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负担”:序评写作的审美化阐释与学理性跃升
2021-09-05吴玉杰
王向峰的很多序评文章以前读过,这次集中细读100多万字的《辽河水润千章秀——辽沈地区文艺作品序评集》[1](内分七辑,分别评论诗歌、散文、小说、理论、书画、影视文化与以诗体写的作品序评),有一种熟悉中的陌生,陌生中的熟悉。卡尔维诺说,经典,每一次重读都像是首次阅读,有初识感;而初次阅读却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序评经典性的力量就在这里,“你有多高,你的书评就有多高”, [2]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这依赖于与序评相适应的本质力量。以前读王向峰写的序评,虽然有一些理解和认识,可还比较朦胧。这次集中重读,发现了序评丰富而深刻的蕴意。从使情成体的审美化阐释、文本意义的多重性发现到最后达成序评写作的学理性跃升,300余篇序评不仅为我们提供多种序评范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序评写作具有指导性作用,并对序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尤让人赞叹的是,为辽沈地区文艺作品写序撰评300余篇,更彰显出一个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对地域文化的深切关注以及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在民族复兴和东北振兴的大文化语境中,更具意义和价值。
一、文艺批评的地域关切
“甜蜜的负担”,是王向峰在《辽宁日报》主任记者高爽专访时所说的关于序评写作的感受。当然其中的甘苦他体味最深。序评集里收录的最早一篇写于1977年,为辽宁人作为主创的电影《兵临城下》辩诬, 最近一篇写于2019年5月2日,为张春风主编并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印象沈阳》写评《踵其事而增华》。我们看到的是42年间100多万字的300余篇序评,而在序评后面的是300余部、每部20万字左右的书(有的30万字甚至更多)一排排摆在那里。沉重的负担是必然的,而想到阅读文本、对话作者、愉悦会心处,或思量为作者点拨通途、增强信心时,尤其是考虑到助推辽沈地域文化发展,这负担便也成为“甜蜜的负担”。
批评在文学的历史化与经典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蒂博代所说:“文学的历史,是指残存到现在的几本书。文学的现实,是许多书,由书组成的滚滚流淌的河流。为了有历史,必须有现实。为了历史的回忆,历史也必须曾经是现实,即某种东西从中保存下来,伴随、围绕和掩盖这些东西的各种感觉和认识表面上看来仿佛一无所存,但它们确实应该存在过才能使某些东西留下来。……每日的批评伴随着文学每日的生命。” [3]但学界一直存有重视理论研究、轻视文学批评的倾向,有人只关注历史而忽视现实,因为历史有经典,而现实驳杂。王向峰充分意识到文艺批评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使研究、批评与创作融为一体,让书斋中的学理“在文艺现场的土壤上”出苗开花。他一直在文艺现场,并强调:“搞文艺批评的人必须接触实际,必须到现场,想办法主动地接近现时的文艺现象,再把它们带回来进行研究。” [4]数百篇序评凝聚着王向峰在文艺现场介入现实的力量,而300余篇却又分明地具体地指向辽沈地域文艺作品这个整体。
为辽沈地区文艺发展助力,是王向峰文艺批评地域关切中的“甜蜜的负担”。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自觉关注本地区的文学艺术,有学者认为写序评影响自己的研究,因而不屑于为此投注精力。对地域文学文化认识的偏狭和肤浅,对研究与批评意义的漠视和窄化是未能發现它的力量和势能的原因。“地域文化里海阔天高”,王向峰让我们看到地域文化批评与研究的崭新世界。
