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探究

2021-09-05魏文森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魏文森

摘 要 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应着手于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二者有效的融合发展。目前农村的发展存在着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文化价值观跟不上时代发展,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及社区建设存在一定阻碍等问题,导致了无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因此,应积极探索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的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空心化;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61

乡村体制的整合和变革,能够促使新型乡村社区逐步向城镇化方向演变。城乡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城乡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人口以老年为主体,导致了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村空心化显现日益明显。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社区建设和治理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基础农村发展的需求中,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以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 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寻求发展,导致了农村人口、经济、文化、政治等一系列发展的空心化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使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需借助现代社区建设的科学发展理念来解决多种空心化导致的发展阻碍,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加强农村社区的体制改革和优化公共服务,创新乡村治理。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建设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使农村成为基层治理体制清晰,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农村空心化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加上全球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提升,导致了农民放弃农业生產,去往城市发展,导致土地抛荒、基础设施停滞、留守群体扩大等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产生。治理农村空心化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开展。社区建设与空心化治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两者有效地融合能够推动乡村建设[1]。

2 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发展迟缓

农村经济发展的形态主要为小农经济和集体经济,且大量青壮年农民往城市发展,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形态无法正常有效地开展。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粮食产量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源性的解决。1)收益和投入不成比例,由于肥料和农药等物资的消耗增长,导致了农民在农业开展过程中的投入不断提高,不仅造成了收益低下的情况,还会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及土壤污染问题,致使土壤无法循环利用。2)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比率越来越大,导致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显著,同时,乡村本就存在着老龄化严重的问题,留守的群体大多为老人及青少年,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并损害到留守群体的权益。3)由于收益和投入无法相匹配及劳动力的短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无法为农村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疲软,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开展农村建设的其他各项事业。

2.2 社会建设工作开展受阻

由于农村留守群体大多为老年人及青少年导致农村人口素质较为薄弱,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社会建设工作无法有效展开,还会导致许多社会性的风险问题产生。在人口结构上,青壮年的流失导致了农村人口构成主要是留守儿童及丧失劳动力的老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建设工作迟缓滞后,传统的家庭模式逐渐土崩瓦解,留下的人口无法创造更多的农村建设价值,导致了农村建设的基础力量薄弱[2]。除了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农村的基础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层治理工作由于人才的短缺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基层管理人员普遍老龄化,没有科学有效的治理理念为支撑,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此外,劳动力的流失间接的导致资金的不断的流失,失去了资金的支撑,使农村建设工作无法得到正常的开展。

2.3 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由于农村人口资源的不断流失,造成了农村多项资源的浪费闲置。尤其以土地资源为例,不仅造成农业用地的资源浪费,人口流动闲置的住宅增加,也造成了宅基地的资源浪费。务农的收益不高,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为寻求更高收益,都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导致了农业用地被抛荒。由于农村对土地资源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把控,导致许多农民都存在着建设新楼,而不拆毁旧楼的建设习惯,因此导致了无人居住的闲置宅基地越来越多,不仅是资源被闲置、浪费,而且有损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与形象。此外,由于不断地占用土地资源,没有释放宅基地的耕地资源,导致了土地无法进行复垦,能够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不断减少。由于缺乏先进理念,人们普遍产生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下降的情况,忽视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导致了许多农产品资源的浪费。无法合理利用资源,导致了农村经济效益不高,收入较低的情况产生。

2.4 文化价值观不断衰落

由于当前农村的传统文化缺乏影响力,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明逐渐衰落,并且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传承与发展,直接影响了农村发展的进程。乡村教育的落后导致了青少年没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缺乏文化的发展氛围;没有一个现代科学的教育体系,及结合现代科技的教学模式与场地,使乡村基础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地开展;再加上由于乡村各方面的条件都较为艰苦,许多有能力的年轻教师不愿意投入乡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中,导致了乡村文化教育持续落后和低迷。此外,外出务工的农民带回了现代化的生活理念,导致了传统的文化理念及道德约束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相互碰撞,一些不良嗜好及恶性事件频频出现,阻碍了农村淳朴的传统文化发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使留守儿童无法获得有效的家庭教育,导致了无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不利于留守儿童进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更无法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导致了农村文化价值观的不断衰落。

3 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

3.1 深刻认识空心化治理需求,设计社区建设方案

1)为了使农村社区得到有效地发展,应该对农村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的资源,还要从社区服务的方面承担起更为具体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班子,对农村的社区进行组织构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及文化传承发扬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善方法和战略部署。通过设计社区建设的方案,加上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实现发展过程中科学有序的建设,推动农村空心化的有效治理。2)在设计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需要为社区建设提供相应的配套制度,结合管理人员班子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保障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过程中,能够有所依据和约束。3)由于农村的各项制度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善与整合,导致了无法支撑农村建设的有效发展,因此需要结合农村各自的现状,不断调整制度,用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来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3]。

3.2 探索社区建设,设置空心村试点

1)可以通过柔性的社区管理机制,通过多个村庄之间互相發展,整合资源,安排工作,加强公共建设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减少居住地分散的情况。2)通过相邻的村庄联合发展,打造养老机构,完善医疗、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为老年人及留守群体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3)在建设农村社区过程中,勇于面对挑战,用创新的思维改革和发展,通过创新型的方案构建统一协调发展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基层治理的工作有效开展。

3.3 创新社区建设机制

由于乡村的不断发展,拥有了丰富的发展资源,包括人才和科技资源等方面,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源。通过相关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各校资源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建设过程中,并且利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建设方案,改善农村社会建设的工作,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4]。此外,相关政府机构不仅要为农村建设创造发展的平台,还要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并加大有关干部深入农村,深刻了解农村发展现状,结合现状不断创新优化基层治理的方案与组织。

3.4 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设置相关的文化遗产及文化内容的保护机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传承传统文化及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通过政府的干预,使农民认识到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鼓励青少年们从小树立传统文化的优秀观念,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身素质来实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积极融汇现代文化,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改良。只有顺应时代要求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进一步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4 结语

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的有效融合,有效解决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弊端,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丰富的文化体系,推动经济有效发展,进一步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蒲城县农村空心化危机治理研究[D]. 延安:延安大学,2020.

[2] 张丽娟,向志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空心化治理路径探析:以大巴山区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2):93-98.

[3] 成真.“农村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4):277-280.

[4] 张颖.探索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J].农村实用技术,2019(9):68.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陕西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机制构建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一农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NGO参与震后灾区社会资本重建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