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变”
2021-09-05曹仙源
曹仙源
DNA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但不能决定我们将成为什么。是什么不会变,但能成为什么却一直在变,“事定犹须待阖棺”。
诸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的就是“变”,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则说的是“异”,即变化结果千差万别,迥然而殊。拿这两句名言来相人论事,似可如是吐槽:“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撇开过程看结果,则有的变好了,每况愈上,锦上添花,自不待言。但也惊现有的变坏了,每况愈下,头顶长疮,脚下流脓,坏透了;有的则变油、学滑了,八面玲珑,贼不贼、鬼不鬼的了。
有人如是说:大凡人初恋的时候,都有如许仙和白蛇,人妖不分,爱你没商量;可等到自己做了父母,就往往变成法海了。迅翁似曾说过类似的话:虐待媳妇的婆婆,就是曾经被婆婆虐待过的媳妇。是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色的转换,位迁势易,行差踏错,改弦更张,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到了自己的反面,今日之我的所作所为,正是昨日之我曾经激烈反对的,南辕北辙。远如和珅的蜕变,近如汪精卫的叛变,莫不皆然。
但也有的周而复始,最终还是“变”回了原点。明朝天子脚下有位老裁缝算是看破红尘,其给官员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莫不合体。凡官长缝制朝服,他都要问一问当官多少年了,理由是:初任高官,年轻气盛,必趾高气扬,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当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便意气微平,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或行将迁退时,则内心悒郁,低头弯腰,衣服就该前短后长了。
江河中光溜溜的鹅卵石,原来也是有棱有角,各具鲜明个性的。爾后在数万年沧桑演变过程中,饱经山洪冲击、急流搬运,不断被摩擦、碰撞、挤压,才成为今天这般模样的。茶余饭后,有人就此打了一个比方,惟妙惟肖:人生就像不停在使用的铅笔,开始很尖,锐不可当,但慢慢地就被打磨得圆溜溜、光秃秃了。是为社会阅历、坎坷经历磨去棱角,不期然而然被“潜规则”逼着,学得“随乡入俗”,老于世故,形同无心无肝无思无虑的泥胎木偶与只按输入程序动作的机器人了。
回看诸多落马者流,无不都有一个不错的“当初”:或放下身段,谦恭下士,摆出一派“人民满意公仆”的模样;或言之凿凿,毒誓旦旦,乃至以血书明志,显露出一个“战士临战宣誓”的姿态;或曾推出此“战役”彼“工程”,嘉愿迷人,鸿图待展,绘制出一幅幅“前程如花似锦”的画面……可后来看到腐败“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胀了胆大的,亏了胆小的,便内感老实人吃亏,渐渐淡忘初心,心生侥幸,同流合污了。是为趋利避害的冒险性投机心理,诱发的是犯罪内驱力,一发难收。
物有生荣衰枯,人有荣辱升沉。凡此变化,各有“千秋”:有的变得快,“朝为座上宾,暮为阶下囚”“上午作报告,下午戴手铐”者,是也;有的变得慢,所谓“温水煮青蛙,青蛙不知不觉就死去了”,即是。有的变得早,称作“低龄化”;有的变得晚,谓之“59现象”。有的是“带病上岗”,本来就不是个东西,驾轻就熟,变本加厉;有的则“橘逾淮而北为枳”,随流合污,本来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有的是顺势而变,逢桥就落蓬,那五代时期的“不倒翁”冯道便是典型;有的是不得已而变,“人到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一如古代“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似有“被黑”之虞;有的则习惯成自然,站惯了的不想坐,弯惯了的直不起腰,原本就这副贱兮兮模样,《法门寺》中的贾桂是也。
若看变的结果,亦迥然而殊。有的成了“路路通”,纵横无敌,上述冯道连任五代、八姓、十帝宰相,“虎狼丛中也立身”,自称“长乐老”。有的则成为“过街老鼠”,婆婆不疼舅舅不爱,民国时期的军阀石三友三度投奔冯玉祥却又三次背叛冯玉祥,最终被部下活埋,有口皆“呸”!
站在被告席上反思“变因”时,大都“人穷怪屋场”“推车骂坡陡”“屙屎怨茅厕”,全然“不说自己丑,只恨镜子锈”。归咎外因的多,检讨内因的少,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该死的自己:或推大环境不优,使其不期然而然;或怪制度不严,让其为所欲为;或怨监督不力,对其见死不救……也有怪过自己的,但没有怪到要害处、根子上,巨贪和珅蹲在大牢里就曾把自己的腐败归咎为“太有才”了:“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最有蛊惑性的要数“红颜祸水”之说:古时把一个朝代的覆灭一股脑儿归罪于女人,道是“殷宠妲己,周溺褒姒,汉嬖飞燕,唐耽杨妃”,振振有词;当今则有人后悔娶错了老婆,找错了二奶,还是女人惹的祸。这就正好应了鲁迅当年用反语所讽喻的: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它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