序评辽沈地区文艺作品,其中必然渗透着作者对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批评与研究的深刻思考。地域文化关涉人类空间文化的组合,在作者看来,“作为社会的人,不论在大的范围里属于某一洲、某一国、某一族,但他必定生活于某一地域的城市或乡村,而这一地域的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他的精神基础,成为自身心理原型中的基本构成。”他对书写辽沈地域文化的作品倾注热情,“品读纪述沈阳古今之事”的初国卿《沈水之阳》之形容近切、情趣挥发与审美寄托,品评马秋芬《老沈阳》“地域文化的发扬”,品味王秀杰《辽水行记》的实地在场性和丰厚历史感。如此分析张成良讴歌辽阳太子河的《诗唱河东》:“我看到他有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这使他广泛施放与挥发在他的第二故乡辽阳这块土地之上……凡存于古今乡土之上的,无不是乡土文化的资源对象,这些对他都形成为一种召动,让他萦怀不息,并能自觉地转化为一种实践的责任。这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大任。”其实,这些分析又何尝不是王向峰自身乡土情结外化为为辽沈作者书写序评的现实实践,从而彰显出的历史与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种情结、责任与担当,使他热切关注、深切理解地域文化,精准把握、精妙阐释漫散在序评对象中的文化言说。
地域文化批评与研究,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大文化研究指向。白长青在《辽海文坛鉴识录》中指出:“特别关注辽宁与东北地区的文学与文化,并在对象上从个人而伸延到群体,由现象而追溯到历史,由文学而扩展到文化,构成为对于文学——文化的全面、立体的研究。”王向峰对这一选题极为赞赏:“他这个研究方向的前途是非常宽阔的,而且越研究越会感到充实,谁走进这个领域,如能努力以行,不仅会选题无尽,而且也会因为对象内容的现实性得到更多人们的更大关注。”进而认为这一研究是“给地域文化发展的理论支持”,并通过营造地域文化氛围为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建设与发展助力。由此可见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地域文化里海阔天高”,为许宁著作《根脉与生发——直面东北地域文化的女性思考》写的序评足见王向峰对这个问题的深度考量:“地域文化研究是大文化的研究,所要求的是要贯通各种分体文化的存在,不仅要对之分别地给予历史与现状的解读,还须找到带有地域文化之魂的‘道通为一的东西。”
但300余篇序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书写地域文化的作品,王向峰把目光投向多题材、多体式的文艺创造,勾勒出辽沈地区40余年文艺发展的概貌。40余年,他自觉地不遗余力地为辽沈地区文学艺术作品、论著书写序评,呈现辽沈文化景观,助推辽沈文化发展,表现出文艺批评的地域关切,并从中探求各种文体的本体性特征,进而实现对使情成体最具体化的审美阐释,对序评写作的学理化跃升。
二、使情成体的审美化阐释
如果说,写序评对于王向峰来说是 “甜蜜的负担”,那么,我们阅读序评,是在“甜蜜的负担”背后发现序评写作使情成体的审美化阐释与学理性跃升的真相。
300余篇序评非常重视使情成体的具体化过程乃至审美实现效果。使情成体,由英国美学家鲍桑葵提出,其核心要义是情感的对象化。他认为,艺术家“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特殊灵魂”。艺术家“在自己的媒介里创造一个他能引为满足的情感体现”。 [5]关键在于,审美主体如何把自己的情感对象化到审美客体之中,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达成美的实现。王向峰的序评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从各个角度透视使情成体,完成审美再造,发现艺术的真谛,使读者知其然、作者知其所以然。
使情成体是判定文学与非文学、文学性足缺的重要标尺。王向峰谈吕公眉、曾岩、都媛的散文创作使情成体之自觉,评王辉使情成体之化合,论鲍尔吉·原野《更多光线来自黄昏》使情成体之“从容与精巧”。使情成体之文学性在不同的文本中呈现的样态不同。
当然,使情成体不可能凭空而降。王向峰探赜冯大中使情成体的创作源泉,白炜使情成体的“立意前提”,郭兴文使情成体的诗意寄寓,以及王充闾使情成体在虚实之间、有无之间、内外之间联动而成,这些充分表明使情成体的难度。因而,它对于创作主体有较高的要求,王向峰针对刘广明创作谈视野之广度,于李仲元咏史之诗谈学养之厚度,就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谈审美之力度。而在使情成体的具体化过程中,王向峰提炼初明玉画作,张恩华、张成良、王今胜、屈明鹏诗作的特性要点更值得注意:一是取“对象之神”,并不是“空陈物态”;二是用“诗心之悟”,而不是固化附着;三是在对象中 “留驻”,“沉思”意义;四是“外化之功”,“语言表现的成功是使情成体创造的起点,也是使情成体创造的收结点”。
