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运动技能学习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2021-09-05马杨旭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会体育教师阶段

马杨旭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的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意见》把“教会”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质量作为体育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教会”的概念比较宽泛,许多体育教师对“教会”的理解有较大差异。学生的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教会?不同项目、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运动技能教会的标准是否一样?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使“教会”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真正落实。

一、明确“教会”三层次

理解课堂教学中的“教会”内涵,先要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根据运动心理学定义,运动技能的掌握有3个阶段,这也是教会的3个层次。

第一层次: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此阶段学生初步体验技术动作,了解运动技能相关知识、动作组成、练习方法等,对技术动作获得感性认识。在此阶段,动作条件反射不稳定,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或错误动作。

第二层次: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此阶段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建立基本动作的定型,能顺利、连贯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但条件反射不稳定,当遇到新异刺激时容易产生错误动作或动作容易变形。

第三层次:自动化熟练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通过反复练习,动作标准、准确、优美,基本形成了牢固稳定的动作定型和条件反射。

二、構建“教会”质量分层金字塔

《意见》要求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意见》明确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3大内容,也说明了“教会”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质量的目标层次是不同的。学生需要学习体育运动相关的健康知识以普及、了解为主,达到认识定向阶段即可。学校较普遍开展的体育项目诸如田径、球类等,需要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能较熟练运用达到联系形成阶段。《意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持续的练习建立稳定的动作定型,达到自动化熟练阶段。

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建立运动技能质量三层目标“金字塔”(图1)是落实《意见》精神,实施课堂教学的最佳指导模式。“金字塔”第一层呈现的是学生应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常识和运动创伤救护方法等是科学、安全参与体育运动的前提和基础。健康知识虽然不需要深入学习掌握,但是要求学生了解并能为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指导,达到认识定向阶段。第二层呈现的是基本运动技能类项目,诸如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体操中的前后滚翻,篮球中的运、传、投等运动技能,需要教会学生建立动作定型,能比较顺利、连贯地完成动作并通过课程规定的达标测试、技术评价等考核,达到联系形成阶段。“金字塔”最高层呈现的是学生在第一、二层的基础上选择1~2项适合自己长期参与的运动项目作为专项特长发展。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练习,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达到自动化熟练阶段。

三、建立“教会”质量评价体系

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没有适用于所有学生的统一体育运动技能学会的标准。学校应根据《意见》要求,建立分年段、分项目、分性别、分兴趣、分特长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会”质量评价体系,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考核评价中落实。按照评价体系(表1),让学生在“学乐”的环境中达到“学会”的目的。

表1以某中学制订的初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教会”标准为例。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中,了解教材所要求的体育健康知识并达到认识定向阶段。学生普及性学习掌握体育课程规定的诸如田径中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体操的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女生)、武术的健身长拳,足球的脚内侧踢球(男生)等技术动作要领,并通过体育课程设定运动技术标准的测试与考核,达到联系形成阶段以上。根据学校特色和中考体育的需要,选择乒乓球、游泳为选项教学项目,要求90%以上的学生普及性了解乒乓球运动知识及掌握基础的乒乓球推、挡技术动作,达到认识定向阶段。中考体育要求大部分学生(除部分不宜游泳的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动作,并能通过50m距离的技术考核达到联系形成阶段。学生在基本运动技能和选学运动项目中,选择一项适合自己身体基础的体育项目作为专项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比赛,不断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及运用技术能力向自动化熟练阶段发展。

四、落实“教会”质量提升教学方法

运动技能形成的3个阶段是紧密的递进关系,“教会”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勤练、常赛”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目标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上,组织在体育锻炼课、大课间操、校外活动等环节进行技术动作的“勤练”。在持续长时间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建立动力定型,减少多余动作、纠正错误动作,能比较协调、连贯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使动作更加熟练,达到联系形成阶段。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单手肩上投篮练习,使技术动作协调、准确,能在无对抗情况下有较高的投篮命中率。

学校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体育教师通过竞赛体系,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经常性的“常赛”,让学生在激烈对抗状态下,建立巩固动力定型,技术动作准确、优美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破坏。如,校内外组织各级各类篮球赛,让学生在强对抗比赛中运用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不断地提升投篮命中率,达到自动化运用阶段。

学校应根据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教会标准,精准考核教师的“教会”质量,切实提升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质量,使课堂教学真正完成“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数量向质量的根本性转变。

猜你喜欢

教会体育教师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What I've Learned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