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 突破 思考
2021-09-05何旭鹏黄俊周志运
何旭鹏 黄俊 周志运
第七届全国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录像课评审活动于2021年4月8日—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明升小学举行,本届录像课评审活动小学组体育课共60节,其中自选教材49节,包含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等,指定教材11节,包含田径、体操、武术。纵观60节小学组录像课,每节课都有新意、有特色、有看点。
一、小学体育录像课展示亮点分析
1.目标意识强,达成效果好
纵观小学课的教案,大部分课的教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都有分层,如,通过学练,80%的学生能完成什么任务,50%的学生能学会什么动作,基本能够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用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具体化地表述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设置既考虑了全体学生,又考虑了学生个体的能力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在各个环节尽量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每节课的教法、学法都围绕学生达成目标服务。还有部分执教教师在课的设计中注重安全防范问题,针对教材特点,预设安全预案和解决措施,整节课能够较好地体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通过运动技能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目标。
2.设计思路巧妙,教学流程创新
在《五步拳》一课中,执教教师的教学构思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木头人和“石头、剪刀、布”的小游戏,在游戏中融入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巩固武术基本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武术情境游戏“侠盗神捕”中,将体能锻炼和所学动作有机结合,使学生玩中有练,边练边玩,在充分锻炼体能的同时,巩固所学动作,感受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在《踢毽与游戏》一课中,执教教师将民间传统运动项目毽球进行创新,以情境和游戏贯穿整节课,准备部分设计了革命情境,让学生感受革命情怀,基本部分使学生从花毽操的动作中感受不同踢毽方法的徒手动作,再通过抛接毽子、一抛一接等练习和闯关比赛,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螃蟹爬爬爬”和“螃蟹夹夹夹”锻炼学生的核心力量,最后通过“小老师”环节,实现互帮互助,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3.开发器材资源,辅助教具增效
在《跨越式跳高》一课中,执教教师自制器材,将PVC管分别用作“地杆”“斜杆”“跳高架”“标志物”“PVC彩棒”等,这种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器材的方法,让评委们耳目一新。练习中,其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更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一物多用、巧用、妙用、活用”。此外,器材PVC管有红、黄、蓝、绿、白共5种颜色,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与艺术享受。在《少年拳一套》一课中,执教教师自制水平靶,以游戏“打得着”“转的多”击打水瓶,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弓步架打、马步横打的动作需要上下肢协调发力,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4.教材处理恰当,方法手段新颖
在《少年拳一套》一课中,执教教师以学生熟知的《中国功夫》的歌词为口令与1-4动相对应:卧似一张弓(震脚架打)、站似一棵松(蹬踢)、不动不摇坐如钟(弓步架打)、走路一阵风(垫步)、南拳(马步横打)和北腿(弹踢),少林武当功(并步抱拳),让学生能够更容易记忆动作的方法和路线。在《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一课中,执教教师运用体能圈与标志杆组合创新了多种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与学的方法,并贯穿运用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练习效果,学生容易获得成功體验,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在主教材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夺宝”“最佳拍档”“穿针引线”等多种趣味的学、练、赛,让学生在饱满的兴趣状态中掌握动作要领并运用技能。
5.信息技术助力,智慧体育出彩
在《双脚轮换跳》一课中,执教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媒体,将数字化技术引入课堂,采用节拍器为学生播放节奏,以提高学生的跳绳节奏感。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双脚轮换跳的技术动作时,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数据的分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并在课后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爬行组合》和《技巧组合——肩肘倒立》课堂中,执教教师通过设备数据,观察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为调整学生练习和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教师还运用设备对学生的动作规范、运动强度、心率进行监测,这也便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
二、小学体育录像课评审的思考与建议
如果从精彩、高效、艺术的层面衡量,本次活动还有较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和上升的空间。评审小学组60节课后,评委就本届小学体育课教学展示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体育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技术”为单一维度的设计模式,走出体育教育教学长期的“教教材、教技术”困境,所有的技术学练都应朝着“比赛环境特征+技术运用特征”设计,技术的来源与功能(知识条件化)、技术与技术间的区别与关联并形成技术组块(知识结构化)、技术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知识情境化)应该成为设计的主要思路。
1.知识条件化是实施用教材教的重要基础
所学的知识条件化,即让教材有趣,教教材有趣,根据课时教学目标,采用拓展、延伸、优化、整合、重组等方法,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进行条件化、趣味化处理,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有用。用教材教,把教材内容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用激趣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发现、探索,由“走近教材”到“走进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
2.知识结构化是突破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是学生有没有学会。知识结构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意义”,由单一的动作向组合化、结构化动作转变,由易到难地将技术学习与运用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于运动项目的特征中。这样既保证了技术动作在环境中的学练,也进一步将技术转化为能力,无限地接近运动项目的本质。此外,还应关注组合练习。
3.知识情境化是实现趣味学练的重要路径
小学体育课应以游戏为载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任务驱动代替被动说教,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保持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获得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围绕或聚焦学生“如何学会”。学生要达到“学会”,就要从学生“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落实以学定教,将“知识条件化、知识结构化、知识情境化”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实施单个技术结合组合技术,在游戏或比赛环境中进行学练和运用,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