在我们的语言表述中,使情成体呈现为这样一种过程,而实际上使情成体的文本生成并不属于同一构型,王向峰揭示使情成体的三种情境:论述刘树林的诗时,谈到两种,一是“积存无限情思而作诗时只要使情成体即可实现为诗”,二是“到对象世界中去寻求激发、擢拔诗情的引端”,而后使情成体。评论郭廷建的创作指出的情境,我们可以视为第三种:“情思就是即兴之感,有眼前景象,有心中思考,所咏之事不复杂,所抒之情也无迂曲,就是即事成篇,使情成体”。这三种情境和构型,虽针对具体作品,却揭示文学创作使情成体带有的普遍性规律,正体现王向峰所说“你有多高,你的书评就有多高”的论断。
“使情成体熔铸风格”。使情成体的“造化之功”在文本世界中彰显:吴冕的诗词获得“审美韵味”,李仲元稽古尊贤诗作的人物在历史情境中“复活”,王充闾“创造了独有的经验,使主体与对象的互纳与互化,历史与现实的同构与同一,风格与体式的沉稳与超越,都达到了相适相偕的地步,为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我们感叹作家艺术家使情成体的创造,惊叹王向峰在对象中发掘使情成体的审美阐释,为读者开辟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如果说,作品是创造主体使情成体之编码,那么王向峰的序评即为审美阐释之解码。不仅解码具体文本,而且是打开创造之门、解码艺术本体之秘密。序评的解码构成对使情成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阐释,不仅对于写作者来说明晰自己创作的已然与应然,而且对于读者来说通晓创造秘密的豁然与欣然,当然对批评者来说趋向探索批评路径的毅然与怡然。
三、文本意义的多重性发现
面对文本,序评揭示文学艺术与批评的规律性,从而把序评上升為学理性的高度,这是王向峰序评写作的实践,也是他总结序评的箴言。在王向峰序评创作文本中我们看到使情成体的审美过程与艺术实现的“本质属性”,而在对于理论批评文本的序评之中,我们看到的则是序评文体的“真相”。
“你有多高,你的书评就有多高。”究竟在怎样的意义上理解这句话?书评的对象并不能决定序评的水平,书评的主体才是决定性因素。王向峰为辽沈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人写序评,如他所说:“需要把你的理论素养带到里面去,让你从书斋中得到的学理性的东西在书的土壤上、画的土壤上、电视剧的土壤上出苗开花。” [6]王向峰如是说,如是做。他的理论与批评的序评世界,给我们提供对序评写作的规律性认识。序评写作在于文本意义的发现,序评的水平在于能否进行理论概纳从而提升为“范畴评论”,进而“使评论跃升到审美研究层次给创作以理论评量与推动”。
首先,发现读者未了解之意。读刘东杰的《灯下书影》,王向峰这样看序本身:“这类对书说话的文章,固然有被书所感发而主动作书评的,但一般都不是因书而命笔的,多是由于有人相托与相求,或出于责任和工作需要,要对某一本书写点看法,起到向读者推荐和引导作用,而主调还应是肯定与鼓励,文字虽不是长篇大论,但还应字斟句酌,分寸适度,写起来并不容易。”肯定或鼓励,一如法国批评家法盖所说的“寻美的批评”:“寻美的批评面向读者,其目的是让他们明白一本新书或旧的书中有什么好东西以及为什么好。” [7]序评“教我们怎样欣赏” [8],在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导引作品走近读者,读者迎进作品,形成共振效应。王向峰认为:“为书写序写评,关键之处在于从书中看到了什么意义。因为要说书中有什么,就是书中所写的一切,这是看书的人可以自见的,但所见这些现象究竟有什么意义,并不是所有人只要读了就能了解它的基本意义,这时书的序评作用就发生了。”一般的读者在作品的表层能指中驻留,并不一定能在文本的深层所指中沉思意义。发现一般读者未了解之意,通过序评把它传递给读者,从而加深读者对作者、文本的理解,使读者在作品的意义世界里丰富和发展自身。因而,“有助于读者切入文本”,在王向峰看来,这是序评的基本作用。
其次,发现作者未意识到之意。“不仅要见出一般读者所未见之处,而且也要见出作品的作者虽写得出但却并没有深入意识到的东西。”王向峰序评《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一书时提到的这句话,具有深刻启发性。尽管作品由作者创造,但有时作者并不是完全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这是由创造主体、创作过程、语言表达、文本生成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创作小说《奥勃洛莫夫》,看了杜勃罗留波夫写的关于《奥勃洛莫夫》的评论,才猛然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书评对文本的意义再造有助于作者反观自身。“有时候艺术家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自己在描写什么;但是批评家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说明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 [9]书评对文本意义的开掘,超出作者意识到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说,“形象大于思想”需经过批评家意义开掘之后的“认证”才能够体现出来,因而批评的价值进一步显现。正如王蒙所说:“好的评论是一种独特的阐释,这种阐释不但远远超过了一般读者对于一些作品的领会而且大大超越了作者已有的感觉。”[10]
