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1-09-05徐勇

艺术广角 2021年4期
关键词:总体性文學徐勇

徐勇

虽然说20世纪90年代被认为是一个总体性坍塌的年代,但90年代的文学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趋向式微或转向市场。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走向边缘,其实也是从另一个向度回到文学自身。新时期以来的经典长篇诸如《废都》《白鹿原》《活着》《丰乳肥臀》等都出自90年代,另一方面,90年代文學又症候纷呈,新世纪文学的种种新变,都能在90年代找到端倪。90年代文学的驳杂、丰富及其多重可能,某种程度上使得任何针对其所作出的简单判断或预测都显得捉襟见肘:20世纪90年代文学之沉潜与浮躁同构的特征,非80年代所能比拟。近些年来,随着“重返80年代”研究热潮逐渐降温,“重新评价90年代”作为一个议题也浮现和凸显出来。这既是时隔二十年多沉淀后的历史评价,也是针对90年代的重新审视。90年代文学作为一个议题,其价值正体现于此。下面这一组文章可以说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很好地回应了这点。是为记。

(徐 勇: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猜你喜欢

总体性文學徐勇
研究生科研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死亡
“文学泰斗”的由来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经验的碎裂和意义的困境
文學發展:優勢與挑戰併存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从总体性视角看葛兰西的“有机”概念
情动百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