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2021-09-05朱柏林

湘潮 2021年4期
关键词:任弼时水渠窑洞

朱柏林

在延安期间,任弼时分管中央机关、组织、外事、农委、妇委、青委等项工作,日理万机,十分繁忙,每天几乎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然而不管怎么忙,他都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农民家庭,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困难。在他看来,革命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利益。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已经伏案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弼时,决定到窑洞外走走。走出窑洞后,他信步向平川走去。一路上,他看见地里的玉米苗因久旱无雨,叶子都黄了,心里十分不安。正巧,他看到几个农民在水渠边舀水浇地,可水渠里的水流很小,半天也浇不了一块地。

“老乡,在浇地啊?”任弼时走上前去打招呼。

“天旱浇园子嘛。”老乡头也不抬地说。

“可是看这细水像猫尿一样,什么时候能把地都浇一遍啊?”任弼时说。

“没办法呀,有水总比没水强。”老乡道。

“这水原来就这么小吗?”任弼时又问。

老乡说:“不是的。这渠刚修好那年水很大,后来年久失修,到处渗漏,水就越来越小了。”

任弼時沉思一阵,问:“那水源有问题吗?”

“水源没问题,只要渠修好了,水是用不完的。”

任弼时听后,略一沉思,然后折身返回。回去后,他立即向毛泽东汇报,说只要修好渠,就可以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毛泽东表示同意组织力量整修水渠,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任弼时负责。

于是,任弼时立即组织机关干部帮助农民整修水渠。他们自备口粮,日夜奋战,没用一周,一条长6000米、宽4米的水渠就整修完成了,附近1400亩的土地当年受益。

水渠整修好后,村民们欢天喜地地引水浇地,干枯的庄稼又逐渐恢复了勃勃生机。人们非常高兴,给这条水渠取名为“幸福渠”。

猜你喜欢

任弼时水渠窑洞
与你携手长征
我的乐园
任弼时教练警卫班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陕北窑洞民居
大西北的窑洞
最重的工作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