作者未意识到之意的发现,通常是从正向的意义增值这个角度来谈,而实际上,作者不仅可能未深入意识到自己作品的“意义”,更可能未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关于理论与批评的书评,王向峰在“鼓励”“肯定”的“主调”之下,在某一特定之处的“点出”不仅会“点醒”作者,而且为拓展研究和深化批评的方向与路径进行宽度和深度引领。为《新历史主义与历史剧的艺术建构》写序,他谈道:“咏史诗、历史散文的存在,它们在创作成因上,与历史剧的成因与受因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比历史剧更能显示出成因之因。”王向峰点出作者没有意识到的“成因之因”,这敦促作者不断思考,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如何能够在宽度、深度和高度上有所突破。针对有学者评论病榻之厄给王充闾的创造带来的深远影响,王向峰在序中写道:“即使充闾没有那场病榻之厄,他也会走向对他来说是必然归宿的历史题材的散文写作。”因为“一是那场病榻思索不过是充闾人生之悟的一种急遽转机,以他的文化素养、人生经历和禀性赋成,他以儒家思想入世,以道家思想治性,早晚是要全然進入历史沉思之境的。顿悟不过是完成于渐进的超升。”“二是人越是成熟,就越加趋向历史。”王向峰从人生的偶然中看到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创作的必然,启发我们从更深层次思考作家创作的深层原因,而不能拘泥、胶着、沉浸于偶然之中,使作者自己的“发现”变成封闭与固化的存在,阻碍、限制思维的外展与飞升。
最后,发现批评者未发现之意。正是从这个角度,王向峰肯定金红《〈朝花夕拾〉的诠释与解读》一改“童心禁锢”旧说、发现鲁迅的“怀旧”“惋惜”与“哀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一条经验,“对于具有深层审美意味的作品进行导读,不仅应该实现对于作品的全面领读,给人以对于对象的全面介绍,还应有对于作品对象的属于解读者自己的特殊体会与理解,给人以非此解读以外不能得到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审美创造性的解读。”我们可以把序评中的这句话和王向峰的另一篇理论文章《文本的意义生成与解读类型》进行互文性阅读:“作为解读者一旦从作品幻含中作为或有的意义把它发掘出来,又成为不可能不这样承认的投注意义,不能不说,这是从作品幻象中来又以切实的揭示投注到作品中去的意义发现”。 [11]“非此解读以外不能得到的东西”“不可能不这样承认的投注意义”,可以看到意义发现的创造性之所在——从已有的别的解读中看不到的意义发现。
发现读者未了解之意、作者未意识到之意、批评者未发现之意,正如郭沫若说:“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现的事业。文艺是在无之中创造,批评是在砂中寻出金。” [12]序评面对的对象有限,但在序评中的思索、寄托和发现则是意义的引发、延伸、深化和升华,从而拓展和丰富意义空间。正如王向峰为张红星《长夜书香》作序,肯定其成功,思考“让历史的文化存在变成现实的文化存在”,给读者、作者和批评者以余味悠长的意义发现、精神启悟和思想引领。
四、序评写作的学理性跃升
发现意义是序评的首要原则,而如何使发现的意义在序评中实现价值最大化,亦即意义如何更加有效,则是序评关键所在。这依赖于在发现意义的“蛛丝马迹”中搜寻可以提升为范畴的实质性和本质性存在,然后以范畴评论的形式回到意义之中,使发现的意义不仅得以“呈现”,而且内聚力和辐射性共存。
