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方式和效果
2021-09-05张小华
杂文月刊 2021年7期
张小华
《三字经》塑造了许多勤奋读书的典型,其中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自虐自残,“彼不教,自勤苦”;还有“囊萤”“映雪”的诗情画意,“家虽贫,学不辍”。我很赞赏《杂文月刊》2021年5月上原创版《读书何必“悬梁刺股”?》一文,如何读书,值得一问。
其实,早在明朝,《笑林》就将“囊萤映雪”戏谑地称为“名读书”: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也有自己对读书的深切感悟。我读小学、初中时,学校教学环境相對宽松,我们如同“散养鸭”一般自由健康地成长。在那种睡眠相对充足的条件下,课堂上也会有犯困打瞌睡现象。起初强打精神睁大眼睛支撑,可是黑板渐渐恍惚,老师的声音渐渐缥缈,终于倒头伏在课桌上睡着,直到被老师的粉笔头、同学的哄笑声唤醒。读高中时,教育“填鸭”已然初现,我的自觉自律意识也增强了。为了将瞌睡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意识稍有迷糊,我就顺手从笔盒里拿出圆规。只是不像前贤那样“锥刺股”,我直接扎向头皮。只感觉“噌”的一声,激灵一下,可读书学习的效果并不如意。从教以后,学生的在校时间越占越长,休息时间越挤越短,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相当普遍。起初唤起训诫,究其原因,晚上12点以后才睡,清晨5点刚过即起。无法早睡的原因这里不用赘述,心中不禁暗生同情之心。后来突发奇想,不妨让学生小睡10来分钟,以便养精蓄锐上好后面的课……念头刚起,自己先“惊出一身冷汗”:课堂上纵容学生睡觉!只好让有睡意者站立听讲。
看来,读书不应该追求方式的自虐自残,更应该注重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