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史公祠
2021-09-05刘吉同
刘吉同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扬州,行色匆匆里,走进了史公祠。
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此督师,率全城军民抵抗。因寡不敌众,不久城破,他也落入敌手,史誓死不降最后英勇就义。当时天气炎热,尸体十余天后高度腐烂无法辩认,其义子史德威于次年在梅花岭下建史可法衣冠冢。清初建史公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皇帝追谥“忠正”,墓前牌坊上“史忠正公墓”的题额,即缘此而来。
清廷为什么要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建祠呢?由此想到了杨靖宇。他牺牲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胃里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外,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抗战,杨靖宇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令侵略者也为之震惊。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说:“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因此专门为杨举行了“慰灵祭”[1]。又想到了洪承畴,他为清军攻占北京、横扫江南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与一大群前朝降臣一样,最终也被清廷列入了《贰臣传》,这差不多等于被钉上了历史耻辱柱。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和民族,人们服膺和崇敬的,都是气节崇高的人。清廷为史可法建祠,道理正在这里。
那么,清廷就是这般高尚和纯粹吗?不,它有更深的用意。这就不能不说说史可法的“忠正”了。史可法当然很正直,但他首先很忠诚,是皇权文化培育出的忠诚典范。他对大明王朝,尤其是王朝“董事长”皇帝,可谓无限忠诚,直至肝脑涂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明史.史可法传》),兵至浦口,传来义军攻入北京、朱由检煤山自缢的消息。史可法向北痛哭失声,以头撞柱,血流到脚上。督师扬州,他自知此战难赢,便写下遗书,随时准备殉国。他可能也预料到弘光朝廷支撑不了多久,便把遗书直接写给了朱元璋,曰:“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负国之臣,不可言忠;身死封疆,实有余恨。得以骸归钟山之侧,求太祖皇帝鉴此心,于愿足矣。”这般忠心耿耿,正乃皇帝所求。乾隆褒奖史可法,道理也正在这里,即借此昭告天下:做臣子的都要效法史可法,万不可学习洪承畴。因为“洪承畴”的“危害”,清帝比谁都清楚,比谁都害怕。
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2]假如史可法秉持这种理念并付诸实施,那乾隆断断不会褒奖他。可见这种褒奖完全是为了龙椅的稳固和安全,与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几乎没有关系。不,反倒是阻碍。
史可法要殉的国,乃弘光朝廷。这就不能不说说这个短命王朝了。皇帝朱由崧是个阿斗兼高衙内式的人物,昏庸腐朽之至,皇宫内悬挂着后来也被清廷列入《贰臣传》的大学士王铎书写的一副对联:“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他把政事委任给大学士马士英,自己整天吃喝玩乐,还要诸臣为他广选美女以充掖庭。马士英与阉党余孽阮大铖狼狈为奸,排斥异己,卖官鬻爵[3]。清兵大军压境,他们却忙的是这些勾当。假如史可法所忠诚的国保住了,给百姓带来的是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么,史可法的精神就没有价值了?非也,它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过,它产生于封建王朝时代,于今应该与时俱进。怎么进呢?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将其背后的“君王至上”升级为“人民至上”,一切便都OK了。“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淚为百姓而撒,心系天下苍生,这样的人格和精神,岂不大哉、伟哉!
[1]见重庆日报2011年5月17日《敌人都为他举行“慰灵祭”》文;[2]见《原臣》;[3]参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329页。