首先是理论概纳与范畴评论的提升。范畴,从希腊文翻译而来,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文学理论如果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研究是不可能的。文学的准则、范畴和技巧都不能‘凭空。可是,反过来说,没有一套问题、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 [13]从批评的角度来说,范畴是联结意义和表述的核心质素。从一般性序评到范畴评论,对批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王向峰在写给张翠《文学与精神家园》的序中说:“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作家的作品具有多少可以上升为审美范畴的潜质,是作家作品的艺术层级的标识;而一个评论家对于所评论的有潜质的作品,究竟能不能进行理论概纳并从而提升为范畴评论,这就是评论家的水平表现了。”
翻看300余篇序评,我们发现,很多序评或以范畴立题,或在文中围绕范畴展开,比如审美期待、使情成体、心象等。王向峰聚焦林声题画诗的“文本间性”、彭定安“凌云健笔意纵横”中的文化选择、张毓茂的“东北文学情结”、牟心海艺有多成的“超越创造”、石杰“文园里的痴心守望者”的精神同构以及轩小杨先秦两汉音乐美学研究的“论从史出”,由此出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关于王充闾诗文的评论《审美情结的创生意义》何以成为经典性的评论。这篇文章首先提出审美情结作为“心理集结的心理丛”的“先在敏感性”影响王充闾的艺术构思,推动他的文学创作,由此指出废墟情结、庄禅情结、梦幻情结、诗语情结之于王充闾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审美特性。“由于这几个情结的作用,读他的作品,有时甚至难以分辨:他写的那些诗文,是依赖积淀于心底的情结粘连住了生活的一个个素材,还是生活中的一件件材料唤醒了他心中潜伏的情结。所以,他写的人和事,不论怎样纷纭挥洒,但写出的这一切,既属于生活中的万有,又多是他心中的情结的生发。”接着分别分析四个情结的审美呈现与文本生成,表面看四个情结是并列关系,而实际上这四个情结自有内在逻辑。从废墟情结的空间聚焦到庄禅情结的人物凝视,再到梦幻情结的内心探问,最后诗语情结的情思外化,每个情结都是整个审美心理的一部分,王向峰从情结指向的由外到内逐步深入地缕析,让读者明晰王充闾审美情结创生意义的同时,更看到王充闾所建构的审美心理大厦。
范畴评论,不仅是王向峰序评自觉的具体化实践,而且成为他衡量一个批评家水平的标准。刘萱以“自由生命创化”进入宗白华美学体系的核心,徐迎新从人类学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聚焦,张翠以“家园”为中心审美范畴对文本加以理论分析,阎丽杰以民俗审美文化为题点展开理性探寻……王向峰在序评中特别重视这些批评和研究的理论概纳和范畴提炼,它是序评学理性跃升的重要前提。
其次是规律探求与整体研究的跃升。范畴评论的对象是具体化的,而序评的最终指向并不止于具体,而是从对具体作品的批评中上升为对共相规律的探寻,从而实现从具体批评到整体研究的跃升。
理论不能凭空而生,许多经典理论都出自序言和评论之中。批评不能止于批评,它起于批评,归于研究,达到理论的升华。“理论生于品评”,王向峰以此题为刘树元的《艺术的审美阐释》作序。他说:“文艺批评的理论含量的取得,也并不是自然成就的,它有赖于批评家的思想、文化、审美修养的多重建构,及其施用过程中与作品实际的结合与理论升华。所以这个境地的实现是要把科学思辨的自觉追求达于真理境域的逻辑形态。因此,从文艺批评跃升到文艺理论和美学层面的研究,乃是文艺批评家对有限对象的评析提高到对共相规律的探求与阐发的飞跃过程。” 批评面对的是具体而有限的对象,文学艺术的共相规律隐含于对象之中,批评者就是通过对具体对象的分析,找寻、发现共相,从“入乎其内”的批评具体性、有限性创化成“出乎其外”的探求广泛性、共相性,这时的品评才能跃升到理论研究层次。
“使评论升越为研究”,王向峰以此题为王宁的《心灵与文学相遇》作序,可见他对這个问题的重视。“王宁文学评论的许多立题和主旨,出发点都在于解析和阐释作品,但她在行文中的目标在于探求作品的意义与表现,上升为从理论规律的整体层次的把握,能给作家与读者以超越作品本身的认识。”超越具体而有限的批评对象,发现规律,是评论的深度和高度表现。王向峰的序评作品,总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批评到研究,或者说,几十年的批评—研究式实践已经成为他的常态,而无所谓“自觉”“有意识”。他评价刘文艳散文集《一纸情深》的艺术结构,以框形结构、游走结构、联想结构、宅院结构分而论之,在9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分析参照中,突出文学个性表征,同时追寻艺术共相规律。
