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真,远离功利教育
2021-09-05刘文郭鑫
刘文 郭鑫
曾经网上出现过这样一个帖子:“我10岁的小侄子很聪明,奥数、围棋、轮滑成绩都好,全班考试成绩第一,英语口语也很棒。和他聊天,他居然说,他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父母没什么钱,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同学都拿iPhone7,他只有儿童手表。”有人说,他的父母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也有人说这个孩子缺乏同理心,早已忘记了父母的辛酸苦辣。
这个孩子是“成功”的:他成绩优秀,技能加身,长成了父母希望的样子。然而,这种“成功”给孩子脑海里根植的却是功利。生活里,太多家长唯学习论、唯成绩论,一味追求成功,孩子的幸福、快乐在追求升学的高分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功利教育最终酿出“苦果”。
近些年来,直播、短视频平台涉及未成年人问题愈加突出,炒作“网红儿童”行为屡见不鲜。也是在功利思想的侵蚀下,各路“神童”频现网络。有人号称日均写诗2000首,有人短短一年从“科研小白”直接变身专家写论文拿大奖……随着更多信息浮出水面,众多“神童”光环破碎,被证实不过是“皇帝的新装”:要么是家长捉刀代笔,孩子成为摆拍道具;要么是家长追名逐利,将孩子打造为成功学流水线上的提线木偶。说到底,这些都是家长功利教育的投射。当一株株幼苗被成功学浇灌,孩子沦为功利主义的工具,不单扭曲了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更对孩子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步步为营,落入功利陷阱
教育焦虑在作祟。《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家长的教育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很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放大孩子在一定时期内某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对孩子开展拔苗助长式的培训,一厢情愿要让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家长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什么,就给自家的孩子学习什么。功利教育引发教育焦虑,教育焦虑加剧功利教育。
心理偏差导致功利育儿。家长将成人世界的竞争与博弈心态延伸到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家孩子上了××国际幼儿园,面试没准备就过了!”“我家这个没怎么复习就上了××教育机构的精英班。”家长走在一起,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比孩子的特长优势,甚至比孩子的长相、个头。一旦别的孩子某方面比自己孩子强,家长就似乎很“丢脸”。而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哪一方面优于其他孩子,就成为家长明里暗里炫耀的资本。
趋利消费的价值观趋势。父母捕捉孩子的纯真日常当然无可厚非。然而,随着“儿童网红”模式的不断复制,面对变现的诱惑,一些家长不再只是单纯享受晒娃乐趣,而是费尽心思地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吸粉生财。近几年一些新生代娱乐明星的速成现象,更催生了家长的虚荣心理,有的家长甚至以不道德的方式利用孩子,继而将自己品牌化,以此获得高额的收入和稳定的保障。
功利化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误导儿童价值取向。一些家长到了周末就安排孩子赶场般上课外班,快节奏的生活,难免让孩子心浮气躁,而家长功利化的教育,无疑误导了儿童的价值取向。儿童根据父母传达的认知,过度加工信息或是加工不足,极易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念,影响对于周围世界的辨识。在虚荣心、功利心驱使下,家长看似为孩子创造了体验社会的机会,实际上往往是“利”字当头。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并未形成,在这样的影响下,他们无形中也会将金钱和物欲作为衡量很多事情的标准。
使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社会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通常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积极适应是指个体达到的或具备的与其年龄相符合、与个体的幸福力量和成长相关联的行为;消极适应是指个体与社会责任不相符合、不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成长的行为,主要包括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如纪录片《起跑线》中上海10岁“学霸”孙涵阳,父母送他参加了一次为期5个月的美国游学项目,然而,身为“学霸”的他面临了最不能接受的现实:数学作业太少。在国内,孙涵阳每天的安排都很紧,一份漂亮的分数单是他的主要目标。可是来到美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以玩为主的学习方式,已经习惯以大量作业、练习和考试为中心的孙涵阳完全接受不了,哭着否定了寄宿家庭妈妈让他玩游戏的建议。在高压的教育环境中,儿童缺少家庭情感支持,减少了与同伴游戏、交流的机会,对于身边人、事、物的看法,也通常容易脱离生活实际。失去对周围世界的辨识能力,成了禁锢他们思维的枷锁,从而使得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阻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品质、意图、情感、态度等,进行感知、观察及推断,以及对他们行为动因的理解与判断,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过早的社会化会造成孩子自我认知的模糊,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我们团队曾开展研究发现,儿童的自我认知意识从两岁开始萌芽,4到5岁逐渐清晰,并且是通过与身边环境互动逐步建立的。功利化的教育和过度消费行为使得幼童的身心长期处于成人世界,按照成人的规则,从事着成人的工作。如在一些儿童秀场和选拔中,年幼的孩子说着成人的话、摆着成人的姿势,脸上挂着成人的笑,举手投足是和年龄不相称的造作和成熟。这些孩子所处的环境不能提供与他们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匹配的互动和交流,孩子的自我认知就无法建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建立。
筑起家庭內部的童真“保护墙”
孩子自然、健康成长的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也不该被过度功利化、商业化的浮躁风气所污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从家庭内部出发,构建保护儿童的微观生态系统。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观念。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法再用直播“啃小”后,那些怀揣“成名要趁早”想法的家长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育儿观,摒弃功利短视的思想,不能以经济收入作为自身和孩子人生的唯一追求。这就要摒弃两个极端思维:一是“读书无用论”,二是事事都要争当第一。应引导孩子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切实尊重孩子的权益,给孩子提供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环境和教育机会,重视孩子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成长规律和生命体验。
充分利用示范的作用,父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尤为重要。一对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直播的父母,不可能教养出一个使用网络有度的孩子。亲子感情关系对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有显著的影响,与父母感情不好的未成年人单次上网时间更长;我们研究留守儿童也发现,由于家庭疏于亲子管教,留守儿童上网时间和内容也不可控。因此,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要放下自己的手机,提高亲子互动质量。可以利用假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听一些知识讲座,或者陪着孩子上山下海,贴近大自然。
父母协同养育,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2017年发布的《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家庭普遍意识到了陪伴儿童的重要性,有97.2%的家长表示愿意花时间陪儿童,但在超过55%的家庭中,妈妈是陪伴的主力,爸爸陪儿童时间较多的家庭仅占12.6%。父亲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带着儿童做运动,培养儿童的探索冒险精神。母亲则需要适当放手,为父亲提供带孩子的机会,对于父亲积极主动的陪伴,少一些吐槽和抱怨,多持鼓励态度。父母协同养育子女,合理分工,为儿童发展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