三十多年,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幼儿园在构建内生课程的过程中,调动了教师的经验,拓展了教师的思维,成就了教师的精彩,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内生课程项目,调动教师的经验
南山区教育幼儿园秉承“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心灵如水晶一般透亮”的办园理念,遵守道法自然,崇尚生活教育。“教”是教学、教研、教养低价,最“育”是育人、育心、育智,“教育像呼吸一样”是有氧的、必需的、无污染的,“自然”是清纯的、原生态的。这一理念强调教育要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追求学前教育的本真,去除外在浮华功利的元素。教育要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握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儿童认知的特点,儿童需要什么、儿童的兴趣点在哪里,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就在哪里。把握了儿童的特点,教育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构建课程初期,幼儿园组织教师一起摸清“家底”,通过归类打包、筛选资源,进行背景分析,寻找自己的优势。教师一起思考,哪些是我们经常做的、哪些是我们做得好的,从而唤醒教师的记忆,充分调动教师的经验。环境与生活中的教育,节日节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爱心年博会,绘本小剧场……这些都是幼儿园长期坚持的活动。在教师营造的丰富、多元、有序的环境中,幼儿轻松自然地生活,参与各种活动以获得社会性发展,接受启蒙教育。
接着,我们查阅文献,连接理论。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等,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我们借鉴上海、浙江、江苏以及深圳知名园所的课程,邀请专家把脉、理念引领,实施战略分析和顶层设计,最终确定课程方向。
在这一过程里,我们感受到教师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话匣子”打开了,曾经的记忆被唤醒了,锁在资料柜里和保存在电脑里的活动设计、活动方案以及各类资源都被重新摆上“C位”,流动了起来,原本碎片化的经验重新聚合连接在一起。通过整理,教师发现原来我们做了这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于是自我认同感增强了。人人参与,人人找自己的优势与亮点,体现出依靠大众力量的众筹特征,教师们主动地反思与分享。有的说,如果下次我再组织相同类型的活动,一定要更加尊重幼儿的主动性;有的说,原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做的这些平常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有的说,我看别人都做节庆活动,我也模仿着做,但我调整了活动内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內生课程团队,拓展教师的思维
内生课程团队的工作分为两项内容,一是培育骨干领导者,二是拓展团队思维。我们合理利用每一位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成立了课程委员会。课程委员会在内生课程建构中起主要支柱作用,是一个智慧共生的共同体。成员们不仅专业能力强,在团队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数量的追随者;既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但理论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课程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有建模、培训、视导、调试等。通过课程委员会的研究,我们构建起完整课程框架,梳理资源库,给每一项实施途径制定详细的指引方案,在开展过程中追踪实施,专项视导,并及时发现问题、调试修正。
课程实施团队通过学习指引,厘清概念,根据课程框架创设真实的社会活动场景、投放多元的学习材料、营造平等的交往关系,在环境中支持幼儿的成长、在生活中渗透教育内容,开展绘本主题活动、节日节庆活动、角色游戏扮演、社会实践体验,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机生成活动。教师们在加强梳理提炼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得到成长。
教学相长、实践催生、环境诱导,全方位的内生课程产生了“1+6+5=N”的聚能效应。即以社会学习这一切入点,通过六大实施途径,自然整合五大领域的学习,获得 N项多方位的成长——包含儿童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和幼儿园的成长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的儿童观在悄悄地改变,教育理念持续升级,课程意识也越来越强,幼儿园里的保安叔叔、送报纸的叔叔都成了课程资源。教师的眼里更看得见儿童了,儿童的需要被更加珍视了。基于实际情况,幼儿园开展了许多绘本主题活动:许多孩子有了弟弟妹妹,“妈妈要生新宝宝了”活动适时登场,阐述了当前大宝二宝的“同胞竞争”,表达出从独享到分享的主题;活动“小青虫的梦”从品质的培养出发,支持大班幼儿为小学生活做好品质方面的准备;活动“我妈妈要去打怪兽”,捕捉疫情中的生活故事,形成课程内容。
有了课程意识,教师的教育行为更规范、教学目标更明晰,师幼关系更和谐,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教师们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关注课程总目标和活动目标的关系,将其有机结合。如小班主题活动“我喜欢自己”,教师从课程总目标“儿童的自信自理”,聚焦到“小班刚入园幼儿的自我认同,建立安全感”这一具体活动目标,将活动分为三个版块——“特别的我”“能干的我”“自信的我”,层层递进。不仅纵向思考各领域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本班幼儿心理成长的特点,还注重横向关注课程内容各版块和五大领域之间的联系与平衡,纵横交叉、有机整合。
内生课程品牌,成就教师的精彩
内生课程品牌分为两项内容,一是深化课程内核,二是延展课程外形。外形与内核相一致,课程品牌才真正具有张力。
我们用跨级组观摩研讨的方式解决教师组织角色游戏扮演的困惑;通过三级审议规避课程缺失;申报课题“以社会主题绘本为基点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聚焦绘本主题活动的开展,形成绘本主题活动组织范式;申报深圳市学前教育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幼儿在社会学习中成长课程建设研究”,优化幼儿社会学习课程方案。通过反复解读培训、学习运用,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活动内容与实施途径的关系等,我们始终坚守以儿童为本、以园所为根的原则,提升课程内部的生命力。
苦练内功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课程品牌的传播与辐射。第一,引导家长对课程产生认同感。家长通过担任家长助教的方式了解课程内容,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来拓展课程内容,参与家长沙龙优化课题实施。第二,每学期举办课程论坛,每学年举办课程年会,助推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梳理表达。每一位教师走到台前分享自己的课程故事,以期在理论中反思,在行动中坚守,在分享中增值。第三,参加各级论坛分享课程,如南山区教育局组织的第一届“对话课程、聚焦质量”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发言,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回归儿童,关注生活,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学术研讨会分论坛上发言等。
虽然我园的课程还不尽成熟完善,但在内生课程的道路上,真轨迹、真留痕、真成长,展现了幼儿园众筹管理的智慧,承载了教师们共生共长的喜悦。内生课程、培育团队,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将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幼儿园)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