由此,在给评论著作的序评之中,他特别注意这些著述是否从评论跃升为研究。王向峰认为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以“村庄叙事”定名,“正好避开了过去和现在习惯上认为的写哪方面就是那方面的题材的滥用”。这一概念界定和范畴框定利于文本分析,“韩春燕在当代村庄叙事作品中以民俗文化为线索,广泛搜求与归纳,展示了乡村民俗所勾连的叙事情节,分析了众多的作品中的民俗叙事。”可以说,搜求法是在分析具体的对象中进行,而归纳法则是为了寻求共相规律,“彰显其意义性”,即物态凭借与风俗描绘在推动情节展开和实现主题深蕴中的作用。因而《文字里的村庄》以范畴评论为核心,构筑村庄叙事的研究格局,具有深刻的学理性。搜求与归纳,虽是王向峰针对《文字里的村庄》呈现的具体现实而提炼的,实际上它对于从批评到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来说,具有共相规律性。
最后是理论话语的透脱与诗意的韵味。意义发现,范畴评论,规律探寻,从审美化阐释到学理性跃升,不是泾渭分明的阶段性存在,其内在逻辑性有待于化为理论话语透脱出来。而学理性也并非意味着枯燥的概念性的堆砌。“一个伟大批评家和一个平庸批评家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给这些重要的概念以生命,能够用呼吸托起它们,并时而通过雄辩,时而通过精神,时而通过风格,给它们注入一种活力;而对后者来说,这些概念始终是没有生气的技术概念,总之,不过是概念而已。” [14]王向峰用诗意的“呼吸”托起概念和范畴,给序评注入诗性活力,他的序评世界是理论话语与诗意韵味合一的世界。
“评论对象的实际性自不待言,问题是论析文字怎样能从作品的情节关系分析中化为理论话语透脱出来,这才能上升为真正的审美评论之作”,这是王向峰为范垂功评论集《生存价值的艺术观照》作序《提灯为别人照路》中的一句话。范畴评论和规律探寻已经为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其最后的实现则是理论话语的表达。300余篇序评,以具体文本立题,切入事理,注重从学理上展开分析。理论话语的表达显现为高度凝练的理性概括,语言表述极为简约,逻辑性强。谈牟心海《彭定安的学术世界》“在评析学术世界时以人为基础,做的是由人到学术,又由学术到人的文章,可谓评其书在于知其人,知其人又在于读其书”,概括出成书的外在过程与内在肌理,接着分析如何把“平理若衡”和“照辞如镜”的理解,“与作为动力因的朋友之谊和敬佩之情结合起来,并以之进行研究,实现科学的公允,理论的合度”,由此提出理性制衡在学术评论中的重要性。
理论话语的透脱是300余篇序评普遍而显在的特征。但如果真正进入王向峰的序评世界,我们会发现其还蕴蓄着浓浓的诗意,这不仅表现在第七辑“以诗序评”、文中诗词引述、序评以诗结尾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标题的凝练、词句的遣造、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讲究对称、节奏和韵律,有时如同闻一多所说的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最好的文学批评是那种既有趣又有诗意的批评,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代数式的批评,以解释一切为名,既没有恨,也没有爱。”[15]300余篇序评,一是有的大小标题十分“讲究”诗意的韵味,比如“旧云新影蕴高章”概括高擎洲教授的现代文学研究成果,“叩寂寞而求音” 评丁宗皓散文集《阳光照耀七奶》等,标题内涵与对象蕴含高度契合,可称为“神合”之境。二是文中概括提炼关键处力求对称,比如谈林声《灯窗诗影》的内容大体上有三类:“一是游走得诗,二是回忆成诗,三是题画留诗”。三是词与词、句与句之间节奏感强,并以节奏推动内在逻辑,比如“高海涛《英格兰流年》,在乡土亲情体验与欧美文化浸润中,以意识流贯串的情趣与理趣为线索,用风行水上的涣然文字,构建起别有兴象内涵的文化散文体式。”凝练简约的语言内含的节奏感荡起诗意的回响,激起读者的阅读快感和品鉴美感,构成300余篇序评的特殊“景观”。
“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学理的和理性的精神评判活动,它还必须包含感性的审美欣赏和灵动的情绪抒写,记录着从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激励或引发起来的一种美学嗟叹的音域或情感怡悦的脉息”。 [16]王向峰的序评世界,理论话语的透脱而产生的学理性一看便知,而它的诗意的韵味,是越读越品越浓。我们并不知道诗意的韵味是否是作者的主动追求,但它却是序评的客观实在。理论话语的透脱与诗意韵味的融合,越来越成为序评的鲜明表征,这在王向峰2020年7月发表的《千年文化 一脉相承》一文中看得更为清楚。这篇文章以陆机《文赋》为学理根基,从三部分分析王充闾《文脉:我们的心灵史》:先以 “立干”为核心,析文脉的“多元互补,杂而不越”;接着从“因枝振叶的伸张”,谈“文人墨客,各领风骚”;最后切入“女性的命脉”,论“豪放婉约,风华绝代”。[17]这些题目和观点的凝练,非常切实地分析文本特点,同时又让人感觉到“非他莫属”的表达方式,它让每一位读者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还有一种在回味余韵中发自内心的认同。读者在阅读的品咂里沉入其中,而又被作者自觉带出。这种“非他莫属”的表达,是一种理论家批评、批评家批评、作家批评的三合一,源于作者古今中外作品经典、批评文萃、理论精华融会贯通的学养并于一具体化的序评中绽放,当然和他作为诗人、散文家也有密切关系。
序评在于发现,序评之评,则是发现的发现。王向峰对于理论、批评的序评,不仅让读者思考评论应该从作品中看到什么,而且要看到一般读者、作者自身、有的批评者所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样对于文本意义的发掘才更有意义,让很多人从中窥见序评的“秘密”,王向峰的序评抽炼出序评的本体性特点。从这个意义来说,他关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序评是使情成体的审美化阐释、为序评写作做了范本,而对于理论、批评的序评则让我们从学理上认识“序评是什么”的本体所在,揭示范畴评论、共相探求等序评的方法、路径、指向,以及如何通过理论话语与诗意韵味融合实现学理性提升,成为指导序评写作的范本,更是研究序评的范本。
王向峰的序评世界汇聚辽沈地区40余年诸多“缘情而作的艺术家,使情成体的艺术品”。2019年的序评结束,2020年之后的序评已经开始。在“甜蜜的负担”中,“运用媒介的成功感,和获得自己所要的达到准确效果时的意义感”,[18]更多地交织着助力辽沈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王向峰文艺批评的地域关切,在振兴东北的文化语境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给文艺创作者以启示,更为批评家和理论家自觉助力地域文化发展以重要启示。
〔本文系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项目“经典性建构与辽宁文学新时代”(LNSGYP200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玉杰: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王向峰:《辽河水润千章秀——辽沈地区文艺作品序评集》,万卷出版公司,2019年版。下文相关序评的引用均出自此书,不再一一注明。
[2][4][6]高爽:《学者王向峰新作〈辽河水润千章秀〉出版 让书本理论在文艺现场的土壤上开花》,《辽宁日报》2020年1月2日。
[3][14]〔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页,第196-197页。
[5][8][18]〔英〕鲍山葵:《美学三讲》,周煦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1-32页,第18页,第36页。鲍山葵,现多被翻译成鲍桑葵。
[7]郭宏安:《读〈批评生理学〉——代译本序》,〔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页。
[9]〔俄〕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的王国》,《杜勃罗留波夫选集》,辛未艾译,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248-249页。
[10]王蒙:《红楼启示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11]王向峰:《文本的意义生成与解读类型》,《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12]郭沫若:《批评与梦》,《创造(季刊)》1923年第1期。
[13]〔美〕勒内·韦勒克、〔美〕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5]〔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5页。
[16]朱寿桐:《重新理解文学批评》,《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17]王向峰:《千年文化 一脉相承——王充闾〈文脉:我们的心灵史〉评介》,《光明日报》2020年7月11日。
(責任编辑 刘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